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2018-07-26周静雅

关键词:公共事务政府服务

周静雅

【摘要】树立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重中之重。社会组织的功能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积极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对于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此,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有必要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优良社会环境,搭建快速发展平台,大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成为改进社会治理和保障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社会组织活力 社会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62-02

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社会治理需要社会组织作为重要主体,积极介入公共事务的协调与处理之中,并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功能,使其能够积极有效地代表群利益,表达群众诉求,从而有力化解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以推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以说,社会治理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组织能够发挥多大的力量。当前社会治理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其对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亦作出新的要求。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呼唤社会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以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形成政府之外的有益补充。社会组织既能弥补政府失灵,又能弥补市场失灵,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先天优势。过去我们认为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性力量,因而常对其附加包揽一切的无限责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政府并不是全能的,它也会遇到种种掣肘和难以周全的困境。但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政府所面对的掣肘和困境,恰恰给予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空间。在现实中,民众对于各类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面对人们日益旺盛的公共服务需求,难以仅凭自身力量来予以满足。但社会组织通过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则可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职能。在一些地区,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现象已越来越多见,并且由实践所证明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社会治理的创新形式,相较于政府主导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它不仅节约了成本使政府不必花费额外资金去培养专业人员,且相较于行政手段更易为服务对象所接受。新时期以来,基层社会组织一方面查访民情、了解民意,以向政府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亦对政府的基本政策进行解释宣传,使政策得到更有效的贯彻执行。当前社会阶层分化严重,阶层固化、阶层矛盾尖锐现象显著,由现实所倒逼,社会治理迫切需要加强对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整合,并通过创造理性、有序的方式、机制来表达和反映不同阶层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求,从而有效化解民怨和冲突。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桥梁与纽带,在促进政府与公众的协商沟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利益冲突发生时,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与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间的协商沟通,妥善化解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协商和均衡。以上种种说明,依靠社会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形式来实现社会治理,在政府愈来愈难以统管统包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意义,它是对政府作用极其有益的补充。

第二,创新社會治理需要社会组织成为吸纳社会力量的有益载体,以提升公众对于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社会治理离不开公众参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才能将社会治理的各项事务切实抓好做到位,才能有效提高社会服务的水平,促进整个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自我主义色彩很浓的社会,跳出家庭、家族的圈子之外,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传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写照。现代社会则强调社会团结,团结是家庭、组织、社区、社团、国家等一切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低团结的社会中很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和动荡。影响社会团结的因素很多,包括文化、制度、利益、社会结构等等,但其中最基础的因素还在于社会信任。而陌生的人际关系很难带来信任,信任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沟通与互动中的。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易产生疏离,而社会组织的活动,则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疏离的状态,为社会成员搭建交流、沟通、熟悉、了解的平台,从而加强社会成员的团结力与凝聚力。在当今时代,让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积极引进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其他社会力量来提供和完善社会服务,可以更便捷地让民众享有社会改革成果,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妥善地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当前创新社会治理应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社会事务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借助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专业技能、敏锐视角、情感共鸣等优势,有力推进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事业的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第三,创新社会治理要求社会组织提供多样性服务,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公众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并进一步规范、引导公民的网络参政、议政行为。当前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时期。信息技术像洪流一样席卷了整个现代社会,信息的自由快速流动使得社会的组织和动员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控制信息的难度却变得越来越大,社会运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当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突破6亿,人们接触信息、获得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愈来愈强,利用网络表达诉求、参与政治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现象,包括“微博问政”、“微博维权”、“微博反腐”等。人们在微博上表现出如此高涨的参政、议政热情,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社会中公民比较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利用网络手段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比较容易在人群中得到传播与引发关注。信息社会所呈现的这些特征,给当前社会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压制,只会适得其反。社会组织有必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来满足公众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使其合理意见和诉求得到表达,同时规范和引导公众进行合理合法的网络参政议政活动,从而减少网络中的宣泄不满和话语暴力现象。

一、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目标,积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目前,社会组织在中国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各种区域性、社区性的社会服务组织、互助会、法律援助中心、儿童保护组织、行业协会等,开始积极地对地区、社区中的公共事务进行参与。前文提到,建立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互动,激励倡导、促进推动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拓展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是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应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目标,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积极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使其成为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

