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的防治与需求

2018-07-26周蓉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慢性病颈动脉

周蓉(通讯作者)

(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335)

颈动脉为人体表浅血管,可以较好反应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颈动脉狭窄不是单一疾病,会影响脑卒中、心肌梗塞、冠心病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为常见的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1]。积极提高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提前进行有效的宣称教育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拟对20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认知途径及对相关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1月—2017年6月对我院200名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慢性病患者男性102名,女性98名。年龄49岁~78岁,平均年龄52.37±17.29岁。

1.2 入选标准

(1)慢性病患者顺利完成调查问卷;(2)所有慢性病患者自愿参加试验。

1.3 研究方法

1.3.1 调查问卷 对200名慢性病患者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1份调查问卷:(1)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为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项目有颈动脉狭窄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颈动脉彩超对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意义,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方法,每项结果分为“不知道0分”,“部分知道1分”,“知道2分”。第二部分为慢性病患者对掌握颈动脉狭窄知识的需求途径:通过书本、报纸途径;通过微信、网络、多媒体途径;通过专家途径。本次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每人填写1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所有项目未出现缺项、少项。

2.结果

2.1 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知识的掌握情况

慢性病患者中对“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方法”的得分最低,明显低于“颈动脉狭窄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颈动脉彩超对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意义”,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知识的掌握情况

2.2 慢性病患者对掌握颈动脉狭窄知识的需求途径

慢性病患者对掌握颈动脉狭窄知识的需求途径中以“通过专家途径”比例最高,达到64%,明显高于“通过书本、报纸途径”及“通过微信、网络、多媒体途径”,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慢性病患者对掌握颈动脉狭窄知识的需求途径

3.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食盐摄入的增加,造成慢性病的的发病率逐步增加。还有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的多种选则性,糖尿病逐步成为全球性的疾病[1]。高血压水平会会造成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高血糖会攻击血管内皮细胞,上述两种疾病共同在发生发展中使得动脉管壁增厚,血脂沉积,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2]。

WHO指出我国糖尿病人群、高血压人群居于全球首位,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且相对于其他内科疾病患者,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人均平均住院费更为昂贵[2]。同时2014年、2015年及2016年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检出率情况呈递增趋势。同样我国学者在2014年对10个大城市35家三级甲等医院调查,结果发现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达标率仅为24.3%、30.1%。因此,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问题[3]。

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逐步造成颈动脉狭窄。众多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危害性严重,尤其是和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但是颈动脉狭窄为一种专科疾病,很多慢性病患者对其认识不足,经常忽略这种疾病[4,5]。

本次研究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中对“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方法”的得分最低,明显低于“颈动脉狭窄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颈动脉彩超对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意义”,比较有差异(P<0.05);同时慢性病患者对掌握颈动脉狭窄知识的需求途径中以“通过专家途径”比例最高。可以看出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偏低,同时对防治知识的需求迫切。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各级医院应通过专家培训加强慢性病患者对颈动脉狭窄防治和诊断知识的普及,以帮助慢病人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慢性病颈动脉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