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成因与防治

2018-07-26许旭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8期
关键词:越轨大学生

许旭

互联网迅速发展,很多大学生进行了网络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网络秩序,歪曲了网络价值观,侵害了网络行为主体的权益。其存在的原因包括网络场所的特殊性,网络社会客观环境因素,还有大学生自身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外在控制,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管控,提高网络管控技术,加强学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内源建设;社会干预,优势视角,个案辅导,建立互助小组,社区辅助。

一.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很多学校实现了信息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了网控,部分人网络成瘾。每天的生活伴随着网络开始,伴随着网络结束。

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它能使大学生增长见识,增加知识,增多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但同时也干扰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网络越轨行为。有不少大学生流连于网络游戏,利用网络聊天交友,访问各种不健康的低俗的网站,从网络上剽窃、抄袭别人的文章、成果,充当网络水军,追捧、攻击、甚至诽谤各类明星,制造或者传播各种不实信息,变身黑客,恶意攻击别人的电脑或网络,尤其是各种涉黄“网络直播”和“网红”现象层出不穷。

二.大学生网络越轨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和危害

(一)含义及特点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是指在网络上产生的或者在网络背景下发生的大学生违背群体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隐蔽性。网络上的活动是虚拟的,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活动,下发指令,收发电子数据信息,这些行为都可以在虚拟模式下并匿名进行。在网上人们的性别、年龄、职业都可以淡化,大家只在意交流的内容,不在乎交流对象的身份,使网络变得神秘而隐蔽。这时候,有些用心不良的人就会在网上编造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攻击他人。

广泛性。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在高校普及了网络,很多大学生每天浏览网络,甚至部分人沉迷于网络。网络活动中,每个人可以自由的发布信息,也可以自由的接收信息,网民之间相互参与,相互交叉“传染”。

快速传播性。在网上,我们只需要动动手点击鼠标,就能够下发指令,瞬间就能完成信息的收集或者传播。现在数据信息传输的媒介主要是光线和空气,光线在一秒时间里能够传输数万亿比特的信息,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线,用一秒时间,就能够传输一份百年报纸数百年来所刊载的所有信息内容。这种惊人的传播速度能使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迅速复制、衍生。

特殊的场域。虽然网络活动是在虚拟化的网上发生的,但是网络活动本身不是虚拟的,它与现实的社会存在紧密的联系。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越轨行为就是使用网络平台,把现实社会的越轨行为搬到了网络上来,而且因为网络的特殊性,其表现形式更加纷繁复杂。

(二)大学牛网络越轨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可以按照轻重程度分为三级:

1.重度越轨:网络犯罪。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有:网络诈骗,网络窃取,非法攻击他人计算机,编写、传播计算机病毒,捏造虚假事件,在各种社交网站上散布不实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引起社会动乱。这些行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较大。

2、中度越轨:网络违德。网络违德是指在上网时不顾道德限制,随意浏览不良网站,违背了道德,应该被谴责的行为。网络违德行为包括网络色情(通过网络散布色情信息、观看色情视频、音频,阅读色情文字等)、网络性交流,在网上使用粗俗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网络抄袭,非法接触他人文本资料等。网络违德有较大的社会不良影响,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

3.轻度越轨:网络偏离。网络偏离是指上网时干扰别人,在网上编造传播不实信息,或者对网络过于沉迷。网络偏离行为主要包括在微博上随意发表歪曲性言论,攻击别人,网络成瘾,网络恋爱,网络婚姻等,网络偏离主要涉及道德领域,社會危害相对较小。

(三)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危害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既威胁了网络安全,也干扰了现实社会生活。

1.影响网络秩序。目前,网络秩序还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干扰了网络秩序的建立,影响着网络生活甚至现实生活的正常运转,而杂乱无章的网络运行秩序又会导致更多的网络越轨行为。

2.歪曲网络价值观。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引致网络社会的不良秩序,歪曲了人们的网络价值观,使人们形成了错误的网络价值观和网络规则,在网络上难于辨认是非对错,以至于无视网络规则的存在,在网络上随性而为。

3.侵害行为主体的权益。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也会侵害其他网民的合法权益。这些真实发生的网络侵害有的被受害人发现,有的没有被发现,不管是否被发现,但都或多或少的损害了被害人利益。

三.大学生网络越轨的主要成因

探讨大学生网络越轨的主要成因,既要考虑网络世界的特殊性,又要重视现实社会的关联性。

(一)网络场所的特殊性

1.网络社会发展不成熟不完善。网络社会关系,既有个人之间的,也有社会群体之间的,也有不同群体之间的。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关系非常不稳定,又缺乏完善的网络规范,所以很多网络关系迅速的开始又结束。我们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完善网络规范。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容易产生大学生网络越轨。

2.网络的社会控制力量弱。大学生网络行踪难于捉摸,普通的社会控制措施遇到网络时,经常会连监控对象都无法确定,更没法阻止网络越轨的迅速滋生蔓延,这使得社会控制更加难于发挥作用。人的欲望,不加个人控制,再脱离社会控制,就会随意膨胀,发展为网络越轨行为。

