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参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模式研究

2018-07-28赵国庆

商情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融资

赵国庆

【摘要】长期以来,中小企業融资困难的问题在我国长期存在,集合票据,作为一种探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型融资模式应运而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辟了新渠道。本文从我国集合票据的融资背景、融资优势及其现存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此来探究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参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模式。

【关键词】集合票据 融资 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

一、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背景研究

据最新国家工商总局批露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力量,占全国企业99%以上的中小企业,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中坚阶层。他们为85%以上的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创造了全国企业创造总价值的70%。然而,有一个限制其发展的突出问题始终存在,那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

此前中小企业融资有两大基本特征:

(一)融资成本过高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的银行贷款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有些成本过高,因为除了利息之外,还有其他费用,如财务顾问费、担保费、“调查费”、“资金调剂费”等,这些附加费用极大的增加了融资成本。同时,民间借贷成为另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但是,民间借贷大多存在于“灰色地带”,因为贷款利率不受国家法律规定,平均利率更是高达30%以上。

(二)融资期限短

根据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来看,需要融资的企业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无论是面对国家政策还是应对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调整经营策略需要资金,而一旦企业开始稳定发展,对生产,宣传,推广的需求也迫使企业必须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此来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再者,中小企业的经营往往只有短期策略,结合以上特点,中小企业相应的融资需求规模不大,但是需求急、融资期限短。

由此可见,为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推动中小企业更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探究实施新的融资模式。

二、集合票据的概念及其融资优势

(一)集合票据的概念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由多个中小企业共同发起,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以信用资产联盟为基础的融资形式。2009年11月,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实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提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2-10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并通过统一产品设计、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债券冠名、统一发行注册,在约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债务融资工具。作为一种集合融资方式,集合票据规避了中小企业单体发行债券的种种弊端,但需要一个牵头人,一般由地方政府来充当牵头人的角色。由主体信用评级较高的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增级,不仅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机会与能力,也可在一定程度卜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中小企业采用集合票据融资的优势。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集合票据融资的优势众多。第一,它解决了中小企业无法单一发行票据的问题。通过2-10个中小企业的联合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实力,拓宽了债券市场发行主体的范围,有利于整合资源催进中小企业依靠银行等金融市场的融资问题。第二,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企业抱团的形式来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第三,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和担保资产。中小企业整合自己的资信,通过集合的形式有利于集聚彼此的信用资产,从而改善中小企业信用不足、资产较少的局面。

三、集合票据融资发展受阻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集合票据在2010-2012年间呈现了区域集中的特点,彼时发行规模较大、融资成本较低,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帮助。但近两年由于发行总量减少、融资成本上升,发展遭遇瓶颈。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府干预较多,集合票据的市场不够开放

地方政府在集合票据发行过程中充当协调人和发起人的角色,其作用往往在于对发行主体资质条件进行遴选,协助发行主体联系银行、中介担保、信用评级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但是实际上地方政府为发债企业提供大量的补贴支持,虽然在短期内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效突出,但在长期来看,致使企业缺少发展的危机意识和动力。由此可见,要使集合票据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政府担任的角色越少,才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集合票据融资模式管理滞后

现有管理体制跟不上集合票据的发展速度。主要体现在:系统配套政策缺失,审批程序复杂,各地区各部门规定标准不统一,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市场,在集合票据的启动、发行、持有、交易、清偿等具体环节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引,行政区域分割明显。另外,集合票据的发行,程序繁多和参与方冗杂,假设其中某一个或若千个环节工作滞后,都会导致融资周期的延长,与此同时,众多机构的参与又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融资成本。

(三)发行规模受制约,募集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

虽然政府发起并向银行遴选推荐若干家企业组成集合,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部门往往由于融资资源的限制而热衷于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人为提高中小企业入围门槛,从而在一开始便排除掉很多企业。因而目前集合票据的发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存在差距甚远,并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四)信用增级问题突出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

虽然集中票据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的是双担保的模式,但是其中的外部增信方式不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通过第三方担保进行信用增级,企业的违约成本会转移给外部担保机构,使企业缺乏按时还本付息的动力,增加了集合票据的违约风险,由此导致在一对一的价格沟通过程中,投资者出于对实际投资风险的考虑,最终确定的发行利率较高。此外,增信主体较为单一,增信机构间缺乏竞争,导致发债企业在与增信机构谈判时缺乏话语权。而担保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信用资产来源结构单一且总量匮乏,导致中介机构参与集合票据担保的利润空间有限,参与度不高,进而也影响到增信效果。

