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运用

2018-07-27华春晶

魅力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

华春晶

摘要:随着学生本位理念的推行,启发式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形式的一种,较好地适应了当前的教育理念。相关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教学形式的价值,结合实验教学以及问题教学等多种元素,从情感层面出发,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模式运用

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科目之一,高中生物向来有着它独特的学科内涵,关于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研究,也有着明显的实用性。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本位理念越发受到大众重视,而在这背后,与之相适应的启发式教学,对于高中生物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结合实验教学、问题教学等元素,以学生和教师的情感纽带为基础,对高中生物课堂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进行初步探索。

一、设置合理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所谓启发式教学,即指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问题或者障碍,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而在这其中,问题教学法,是一项常见而实用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它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来启发学生思维。

一方面,教师可以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降低学生的心理障碍,带动学生兴趣。比如为什么人在体温升高后会生病?洗衣服时加入常规洗衣粉后泡一会儿,是否更容易清洗干净?……这类与学生本身相贴近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进而使得“酶”知识的讲解更易被学生接受。

另一方面,教师的问题设置应该由浅入深,以逐步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在讲述生物组成元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元素具体有哪些?它们在生物体内所占含量是否相同?其中哪些元素含量较高,哪些较低?……如此设置,比较符合学生的思考习惯,能够在调动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考察。

二、重视实验教学,全面提升素质

作为自然学科的一种,高中生物既具有文科性质的理解记忆特点,还具有理科性质的推算和实践特点。然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大多以课本知识的单方面讲述为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大有缺失,如此不利于对学生整体生物思维的启发。

因此,相关教师应该重视起实验教学,使得学生的综合生物思维在动手实践中得到锻炼。这便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实验引导,使学生进行有目的规范化实验。某实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实验中如何设计对照组?单一变量原则如何在实验中体现?……相关实验元素确立的过程,其实便是对学生思维启发的过程。

在高中生物中,纳入课程教学项目的实验有近二十种,包括“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等等,皆是对学生生物探究精神的培养和启发。

三、注重讲授技巧,便于學生理解

对学生生物思维的启发,从来都不是生涩的课本知识传递,也不是故作高深的障碍设置,而是利用一定的授课技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这便要求教师从多方面着手,将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变得鲜活有趣、好学易懂。

(一)形象化的语言

首先,教师可以在授课语言上下工夫,采用比喻、象征等方式,将复杂的原理变得形象化。比如,在讲授“反馈调节”这个生物概念时,可以对其进行以下的比喻: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前,需要根据市场的信息反馈,来对产品的供求进行调节。当产品在市场中供不应求时,相关部门则会发出工厂扩大该产品生产规模的指令;相反,当该产品在市场中供过于求时,相关部门则会要求工厂压缩该产品的生产规模。如此,有助于学生对“反馈调节”概念的理解和思考。

(二)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讲述“细胞的生命历程” 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细胞增殖、分化、衰老、死亡和癌变等过程动态呈现;再如,教师还可以制作神经元传导过程的动画,进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探究基础。

(三)引导构建思维导图

最后,教师可以链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述遗传与基因等知识时,教师可以围绕“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一复习链条,带领学生构建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而给学生的生物学习过程带来启发和思考。

四、建立情感链接,给予学生鼓励

一直以来,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少高中生物教师所忽略的要素。高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这便使得教师们将注意力倾注于知识传递,而忽略掉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忽略掉与学生情感层面的交流。

然而,一切教学模式成功的前提,都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之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情感链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对学生的学习困境给予关照,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因此,相关教师应该确立起学生本位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

一方面,教师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持一种宽容、赞许的态度;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宽容、激励和引导,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关爱的、被鼓励的。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进行自我提升,除了专业的学科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科目上有所涉猎,去探究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才能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如何才能更好地带给学生启发和引导,实现“授人以渔”。

总之,启发式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形式的一种,其本身便具备着极丰富的内涵。这种模式不是孤立的,它与各种教学要素有着广泛的联系;对它的探究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相关教师从多个层面进行长远的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对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学理念的一种响应。因此,相关教师应该摒弃以往单向知识传递的教学作风,从学生本位角度出发,采取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形式和策略,发挥出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尤小会.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92-93

[2]杨斯然.启发式教学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11:42

[3]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68-69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高中生物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改革探讨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我国高校教师“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