3.网络技术缺陷。互联网是一种重大应用技术,推广迅速,出现以后,很快的被很多行业和部门掌握和应用,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人消化不良,存在网络越轨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一些网络高手,出于猎奇心理,也为了炫技,寻找网络漏洞,破坏网络规则,充当黑客,进行网络越轨。

(二)网络社会客观环境因素

網络社会客观环境条件,为大学生网络越轨提供了便利条件,导致了网络越轨的滋生。这些客观环境条件包括网络自身的方便性、网络管理缺失、不良的社会环境、正面教育不足。

1.网络自身的方便性。网络社会有自己的特点,它使大学生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不停的转换,更容易发生网络越轨行为。具体表现有:网络道德的多元化发展,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观;网络空间的私密化,使大学生摆脱了传统道德的约束,使他们在网络行为中只顾内心感受,我行我素;网络交往的数字化,使大学生对交往对象不能准确认识,他们眼中只有电脑和手机;网络角色的整合化,使大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不受约束。网络的这些方便性,在客观上催生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

2.网络管理缺失。现实社会的管理制度,在遇到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时变得水土不服。我们的社会还缺少规范的制度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进行定性,更缺少完善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越轨尤其是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追查和惩治。这使得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难管理,难控制。大学生游弋于网络之中,罔顾网络规则,随意而为。

3.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环境,诱发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架构发生了变化,不同的社会组织各有自身的利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极端自由主义,对金钱的崇拜,对极乐世界的追求,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网络上的色情和暴力文化误导了大学生的认知,使网络越轨合理化。

4.正面教育不足。社会上有关网络文明的正面教育不足,没有建立高效的网络越轨干预机制和预警机制,很多大学生没有正确的网络观念,越轨行为不断发生。

(三)人学牛自身因素

1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法制观念薄弱,自制力差。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网络技术能力普遍较高,但是生理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社会经验较少,猎奇心理重,容易被诱惑,发生网络越轨行为。

2.缺乏错罪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面对的多是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就算是网络越轨了,也不会有错罪感,不会感到内疚,很容易自我开脱,甚至部分大学生以此为乐。

四、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外在控制

1.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管控。网络的运行和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网络自身的特殊性使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隐秘存在,又具有高智能、技术含量高等特点,给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为了控制越来越严重的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我们应该不断的调整、完善网络法律,净化网络环境。

2.提高网络管控技术。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掌握和使用网络,甚至部分大学生滥用网络,导致了网络越轨行为的发生。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禁止大学生使用网络,但是应该对网络环境进行净化,这就需要提高网络管控技术。一方面加强入网条件管控,另一方面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管。优化防火墙技术和病毒控制技术,对有用信息加密,对病毒等潜在威胁隔离,选择使用更加完善的网络设备,过滤网络信息,加强网络使用环境管理,减少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

3.加强学校教育。高校有自己的教育系统,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可以对网络越轨大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进行网络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专心于学习,减少上网时间,在上网时自律自控,抵制网络不良行为的诱惑,健康干净地上网。学校可以围绕网络越轨行为,定期召开班会、系会、院会,在学生会中组织网络行为社团,让大学生对网络越轨行为进行思考,讨论,甚至是辩论,加强宣传,让每个同学都意识到健康上网是根本,网络越轨可耻。

(二)内源建设

内源建设指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建设。通过内源道德建设,树立独立的网络道德观,形成良好的网络价值理念,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宣扬健康的网络理念。对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缺乏监管,网络道德礼仪缺乏的情况,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其自觉地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自律自控,慎重借鉴网络资源,减少网络越轨行为。

(三)社会干预

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既是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也影响到社会安全。通过社会干预,剖析大学生网络越轨的心理,寻找网络越轨的内在根源,发挥大学生自身潜能,发展大学生个性,解决网络越轨问题。

1.优势视角。社会应该关注大学生独特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只看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优势,利用其自身力量,克制网络越轨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个人、家庭、全社会,都行动起来,解决大学生网络越轨问题。

2.个案辅导。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甄别网络越轨的大学生,调查了解其家庭情况,学校学习情况、社区环境,进行个性化辅导。方式有网络心理疏导,网络观念引导,网络资源辨别能力教导,网络人际关系认知辅导等。个案辅导中,要充分肯定网络越轨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对其进行正面评价,并传达给他们,使其自我认同,树立信心。

3.建立互助小组。通过互助小组,使网络越轨大学生能够借助集体力量,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能够理顺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及时化解遇到的各种难题,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互助模式包括同质互助和异质互助。同质互助的组员大多数具有类似的生活境遇,类似的想法,更容易沟通交流。异质互助的组员,则能带来一些正能量,引导越轨大学生去发掘利用自身及周边环境的优势资源,追求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

4.社区辅助。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抚越轨大学生及其家长的情绪,也可以在社区建立绿色网苑、图书角、文体活动中心,疏导分散上网大学生的人数,培养他们养成健康的课余生活习惯,完成越轨角色的转换,逐渐的实现社会化,完成网络人向社会人的转换。

猜你喜欢

越轨大学生
员工越轨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
越轨创新的概念、测量及结果研究
越轨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研究
越轨创新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