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对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的影响与调适

2018-07-28欧枝华陈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调适区域经济影响

欧枝华 陈勇

摘 要 高等院校必须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学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以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区域经济对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调适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 影响 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1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有的研究主要将其放在两个层面进行比较。而基础性人才是指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桥梁性”的人才。职业导向是这种类型高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高校追求实用性,并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适应这一转变,高校应注重以下内容:第一,强化学生作为未来社会职业人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从事相关专业的职业能力;第二,教育的“学术性”要为“职业性”服务,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协调与整合;第三,學校应树立为社会相关行业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观念,使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但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比较注重大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教材建设以理论知识为主,过分看重教材的学术价值和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因此,高等院校教材的建设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教材选用较多,自主编写不积极;使用的教材过分强调知识系统的逻辑性,能反映学科体系的基本原理的教材多,以训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为教学目标的教材少;传统基础学科的教材多,交叉学科的教材少;封闭性单一结构的教材多,开放性能够及时融合学科新知识的教材少。

2区域经济对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的影响

2.1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学科专业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分工、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的根本要求。传统的学科专业与产业、经济结构相适应,而现代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要求建立新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高校应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全面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2.2区域经济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影响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为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的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分布、类型、数量。人才需求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密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会对毕业生的就业率。据调查显示,我国应届大学生创业率不到2%,说明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选择直接就业,而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是提高高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做出调整,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依据,高校要根据政府政策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

3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区域经济发展调研不足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不到位。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远远超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主要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上。除需求量减少及毕业生自身问题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专业知识无法满足用人企业需求是主要问题。据统计,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调研不足以及信息不畅,导致20%的高校毕业生“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这就反映出人才需求调研对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与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之间应该强化信息的及时沟通,推动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3.2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飞速发展。一些高校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往往存在盲目为第三产业培养人才的现象,一些原本目标定位于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学校,通过学科专业的合并升级,改革旧专业而设置新兴专业。但是,由于高校对新兴专业缺乏足够的调查,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造成培养的专业人才理论基础不扎实、专业技术水平低及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3.3学科培养模式与方法单一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价值期望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也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的主体,而高校略显滞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部分高校的学科及课程设置过于陈旧,虽然专业是社会所需,但陈旧的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4区域经济对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的调适

高校在建设应用型特色专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科特色,突出专业特色,深化应用型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与此同时,根据区域的人才需求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供给导向线索,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其次,进行就业导向论证,并据此优化调整和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

4.1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思想

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发展与培育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经受社会经济发展的考验,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应用型特色专业的建设遵循人才培养理念,将培养核心思想贯穿在专业建设中,因此,培养理念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其指导并影响着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掌握与研究市场经济发展动态,立足区域建设与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有效结合,培养并输送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将人才培养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作为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的依据和评价标准,比如,国家级特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根据区域建设情况,适时调整专业建设理念,通过开展实施专业特色建设,在已取得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的紧密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结合专业方向领域的产业和行业实施教学与实践,打造具备区域特色的专业建设内容与发展办学规范,以在同类专业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

4.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强化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特色专业应进一步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优化实验课等教学环节,比如,加大开放式设计性实验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其次,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利用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弥补部分专业实习环节时间较短和不够深入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大学教育与企业工厂的历练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因此,特色专业应致力于与企业取得密切合作,开展学生实习、教师培训以及联合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效地解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为年轻教师更新知识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供机会,以保证大学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不脱节,保证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3统筹协调学科专业建设

地方教育部门要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要求,把学科专业建设纳入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大系统中。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加强区域人才资源的统计分析和预测规划,发挥政策指导、收集和发布相关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等服务职能,引导地方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学校建立面向社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的灵活机制。

5结束语

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将会引起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因此,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建设,将特色专业建设成就和经验应用到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中,发挥特色专业引领作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一般A类项目,课题编号为:2011JGA119。

参考文献

[1] 林静,陈勇.区域经济对应用型特色专业建设的影响与调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4):262-264.

猜你喜欢

调适区域经济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