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路图引导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1例

2018-07-30余佳泽罗薛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下腔门静脉分流

余佳泽, 罗薛峰, 李 肖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降低门静脉压力,已广泛应用于门脉高压并发症[1]。CO2造影辅助TIPS术中门静脉定位、穿刺已获得广泛认可,但无法提供三维实时引导,在部分困难病例中价值有限[2]。我们采用三维路图技术引导TIPS穿刺,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36岁。因腹胀1年余,加重4个月就诊。2015年1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2016年9月患者感腹胀加重,入院超声提示:肝静脉回流异常,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肝硬化;腹腔积液,期间长期服用中药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 139×109/L;总胆红素 22.1 μmol/L,白蛋白 33.7 g/L,丙氨酸转氨酶 15 IU/L,天冬氨酸转氨酶18 IU/L,碱性磷酸酶 138 IU/L;凝血酶原时间 11.8 s;Child-Pugh分级B级。上腹部CTA提示:下腔静脉闭塞,伴广泛侧支循环开放;肝硬化,脾大,侧支循环开放,腹腔大量积液(图1)。胃镜提示食管静脉曲张(轻度),胃窦、胃体黏膜粗糙。该患者诊断为:布加综合征(混合型),肝后性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考虑患者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分支广泛闭塞,肝脏静脉回流障碍,遂决定拟行下腔静脉、肝静脉血管成形术,若无法开通静脉则行TIPS。

图1 术前腹部增强CT

患者仰卧位,全身麻醉下心电监护,取右侧股静脉、颈内静脉及股动脉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成功穿刺股静脉后行髂总静脉造影显示下腔静脉未见显影,侧支循环开放,腰升静脉明显增粗、迂曲。遂决定改行TIPS术:穿刺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采用小剂量(对比剂注射速率4 mL/s,总量16 mL)行间接门静脉造影获取门静脉显影延迟时间。人工勾画门静脉主干及其一级分支获取门静脉重建图像,随后切换成实时三维路径图模式(图2)。穿刺颈内静脉并测量右心房压力为12 mmHg,(1 mmH=0.133 kPa)将 RUPS-100 套件插管至肝后段下腔静脉残端,正侧位旋转C臂在透视三维路径下确定穿刺方向,首次穿刺后发现下腔静脉残端与门静脉垂直距离超过RUPS-100套件穿刺最大长度,再次旋转C臂确认穿刺针方向,在实时三维路图下将RUPS-100穿刺套件向门脉重建图像推进,经手推对比剂“冒烟”确认成功穿刺门静脉。引入5 F标记导管造影显示门静脉与重建血管图像重叠良好(图3),测量门静脉压力为38 mmHg。经8 mm×60 mm球囊导管扩张肝内分流道后分别植入2枚8 mm×60 mm覆膜支架(Fluency;C.R.Bard,Murray Hill,NJ),复查造影示支架充盈良好(图4)。复测门静脉压力为35mmHg,右心房压力为13mmHg。术后前3天给予低分子肝素并开始服用华法林抗凝。术后3个月腹部超声示支架内血流通畅,腹腔少-中量积液。

图2 正侧位三维路径图

图3 门静脉造影

图4 支架植入后DSA造影

讨论

TIPS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适应证也逐步扩展[1]。然而,肝内门静脉分支穿刺仍是该技术难度最高、风险最大及耗时最长的操作步骤。尽管多种影像辅助穿刺方法,包括经皮经肝门静脉造影、间接门静脉造影、肝静脉楔入法CO2造影,以及腔内超声等,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肝内分流道建立的难度,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及放射暴露的剂量[2-3]。

三维路图是基于DSA三维图像的一种引导功能。该技术通过对靶血管进行重建,形成三维血管图像后,随着对三维图像的旋转,C臂支架自动跟踪调整为指定投射方向的角度,使透视图像与三维图像重合,从而可以最大程度显示血管的立体分布[4-8]。在本例中尝试使用该技术引导下肝内门脉分支穿刺,尽管该患者下腔静脉残端与门静脉垂直距离长于RUPS-100最大穿刺长度,在术中三维路图辅助定位门静脉方向下,仍一次穿刺即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后患者未发生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患者复查超声提示支架内血流通畅。

该技术相关介入操作与间接门静脉造影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依赖Xper CT容积扫描及3D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门静脉重建,并通过与透视图像结合从而提供实时引导。因此,理论上三维路径图是相对安全、可行的。对比其它引导方法,其优势包括:介入技术相对简单、不需要其它昂贵器材、提供实时、多角度、最大范围的引导。对于缺乏经验的初学者和血管解剖复杂、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该技术能够直接显示肝静脉与门静脉空间解剖位置,辅助术者进行精准、安全的穿刺,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降低术者及病人辐射剂量。

猜你喜欢

下腔门静脉分流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NSA架构分流模式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