(五)集合风险的制约。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偿债风险和担保风险等。在偿债风险方面,由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涉及多个发行主体,多个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是否明晰直接关系到债务清偿连带责任的划分和界定。一旦出现企业违约的情况,发行人和投资者都面临着连带责任,将会进一步放大潜在的债务风险。同时中小企业也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市场内部各种因素的变动的影响,从而增大集合票据的偿债风险和担保风险等。

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横向比较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都属于面向多个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融资模式,在发行程序、产品冠名、担保形式、、运作原理等方面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两者在监管机构、发行期限、资金用途、融资市场等方面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2007年获准上市,截至2012年11月底,我国共发行了11只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累计融资46.42亿元。但中小企业融资票据的发展速度明显领先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制度优势。

(一)审批机构和程序不同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采用审批制,监管机构为发改委,发行主体及承销银行先把申请材料递交省级发改委,初审无误后再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时间跨度在一年左右。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则采取核准制,监管机构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从申请到批复,一般为两到三个月。总体来说,集合票据的审批环节较少、时间短、成本低,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快速获得急需的资金。

(二)融资市场的操作模式不同

集合票据的融资市场一般是银行间交易,通常是1-3年期中短期债券;而集合债券则面向股票交易所的3-5年期中长期债券。银行间债券市场比股票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活跃程度高,更有利于集合票据发行及运作。另外,集合债券募集资金的60%必须用作特定用途,而国家对集合票据募集资金的用途限制较少,更有利于通过集合票据融资的中小企业更快的募集和使用资金。

(三)擔保增信不同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主要采用由第三方担保的外部增信方式,风险较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采取外部增信和内部增信相结合的双保险式的增信模式即“担保金+偿债风险准备金”制。将集合票据分为普通级和优先级,普通级集合票据所有者在获得本息偿付方面落后于优先级投资者。就我国目前发展而言,担保资源还不够健全,而这种从制度上对集合票据的发行提供了保障的融资模式,更有利于信用级别较低的中小企业募集资金。

(四)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不同

为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通常采用资金偿付安排、信用担保增进等偿债保障措施。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除制定集合债券投资者的保护措施外,还专门制定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偿债保障措施,并在集合票据发行文件中明文约定保障制度及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这些保障制度能及时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五、商业银行参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模式产品创新策略

综上所述,虽然集合票据的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综合来说,其明显优势突出,所以我们应当针对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模式。

(一)发挥渠道优势,培育小微企业群体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中,大中型企业一直占据较大比例,商业银行应牢牢把握住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发掘、引导和培养中小企业客户群体,以网点为依托,梳理与收纳本地中小企业名单,构建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模型,增强参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的竞争力,得到投资者的认可,逐步改善优化现有客户结构。

(二)完善偿债体系,控制潜在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点针对流动性风险、资金投资风险的防范,提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整体抗风险能力。对所承担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经营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进行针对性预防。应当考虑筹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相关研究部门,培训一批精通票据业务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运行管理的整体专业水平,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三)加强中间业务,着力提升参与资本市场程度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商行+投行”“股权+债权”“融资+融智的组合模式,改变单纯以资金中介为主的业务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与集合票据相关的承销业务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专业而又丰富的投资、融资组合,并逐步从以持有资产为主转变为管理和交易资产为主。

(四)简化并规范审核业务流程,提高集合票据的运行管理效率

组成发行主体的中小企业大多存在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低的情况,商业银行在对集合票据承销审核时,应建立更加灵活的资产结构设计机制和审批制度。尽可能扩大中小企业用作抵押品或担保物的范围,并注意在担保形式上灵活多样。通过在担保机构间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来扩大担保市场容量,降低市场整体风险。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集合票据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净化集合票据的运行环境,稳定集合票据的行业秩序。

参考文献:

[1]杨汉杰,宋剑宵.企业集合票据融资瓶颈[J].中国金融,2014,(21).

[2]林安霏,林洲钰.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模式与完善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

[3]邱兆祥,安世友.我国集合票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融资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