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患者Scr等指标的影响*

2018-07-27王元真陈兴强赵汉儒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麦考酚酯系膜泼尼松

王元真,陈兴强,赵汉儒

1.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肾内科(儋州571700),2.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三亚572000)

主题词 肾小球肾炎,IgA/药物疗法 泼尼松/治疗应用 @吗替麦考酚酯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临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主要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类细胞出现弥漫性增生,并伴有系膜基质增多情况,该病可通过光学镜针对病理形态学进行诊断[1]。按照其免疫病理进行分类,MsPGN可以分成IgA肾病以及非IgA肾病两种类型,其中IgA肾病类型主要是以IgA沉积作为主要特点,并且目前临床已将IgA肾病定义为一种独立性肾小球疾病[2]。由于IgA肾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其病情则可能快速恶化,进而造成终末期肾衰竭等不良后果,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该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通常遵循对症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性治疗标准,并且临床研究发现[3],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该病,仅可以缓解部分病情,其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较严重,仍需要积极寻找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分析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IgA glomerulonephritis,MsPGN-IgA)患者的疗效及对Scr等指标水平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找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两院治疗的MsPGN-IgA患者98例进行研究。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肾脏病学》关于MsPGN-IgA的有关诊断标准[4-5];年龄>20岁;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已做到知情同意,并且均已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其他类别的肾炎患者;有恶性肿瘤者;有血液疾病者;存在其他种类的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按照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67例,女31例;年龄21~64岁,平均(47.68±2.05)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3.12±0.34)年。病情程度:轻度24例,中度18例,重度7例。对照组男65例,女34例;年龄22~62岁,平均(47.70±2.11)岁。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3.09±0.28)年。病情程度:轻度23例,中度20例,重度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次研究已经由医院的伦理委员会作出了相应的审核批准。

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降压及抗炎等治疗措施,其中对照组口服泼尼松(国药准字为:H12020123,规格为5 mg/片),剂量为15 mg/次,每日分3次口服,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酌情增减服药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吗替麦考酚酯(国药准字为:H20080742,规格为250 mg/片),剂量为1500 mg/d,每日分3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按照患者实际病情降低用药剂量,在6个月时将药量降低至750 mg/d。两组均治疗10个月,而后评价疗效。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病情程度,血肌酐(Scr)、尿量和尿蛋白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4 疗效评价[6-7]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已恢复正常,且尿蛋白检测显示结果为阴性,而尿蛋白定量低于0.2 g/24h。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尿蛋白定量低于1.0 g/24h。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好转,但尿蛋白定量低于3.0 g/24h。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者。

结 果

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92%(47/49),对照组为83.67%(4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 两组病情程度对比 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的病情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例(%)]

3 两组Scr等指标水平对比 见表3。两组治疗前的Scr、尿量和尿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和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尿量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Scr和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尿量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见表4。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4.08%(2/49),与对照组的8.16%(4/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病情程度对比 (例)

表3 两组Scr等指标水平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表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对比[例(%)]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伴随人们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以及生活环境遭受污染等原因,肾脏疾病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8]。而造成肾脏类疾病发病的直接原因在于肾脏发生纤维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出现过度沉积等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发生纤维化等现象,进而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伤[9]。临床通常将肾小球肾炎简称为肾炎,而对于双侧肾小球均有病变,并且肾小球系膜类细胞发生增生或者伴有一定程度系膜基质量增大者,临床将其归为系膜增生性质肾炎[10]。此类疾病患者多临床症状为水肿以及蛋白尿,且伴有尿了少和高血压等情况,甚至部分患者存在血尿症状。多项报道均证实[11-12],该病通常因感染、免疫以及遗传等原因导致,并且系膜沉积物以IgA居多。临床将其单独定义为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其指一类以肾小球细胞膜出现增生以及基质增多症状,并且伴有IgA沉积等特征的原发性质肾小球疾病。经调查显示,该病发病年龄范围较广,以青中年男性患者比例居高,其发病初期病情较为隐匿,通常以呼吸道感染作为疾病前驱症状,并且该病症状表现呈多样化,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13]。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92%(47/49),较对照组的83.67%(41/49)明显更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病情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与刘海泉等[14-15]的报道相符,提示了观察组应用泼尼松以及吗替麦考酚酯对MsPGN-IgA患者的疗效较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原因,主要可能与泼尼松和吗替麦考酚酯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有关。具体而言,泼尼松属于肾上腺皮质类型激素药物,具备抗炎以及抗过敏等功效,能够发挥免疫抑制功效,临床将其用于治疗感染等因素造成的肾病,疗效较好。该药有助于降低T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等数量,并且对于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之间的结合能力起到抑制作用,进而抑制白细胞介素等物质的释放。此外,该药还可帮助蛋白质分解并转变成糖,降低葡萄糖利用率。吗替麦考酚酯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类药物,其在人体内可通过酶的作用反应降解形成麦考酚酸,进而对次黄嘌呤类单核苷酸脱氢酶产生作用,以阻止鸟嘌呤核苷酸生成以及阻断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16]。将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后产生了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因此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本文发现,治疗后两组的Scr和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尿量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Scr和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尿量水平明显更高,这提示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肾功能水平得到了更好的改善,也证实了泼尼松以及吗替麦考酚酯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有研究证实,泼尼松可以抑制机体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并有助于降低毛细血管壁以及细胞膜等通透性,降低炎性渗出,对组胺和多种毒性物质形成以及释放等活动均产生抑制作用[17]。而吗替麦考酚酯则能够对淋巴细胞嘌呤类型合成物质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阻止淋巴细胞大量增殖,并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是4.08%(2/49),较对照组的8.16%(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了观察组的用药安全性也较高,不会增加患者药物毒性。分析原因,观察组较对照组增用的吗替麦考酚酯不会产生肾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等,其可对肾炎和肾移植排斥类治疗均可发挥较佳疗效,安全性较好。这在Koo等[18-19]的报道结果中也有类似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泼尼松以及吗替麦考酚酯联用治疗MsPGN-IgA患者的疗效较好,还可有效改善其Scr等指标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麦考酚酯系膜泼尼松
两种吗替麦考酚酯制剂用于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系膜全切除和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吗替麦考酚酯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吗替麦考酚酯对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诱导治疗疗效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IgA肾病伴新月体形成的疗效及对脂联素的影响
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