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8-07-27田术琼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能力提高诗歌鉴赏初中语文

田术琼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知识难度进一步提高,不再是停留在熟悉记忆阶段,相反的,初中语文学习更注重的是理解与赏析,特别是我们的诗歌,初中课本涉及到的诗歌不仅是思想感情还是字数篇幅上难度都是质的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提高

在小学的时期,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往往就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些读起来郎朗上口的类型,当学生进入初中,他们便会发现初中的诗歌变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了,不仅读起来没有那么顺畅,理解起来也不再是那么浅显了。对于初中考试题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诗歌鉴赏的难度每年都在增加,而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初中是一个过渡的时期,所以也是一种思想的递进时期,中考成为学生生命之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这个时期也是学生真正意识到“分分逼人”这个概念的。因此针对这样一个重要的考试题型,我们在教学中更应当格外上心,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并且更快地对于课本上的诗歌进行背诵。目前,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映,诗歌的学习主要存在以下的几点难度。

第一,就是对于诗歌字句的背诵不过关,很多时候背的好不一定考得好。第二,也是关于背诵诗歌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背了一首诗背了忘、忘了背,反反复复地感觉浪费了很多时间。第三,是本文主要阐述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很多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是非常不到位的,他们就是对于一些隐含的诗人思想感情不能很好地把控,这方面是普遍的学生感到困惑的事情,他们感到如果是学过的诗歌还好,但是考试的时候往往是不熟悉的诗歌,他们就感觉到无能为力。针对以上的问题,下文提出了几点教学上的指导,希望能够对于教学诗歌有一定的帮助。

一、增加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学生主动性

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所以我们诗歌的教学同样也需要学生自己去努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应该自己更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情况才能有所改善。通过我们的课堂,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一种灵活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诗歌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比如说,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讲一讲与诗人相关联的一些小故事,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归园田居》这样的诗的时候,在讲解诗歌的时候说一说关于陶渊明的一些身世,以及他的志向,他为什么要放弃做官而归隐山林。这样既是对于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铺垫,因为只有在了解作家的人物形象之后,我们才能对于他的作品的主要风格做一个方向性的定位。而且,这样的小介绍可以引起学生和诗人的一种共鸣,学生对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方便他们提升对于诗人诗歌的兴趣。这就好像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就想要与这个人更加亲密,爱屋及烏的思想,与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多多对于与该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进行补充,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这个方面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我们的语文讲究的是一个“听说记背”的环节,有些人说,语文只要读的多、背的多,分数就高。这也许有些偏激,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我们的语文学习非常注重一个课外的积累,所以语文也是典型的“贝多芬”学科,但是我们的这里的“背”不是说像一些理科性的科目只要背到公式定理就可以得高分,我们更注重的是一种理解型的记忆,是一种能够提高我们语文素养的记忆。

二、增长课堂的画面感

现在有些学生会反映,他们觉得他们离古人太远了,不能够达到“眼见为实”的感受,因此因为时代感和距离感,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的内涵。所以,我们不妨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一种这样的画面感,拉近古人和我们的距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更加清晰地理解了。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简单的诗词进行扩展,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几遍,针对于一些关键的字词,让学生自行进行感受,以此增加学生的主动地思考能力。

很多人说,读古诗就好像是与古人进行以此心灵访谈,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增强这样的一种代入感,让学生能够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思考,明白诗人的那种错综复杂的情怀。课堂上,通过我们文章底下的注释,以及原来我们学习过的一些相近的诗歌进行对比学习型诗,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会上升一个高度上面,而不是浅显的只是理解一个片面的字词意思。就像我们学习李白的诗一样,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他华丽与浪漫的辞藻,我们更应该看到他的豪情满怀与一腔热血。

诗歌的学习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能安排的太少,一篇诗歌从课外补充、字词解释、全诗翻译到最后的感情揭露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教学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型记忆。有时候,只要教学上能够清晰地给学生讲解清楚,学生在课下会惊喜地发现,他们下了课后就能够背诵了,或者读一两遍就能够背诵下来了,所以背古诗并不是一件难事。

三、举一反三式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在中考在大家心中地位的上升,中考的考察难度也就进一步上升了很多,我们会发现,在中考中除了诗词填空之外,其他的对于诗歌方面的考察不再是大家所熟悉的东西,很多是一些陌生的东西,这就对于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现在的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他们形成了这样的“老师没有教过,我就不会做”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是非常不正确的。所以,我们的教学一再强调一定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性教学学生,让学生不是学习到一个“点”知识,而是学习一个“面”的知识。

在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格外注意对于内容的普及、延伸,让学生保持对于一类事物的熟悉度,学习了一首新的古诗,我们应该让学生注意对于以前学的东西进行联系起来,还有就是让学生多多接收一些描述相同事物的不同的诗句。比如说“梅”的诗句有“墙角数枝梅”,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学生的诗歌积累量,也可以帮助学生自行理解所学习的新的诗歌,还可作为课外的补充,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思想情怀。

四、结束语

诗歌在初中阶段的要求的提高,导致了我们的教学的重心变化,教学时间也进一步地加强了很多,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诗歌的压力增加了,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的难度提升了。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课堂对于诗歌的教学应该目标明确,直接、有效地进行。

猜你喜欢

能力提高诗歌鉴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小学科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
通过微课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