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语言新貌

2018-07-27马玙歆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修辞手法网络语言

马玙歆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也得以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它既有不规范的一面,也对修辞手法有所创新,丰富了语言素材库,为人们的日常表达增加了亮点。网络语言中用到了多种修辞格,这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为生动,语言的交际效果更佳。对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下,网络语言常见的四种修辞格,以帮助人们弄清网络语言的特点,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關键词:网络语言;修辞手法;语言新貌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1

网络交流日益广泛,许多新的网络语言也开始涌现,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若网民不了解网络语言,则较难理解网络流行语,也难以与网友交流。当前,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了一些异化,出现了大量新词,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从语言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给相关读者以启发。

一、网络语言修辞格之仿拟

在现代汉语中,仿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其往往通过仿照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材料,根据所需进行语言的创新,使语言契合情境,更为生动活泼,满足表达的需要。在运用仿拟修辞格时,常从众人所熟知的名言警句、成语熟语等入手。而网络语言中应用仿拟手法,常能起到批评讽刺或滑稽嘲弄之效果。一般而言,网络语言的仿拟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第一,词语仿拟,如“笨鱼先游”一词则是仿拟的成语“笨鸟先飞”,通过替换传统表达中的部分字词来构成新词,产生不一样的表达效果,而这也成为了网络语言衍生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二,句式仿拟,如“昔人已乘奔驰去,此地空余多情郎”一句则仿拟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一诗,这类仿拟保留了句式特点,内容和意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具趣味性和灵活性。第三,语篇仿拟,如“曾经有一份喷香的牛肉面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饥饿难耐的时候才后悔不迭。人世间之痛苦莫过于此。如若上苍再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这类仿拟完全偏离了原文之意,仅套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与语调,却趣味横生,情感浓烈。

二、网络语言修辞格之比喻

在汉语体系中,比喻也是文学创作之重要修辞手法,且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在当前的网络语言中,同样存在大量由比喻手法创作的网络语句以及词汇,且多采用借喻的手法,以喻体来替代本体,而本体并不出现。依托借喻手法创作的词汇多具有一定比喻义,表达的意思更为具体形象,多以某事物的相似点来作比。例如,“病毒”一词是网络中的常见词汇,其本体指的是一种威胁网络安全的计算机程序,而喻体则指的是“医学上的病毒”,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可复制,可破坏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发作”这一相似点,因而威胁网络安全的计算机程序也就被网民们称为了“计算机病毒”,后直接简化为“病毒”一词。又如,“网虫”一词是对网民的一种比喻,人们将沉迷于网络的人比喻为“网虫”。还有“骨灰级网民”,喻指技术强、网龄长的网民。网络语言中的比喻修辞格十分常见,这类比喻深入浅出,十分便于人们理解和识记,不仅丰富了汉语文化,还使大众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三、网络语言修辞格之借代

借代,即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也是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其中,被替代之物是本体,而替代之物为借体,本体常由“借体”替代,自己则不出现。借代修辞手法的应用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本体与借体二者需具备某种联系或相关性;其二,借体替代本体出现,却能让交际双方明白二者之联系,产生联想,进而联系到本体。在网络语言中,借代的应用有下述几种情况:一是部分替代整体。如网络中的“美眉”一词常指女性,这是由于女性眉毛是其美丽的关键因素之一,故这里的“美眉”是以部分相貌特征来替代整体。二是以特征替代本体。网络上常以“恐龙”来指代丑女,以“青蛙”来指代丑男,这是因为“恐龙”与“青蛙”都具有体貌丑且形态吓人的特点,将二者的特点与丑男、丑女的特点相联系,并生成了替代关系。

四、网络语言修辞格之谐音

谐音,指的是以相同或相似之语音的词汇进行情感和意思的表达,以增强表达效果。由于汉语文化十分丰富,汉语语音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近音词、同音词等,借助它们进行表情达意,能够取得较好的表达效果。网络语言中的谐音修辞格也是较为常用的,且常能达到引人发笑、讽刺等修辞效果。常见谐音修辞可分析如下:第一,汉语普通话之谐音。如“斑竹”,即为“版主”的谐音,是指网络论坛某版块之管理者。又如“驴友”,即“旅友”的谐音,是指爱好旅游者。第二,汉语方言之谐音。如“酱紫”是港台语“这样子”的谐音,“木有”是粤语“没有”的谐音。第三,英语之谐音。如“粉丝”是“fans”的谐音,“伊妹儿”是“e-mail”的谐音,等等。第四,数字之谐音。如“520”是“我爱你”的谐音,“9494”是“就是就是”的谐音,等等。

总之,网络语言的发展不仅具有自身规律性,也是对汉语言的创新发展,值得相关研究者加强关注,共同推进汉语言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秀梅.仿拟修辞在网络语言中的应用[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30(3):197-198.

[2]朱晶松.传承与流变——现代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修辞[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7(3):43-48.

[3]庄雯戈,袁佳艳.网络流行语的谐音修辞研究[J].北方文学,2017(14):126-126.

猜你喜欢

修辞手法网络语言
从修辞手法对泰国短篇小说《人生百态》节选分析
小说语言分析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李白诗歌中的修辞艺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