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接生技术在限制性会阴侧切及降低分娩出血中的应用
2018-07-28李秀艳
李秀艳
摘要 目的:探讨新法接生技术在限制性会阴侧切及降低分娩出血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40例,采用传统保护会阴分娩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方式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及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接生技术配以分娩镇痛、限制性会阴侧切,能够有效减轻对于产妇会阴的损伤,尽量保证会阴完整性,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感染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关键词 分娩;会阴无保护;出血量
分娩是完成生育的生理过程。传统接生技术会阴侧切率较高,产后感染率较高。如今,剖宫产也逐渐成为主要分娩方式之一,虽然能够有效解决分娩困难问题,但是,对新生儿也并非均有益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指的是一项新法接生技术,在促进自然分娩、促进产妇恢复、降低分娩出血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2017年本院收治的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新法接生技术在限制性会阴侧切及降低分娩出血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资料与方法
2015-2017年收治初产妇40例。其中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0例初产妇采用传统保护会阴分娩方式,作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29.11±5.10)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4±1.80)周。另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例初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方式,作为观察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8.95土6.12)岁;孕周37~40周,平均(38.85±1.62)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宫口开全后,助产士指导产妇用力,当胎头拨露2cm×3cm后,产妇半卧在产床上,助产士站立在产妇正前方,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并协调配合。胎头着冠时,对产妇进行会阴侧切,采用右手大鱼肌向上托会阴体,并将左手拇指以及其他手指向下俯屈胎头,复位旋转,向下压前肩,向上托后肩,然后松开右手,即可娩出胎儿嘲。②观察组采用新法接生技术:宫口开全后,助产士指导产妇用力,当胎头拨露2cm×3cm后,产妇半卧在产床上,助产士站立在产妇正前方,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并协调配合。在产妇宫缩过程中,左手拇指置于小阴唇,其余4指置于胎头两側,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每次发生宫缩,胎头直径增大量应该控制在<1cm,并采用医用石蜡油棉球润滑产道。在助产过程中,助产士应该注意采用屏气方法使得胎儿缓慢从阴道中娩出[3]。孕妇及胎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胎儿过大、会阴过紧或会阴体过短、陈旧性会阴深度撕裂,估计分娩时会阴深度撕裂不可避免者,实施侧切。通过胎头自然拨露,使会阴充分扩张,等待胎儿自然娩出。
观察指标:对产妇分娩情况进行统计,包括顺产、会阴侧切、剖宫产产后以及2h出血量;对新生儿的窒息率和体重进行统计比较。
统计学方法:对于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对于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表示,并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根据统计学处理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另外,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及产后2h出血量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传统接生技术强调加强会阴体保护,容易造成会阴无法充分扩展,局部组织由于缺血、水肿,导致肌肉弹性降低,必须行会阴切开,导致产妇产后出血量增加,同时伤口易发生感染,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4]。新法接生技术指的是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强调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不需要对会阴体采取人工保护措施,仅仅需要在产妇分娩时,用手轻轻抬胎儿头部,并控制胎儿娩出速度,尽量减少医学干预,如果有特殊情况再进行会阴侧切,有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
综上所述,对于产妇分娩,采用新式接生技术配以分娩镇痛、限制性会阴侧切,能够有效减轻对于产妇会阴的损伤,尽量保证会阴位置完整性,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感染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参考文献
[1]陈子江,陈浪.开设助产专科门诊行分娩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2):77-78.
[2]李晓瑞,姚琴,朱丽红.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母婴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21):5-8.
[3]王少芳,黄银英,章慧燕.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3):69-71.
[4]张宏玉,胡春霞,李亚洁.会阴侧切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42-3644.
[5]谢学萍,周玮,曾杰.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