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之畔的智能与智慧

2018-07-27丁云

现代苏州 2018年13期
关键词:吴中管廊太湖

记者 丁云

吴中太湖新城(效果图)

在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形象宣传中,“智慧城市”成了“标配”。然而在现有城市基础之上,如何实现城市“智慧”,那些聚合着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管廊怎样工作,一般人大概没什么概念。

在吴中太湖新城,有一条长达20公里的综合管廊,入列首批国家管廊建设项目。新城近几年的重点建设,功夫都花在了地下,更让人好奇其地下庞大的智慧空间。

城市专项智能建设逐一开展,城市运营中心综合监测、高效指挥

吴中太湖新城的整体智慧构架,是由苏州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的搭建、实施的。该公司副总陈坤认为,“智慧城市,简单说就是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围绕城市各个条线做信息化服务。”

吴中太湖新城启动区10平方公里内,开发建设的原则就是自东往西,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因此,近几年建设均以地下建设为主。首先是地下空间建设。在核心CBD区有一个30万平方、地下三层的地下空间,包含地铁。其次是地下管网建设。新城30平方公里的管网均有信息化支撑。再次是综合管廊建设,属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而地面建设,也围绕先配套后居住,先生态后业态的原则,先将周边的商业、学校、教育、医疗建设齐备,然后居民陆续入驻。

智慧城市的架构,是由一个城市运营中心,相当于城市智慧中心在统领,综合监测、高效指挥,城市方方面面的专项建设,如资源环境、城市管理、企业服务、宜居生活等通过这个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立体化、动态化。现有的专项建设包括了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管网、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建筑、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智慧能源、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化基础等。

陈坤介绍,在建的逸林商务广场行政服务中心内,未来将有1500平米辟作新城的大指挥中心,对城市进行综合运营管理。大量传感器收到的信息及视屏监控信息,全部汇集到24小时运作的运营中心,第一时间掌握城市发生的各个事件,之后根据类型派单给责任部门,在处置时效内解决事件。

吴中太湖新城那条20多公里长的地下管廊,相当于在一个地下封闭空间里,囊括了所有的地下管线,统一管理,也便于维修、管理、维护。它是未来城市的生命线,也是整个吴中太湖新城基础设施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智慧”之一体现在对管廊的监测上,会有一个平台通过真实数据和三维建模,直观展现管廊内部的整个环境及运行情况,并用于监测,出现事故时作调度指挥。

平台首先会对管廊出入口作红外监测,严格进出管理。工作人员在地下管廊巡检时、维护时,都将开着检修车进出。遇到紧急状况,如火灾或遇到险情时,与平台应急通信;在各个节点巡逻到岗后,打卡情况后台也看得到。此外,整个管廊地下空气质量会被监测,内部同时拥有完备的消防通风设备。

前端铺设传感设备,配套智能化工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城市智慧化管理需接收各类信息,前端就要铺设大量传感设备,由基础网络数据中心收集传感设备发来的信息,汇聚,除用于各类专项管理以外,同时汇集到城市运营中心。

比方资源环境管理,基础工作也是先布点。太湖以外,大量河道、湖道要做水质监测。公共建筑要做能耗监测。此外,还有空气质量监测、水雨情监测等,要在各个点位安置相应的传感器。比如雨水井内安装雨量计,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路段安装液位计,监测实时的液位值。河湖内安装流速计,根据流速计算流量。

除了监测,传感设备收到的数据可用于预测。根据气象预报数据,太湖新城地图地形,以及城市地下排水管网、河道、草地和水泥地对水的不同渗透力,通过后台建模计算,预测未来几小时哪些地方可能积水,积水的深度多少等。

“智慧城市”建设,关键点在配套的智能化工程。

吴中太湖新城的地下管网从2013年开始建设,是迄今国内最先进的城市建设。设想,未来的城市地下,有大量管线,电力的、燃气的、供水的、污水的、通信的、热力的……全部在地底下,数年后,如果要开挖检修或维护,怎样快速找到?陈坤认为相对可靠的解决方案就是后台建立电子标识器管理系统。

每根管线上,都有电子标识器,相当于身份证,标识了管线的属性,埋藏深度、安装时间、坐标位置、管线属性、材质信息等。届时,用一个像扫雷器一样的探测仪,路面上一扫,马上精确定位要找的管线位置,减少开挖面积。电子标识器的作用不止这些。它们可同时监测管线的震动情况,一旦检测到附近挖掘机可能会挖到,后台就会报警。出现燃气泄漏,电子标识器也会报警。

城市内的污水最容易堵塞。智慧城建在污水井内也装有液位检测仪,当液位深度超线,就会报警,同时通过监测,计算哪一段污水管易发生堵塞。供水区域内,检测仪可以检测出供水管漏水,并锁定漏水的区域位置。

再比如一项智能化工程有关于路灯和井盖。新城所有的井盖都安装了智能传感器,井盖发生移位、破损时,会报警通知维修公司到现场维修。

路灯以往都是统一亮,统一闭,或者通过人工控制。实现智慧管理后,可一隔一亮灯,既节约能源,又不影响灯光效果。路灯还可根据过往车辆或行人的流速控制路灯亮度。路灯如果装上复合传感器,就可实现城市的WIFI覆盖,还可以被利用做成充电桩。这就是智慧城市的精神之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各种功能集成到一起,实现最优化、最大化的资源配置。

猜你喜欢

吴中管廊太湖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生扭吴中之拍”与“真诗只在民间”的深层次自洽——李开先《宝剑记》“不娴度曲”说新读解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吴中逸、姜水舟作品
团队介绍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成就城市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