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经验的浅谈

2018-07-27刘东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验信息技术

刘东

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科学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知识的通透性。而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如何抓好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是生物教师落实实验教学的……。

关键词:实验;态度转变;信息技术;材料创新;方法改进;延伸课外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生物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科学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知识的通透性。而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如何抓好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是生物教师落实实验教学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在如何提高实验课质量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所总结的几点关于生物实验教学探索和经验介绍如下:

一、将教师态度转变、落实实验实践

为了真正能将生物实验落实到具体实践,首先教师就要先改变实验课可上可不上的观念,只有生物教师从态度上根本改变后,我们才能谈得上生物实验课的改进和创新,对于课时紧张、实验材料、设施、条件的限制这些矛盾,我们老师应该想办法来落实实验实践,而不是剥夺学生的实验课。所以生物教师应首先认识到生物实验在生物教育和学生科学素养养成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时间上好每堂生物实验课,同时,生物教师也应尽一切可能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各种实验。

二、将实验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将实验联系生活,不但可以創设丰富、生动的生物教学情境,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生物的氛围中去。如我在讲解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一节时,先让学生将萝卜条放入清水和盐水。课堂上先拿出展示,根据萝卜条的软硬推出植物细胞失水吸水的现象,或者用糖拌西红柿,也就是菜谱里的“雪盖火焰山”让学生观察“火焰山“下有水出现,自然推出植物细胞失水吸水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具体生动的實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思维,提高了理性认识。

三、将实验与信息技术结合,降低理解难度

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实验教学中,就打破时间、空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可以很好的揭示生物现象内部的发展变化,使得一些抽象的和不易看到甚至根本看不到的事物形象直观的显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到在讲解“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减数分裂”两节节实验时,学生看到的都是静态的每一分裂时期的图像,而实际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样我们借助于Flash动画来模拟细胞分裂的连续的过程,不仅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每一步的变化以连续的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可以很好的揭示细胞分裂时细胞内部的发展变化,使得学生将静态不连续的分裂过程转变为动态连续的过程直观的显示出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将实验材料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课本上的很多经典实验是一代代生物教师的经验积累。但是有时候因为一些因素的限制,老师在实验中就要引导学生根据本地情况来探索发现新的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一节时,课本中提到通常用的是洋葱鳞叶的外表皮,因为其本身的紫色便于观察而不用染色。但是实际操作发现,学生用镊子撕下外表皮取到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的时间很长同时造成了对材料的浪费。所以我让学生在实验前将洋葱鳞叶从鳞茎上剥下来,放在通风的窗台上晒上1 ̄4天,等到叶片变软时,撕取就方便了。这个简单的方法能很大程度的节省实验的时间,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亲身经历到实验的全过程。

五、将实验方法改进,加快实验速度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操作水平,我对部分实验予以改进。例如“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一节中,如果按着课本的初始实验设计需耗时8-10小时,实验时间长,短期现象不明显,在教学上不易实施。我将实验材料方法进行改进。让学生用面粉代替酵母菌培养液,将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两等分。用超市买的安琪干酵母发面,取两个洁净的食品袋,放入面团,排净一个袋内空气,扎紧袋口;另一个袋保持通气,使面团尽量摊薄。将两个食品袋同时放入30-35℃的环境中保持50分钟。最后通过密封袋内鼓气,面团变大,出现蜂窝状空隙,抽取袋内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扒开面团,有明显的酒精味。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CO2和酒精。有氧呼吸检测是敞开的袋内除了面团变大、出现蜂窝状空隙外,面团明显较密封袋内的柔软,说明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了呼吸作用并产生气体和液体。当然为了更具有说服力,还需通过定性检测。

六、将实验延伸课外,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优选有效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的实验探究与实践,让学生在品尝学习的乐趣时,体验到科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例如在“关于酶本质的探索”教学中,涉及酿酒内容,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顺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酿酒活动。进入“细胞呼吸”一节教学,先让酿酒成功的学生介绍过程,一方面作为课外活动的总结,另一方面由于酿酒过程与本探究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情景引入,使学生活动衔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通过以上我在教学中对实验的几点浅谈,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实验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创造能力,使教师从单纯传授生物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为学生今后生物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同仁们提出更好的意见。

参考文献:

[1]谢碧文.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06)

[2]姚家佳.浅谈中学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和创新.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3]朱利辉.高中生物学实验应充分重视课外实验.《生物学教学》2011第一期

猜你喜欢

实验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色彩实验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