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2018-07-30孙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反思新媒体

孙玲

摘 要:报纸、电视作为城市形象的传播载体,为城市形象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媒体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与城市形象设计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此,文章从城市形象的设计这一议题出发,深入研究城市形象的具体内涵,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实现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推进城市形象的最优化。

关键词:新媒体;城市形象设计;反思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区域性的网站以及APP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这一趋势推动着城市形象设计的变革,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宣传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推广城市形象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进行全面的变革和再设计。

一、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形象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人们以各种媒体为载体,呈现出城市的主观性以及客观性。而通过媒体的这种城市再现,则是对城市的一种综合性评价,城市内部人群和外部群体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评价,是现状和历史的一种综合。

城市形象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在当今的区域竞争当中,地方企业不再是一个区域中的基本竞争单位,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而作为城市无形资产的城市形象,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城市形象是在与其他城市的合作和竞争中产生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性反映,进而区别于其他城市。从形象学角度来看,城市形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印象,是城市设计者根据其所要传达的城市信息而塑造出来的一种符号。但是,城市形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从更深层次中达到与设计者的协调一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设计者对城市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的设计方式及结果,从而使城市形象通过媒体进行传播。

二、新媒体与城市形象设计

(一)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设计的双向性

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而言,其流动的方向是单向的,即使存在着公众的来信或致电询问,所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信息的传递具有滞后性。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弊端,实现了即时互动、及时反馈的效果,由单方向的传播转变为双向的互动,使公众的地位发生改变,成为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参与者,摆脱被动接受的处境,使设计者及时获得相关的信息反馈,增强城市形象设计的效率,城市形象设计也能更具有针对性,得到公众的认可。

(二)实现了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相互融合

对于传统的媒介而言,其功能大多是单一的,比如电视只能向观众传递信息,而不能实现用户之间的交流,报纸的主要功能是阅读和赏析,而新媒体则汇聚各种功能于一体,既有阅读文字的功能,有具备视频声画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沟通交流的功能。新媒体作为二十世纪末的一个重要研究,最初被定义为以数字压缩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将文字、数据、音频等进行统一的整理,以提供给用户,实现对信息的双向化处理,为人们收集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间接地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

(三)丰富的媒介资源

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是以数字压缩的方式进行模拟,不仅能够保障原始数据的真实性,而且将大大减少对宽带资源的使用。例如,如果将电视采用数字压缩的方式,则能够实现将原来一个频道的频率资源增加为四个以上。同时,互联网信息的容量相对较大,信息的链接具有无限性,能够使媒介资源得到丰富,甚至可以通过将服务器组合在一起的方式,纳入大量的信息,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充足的信息资源,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形象,将网页之间的链接进行扩充,打破原来一部分传统媒体对信息资源的垄断,为塑造全员参与的城市形象奠定基础。

(四)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区限制

传统的大众媒体通常只限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信息传播的地域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网民数量不断攀升,促进了信息交流的全球化。通过新媒体,可使城市形象更快的传播,使其他地区的人群能够进一步了解其城市形象,强化对其城市的认知,进而增强城市的影响力。

三、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设计的反思

(一)内容生产是关键

虽然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给城市形象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设计而言,城市形象的内容设计仍然是最主要因素。需要设计者对城市的动态有充足的把握,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活动消息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及时的整理分析,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和主流趋势,记录城市生活,对城市形象的设计要关注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统一,站在公众的角度进行资源的收集,赢得公众的青睐和认可,对城市产生情感。

(二)城市形象离散化问题

由于新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存在着多项传播、多样性的特征,导致了其所构造的城市形象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个人很容易通過互联网发表观点,对官方发布的信息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城市形象则会出现多元化的态势,使个人难以区分信息的真伪,对城市形象的信息获取呈碎片化,真实性受到质疑。另外,通过新媒体塑造出的城市形象,往往是更加直观的图像,限制了信息获取者的想象空间,但是这种可视化的城市形象并不意味着其信息的全面化。除此之外,由于信息的可获取性更强,抄袭模仿的现象增多,最终会导致城市形象的同一化,失去城市所具备的特色。

在城市形象设计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突破,为城市形象的设计提供了便利,需要将城市的传统以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展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关注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宣传,对晦涩难懂的城市内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现,以城市的自然风光、社会人文以及历史精神为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传播的重点,深化城市形象的内涵。

四、新媒体时代下城市形象设计的策略

(一)强化互动性的传播方式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具有较强互动性的社会,不同于以往依赖于人们口述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在新媒体背景下,一条信息的传播时间被大大缩短,信息的时效性更强,而对信息的交流也呈现出了立体化的特点,公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化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通过移动手机端等多种方式进行双向互动。并且信息发布者可以根据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得到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信息,适时对主体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深度交流,对特定的话题进行探讨,使发布者充分了解公众对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建议,并及时针对其意见进行整改,提高公众对城市的满意度,进而提升城市形象。

另外,对于城市形象的公关问题,利用新媒体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通过互联网这种具有即时性的媒介,可以有效地应对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发挥其互动性,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针对有损城市形象的问题进行管理。针对城市形象设计当中的交互性,目标群体依据自己的关注点来对城市形象进行设计,自由選择城市形象的具体内容,能够把城市形象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利用传播策略进行城市形象的设计

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传播学的策略,引入“第三种声音”,往往比传播者自己发生更具有可信度。由于新媒体的功能性较强,公众可以是信息的收集者、信息发布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言论者,从而为第三种声音的引入的可能性提供保障。

城市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形象构建的主要参与者,以市民作为第三种声音的主体,能够带来很大的成效。通过社会宣传来培养市民的全民公关意识,使其认识到城市的形象构建需要每位市民的参与,而不是将城市形象的设计当作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市民对提升城市的形象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提倡市民通过新媒体为城市发声。

激励社会中的组织为城市形象贡献力量,使其以独立的形象作为参与者,为城市形象构建代言,公信力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够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商业化组织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城市形象的优化。另外,通过其他城市的媒体发表对城市的观点,利用非本地区的群众发声,更能够推动城市形象的建设。

(三)进行分众传播

城市形象的优劣是根据公众的满意度来进行判断的,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充分关注公众的需求,设计者应当改变以政府为中心的形象设计观念,将重点放在公众的利益需求上,提高公众对城市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由此来提升城市的形象。由于公众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设计者应当根据特定的目标群体进行信息的发布,根据目标人群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教育程度等进行细化,以适当的表现形式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强化传播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根据特定公众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信息的内容。在对受众进行划分时,通常要从三方面进行,即对城市的熟悉程度、对城市信息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强化新媒体对实际情况的适应能力,尽量避免分散化、盲目性传播城市信息,充分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有效对城市形象进行设计。

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对城市形象设计有利有弊,需要设计者对相关的动态进行及时的关注,避免对城市形象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胡治芳.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5):36-39.

[2]米华.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路径[J].青年记者,2016,(35):121-122.

[3]王翔,鲍海波.西藏地区城市形象传播中新媒体公共平台建设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82-189.

[4]袁上杰.基于“互联网+”的凤凰旅游形象研究[J].艺术科技,2015,(08):198+245.

[5]张朴.城市形象设计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变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5,(06):8-11.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反思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