第一,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治理向前发展,首要前提在于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保障社会组织的发展动力。当前,我国对于社会组织的主要扶持方式是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提供补助资金,具体措施为政府根据法定程序和采购目录,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或通过事业单位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以合同方式交予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完成,并根据后者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此种资助方式,亦称为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一方面可以转移自身部分职能,减少自己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则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注入资金支持,从而使其在公共事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可以将非必须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外包,将其交由具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承担,并实时向社会公布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内容及承接服务社会组织的考评信息。二是需要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纲领和规范性文件,以明确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类别、性质和具体内容,并及时对此进行调整以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三是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比如项目评审审计、社工服务、培训、技术服务领域,可进一步放开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如此则既可减少行政事业编制,又能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二,规范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在此背景下,社会组织事业在我国广大城市社区甚至于农村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由此也引发出新的问题,即对于大量申请建立的社会组织,政府究竟该如何规范和管理。毋庸置疑,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开展的社会治理创新,亦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参与。正因为此,政府对于新增社会组织的建立,应该设置合理的准入门槛,使其標准既不至于过高,扼杀社会组织创建和发展的积极性;又不至于过低,出现资质、素养不合格的组织、人员滥竽充数之现象。当然,在规范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为社会组织的建立制定标准之后,下一步就应该在审批程序上作进一步的简化。山东省泰安市是全国第一个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写入政令的城市。2012年10月,泰安市便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时间表,还放宽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把社会组织审批程序大大简化,实行“直接登记”的形式。从此该地区社会组织不需再寻找“业务主管单位”,同时,城乡基层社会组织注册资金限制放宽,将以前的3万元银行存款证明降至1000元银行存款证明,社会团体会员数量也放宽至15人以上,并为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培训和免费办公地点。以上措施使得社会组织在当地迅速发展壮大,极大激发了该地区社会组织的活力。当前我国各地区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不妨借鉴此类管理经验,在合理规范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的前提下,简化社会组织的审批登记流程,如此则可有力推动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

第三,建立社会组织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

目前社会组织整体水平还不高,要承担政府转移的服务职能,必须在各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对政府而言,社会组织是否具有提供服务资质,以及有能力提供什么类别的服务,有必要科学制定一套评估社会组织发展的指标体系来予以认定。如此则既可以保证社会服务的质量,又可以督促社会组织不断进行自我提升。那么,建立这样一套有关社会组织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构成上应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化指标方面,具体应包括社会组织资质、专业队伍建设、实践操作水平等方面内容,目的是使社会组织必须按专业化要求提高自身素养,获取相关资质,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二是职业化指标方面,具体应包括专职人员比重、组织成员持证比率等方面内容,目的是建立社会组织的职业化标准,使社会组织走上职业化发展道路,建立独立的职业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持证上岗;三是制度化指标方面,具体应包括社会组织规范程度、组织成员守纪情况、违反制度事项次数等方面内容,目的是让社会组织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进行运作,从而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四是等级化指标方面,具体应包括社会组织等级指数、承接项目数量、承接项目级别、社会影响等方面内容,目的是使社会组织的优劣程度得到清晰反映,而让等级化水平较高的社会组织应优先享有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以及参与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方面的政策优待。

第四,架设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沟通桥梁

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架设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沟通桥梁,对于社会组织了解政府动向、领会政府政策,政府指导社会组织发展、获知社会组织需要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此外,不同社会组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自有其值得称道的经验和长处。政府有必要加强社会组织间的交流互动,让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相互借鉴和学习,以快速提升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能力素养。对此,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一是可以定期召开社会组织集体座谈会、公益组织年会、经验分享会、公益论坛和沙龙、座谈会等活动,以此来增加政府和社会组织间的交流互动,。目前这一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平台有深圳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它包括项目展示、主题论坛、沙龙以及公众活动等内容,该交流展示会为全国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搭建了与政府、企业、基金会沟通、交流、分享、合作的渠道。二是可以建立网络实时交流群,在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之间架构起全覆盖、无障碍、够便捷的信息通道,及时宣传社会组织工作和传递政府相关部门的新举措,实现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资料传递和信息交流,以此来方便社会组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饶思锐:《社会治理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海南日报》2013年12月19日.

[2]黄耀霞:《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社会治理创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求是》2013年第22期.

[4]郑杭生:《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意义和思路》,《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4日.

[5]饶思锐:《社会治理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海南日报》2013年12月19日.

[6]侯学华:《发挥社会组织化解矛盾的重要功能》,《陕西日报》2013年12月31日.

[7]张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从长计议(论政)》,《人民日报》2012年7月4日.

[8]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求是》2013年第24期.

[9]刘鲁宁:《泰安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人民网》2013年12月20日.

[10]卢敏华:《社会组织应提高自身素质能力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东江时报》2013年月22日.

猜你喜欢

公共事务政府服务
公共事务概念分析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