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痰热清、噻托溴铵及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对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影响分析

2018-07-26王馨平吴昭萍李光清李东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阿奇

王馨平 吴昭萍 李光清 李东

(解放军452医院呼吸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不完全可逆、进行性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常伴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表现,临床主要表现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交替出现。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受进行性发展特性影响,极易加速出现肺功能减退,活动耐受力降低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并发全身脏器衰竭、呼吸衰竭,导致死亡[1]。因此临床及时选择科学合理药物及时治疗该病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务工作关注的重点。常规祛痰剂、镇咳药、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AECOPD患者临床症状,但不能延缓COPD患者病情进展,且长期抗生素药物使用易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出现二次感染,引起病情反复加重,因此临床急需改变原药物治疗[2]。鉴于此,本次研究就旨在探讨痰热清、噻托溴铵及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及疗效影响,并取得较为理想效果,详见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43),其中实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8(60.2±7.9)岁,病程5~14(9.7±2.4)年,病情严重程度:I级21例,II级15例,Ⅲ级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2~80(60.9±8.4)岁,病程5.5~15(10.2±2.7)年,病情严重程度:I级20例,II级14例,Ⅲ级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确诊为急性加重期;(3)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I~Ⅲ级;(4)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5)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存在支气管、哮喘及呼吸道其他严重疾病;(2)合并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其他功能障碍疾病;(3)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4)治疗前曾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止咳平喘、化痰解痉、抗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痰热清、噻托溴铵及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静脉滴注20mL痰热清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54)+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通过药粉吸入器吸入18ug噻托溴铵粉雾剂(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79)后,将口腔器置入口腔深部并用力吸入,1次/d;口服0.5g阿奇霉素胶囊(生产企业:普利瓦克罗地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450),1次/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肺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FEV1/FVC;(2)对比两组患者胸闷、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3)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判定其临床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拟定,临床控制:患者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肺部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相关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相关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需加用或改换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FVC、FEV1、FEV1/FVC指标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 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 P<0.05。

组别 例数 FVC(L)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45 1.87±0.35 2.96±0.67①② 54.74±6.48 70.17±10.29①② 48.55±3.27 67.23±5.41①② 对照组43 1.82±0.42 2.43±0.58① 52.96±7.85 65.46±8.44① 46.84±3.45 59.78±4.34①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胸闷、咳嗽、喘息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② P<0.05。

组别 例数 胸闷(d) 咳嗽(d) 喘息(d) 哮鸣音(d)实验组45 4.87±0.35② 4.52±0.79② 3.27±0.46② 5.19±1.04② 对照组43 6.49±0.58 6.08±0.93 4.95±0.7 17.94±1.3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42%,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肺实质和气道慢性炎症,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认为多与阻塞肺气肿、吸烟、有毒颗粒及外界空气中粉尘等因素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报道,COPD在全球范围率发病率可高达9%~10%,已成为现阶段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4]。而由于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长期滥用,部分COPD患者极易转化为AECOPD,出现肺功能加速减退,引发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现阶段临床治疗AECOPD主要以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抗炎、通畅气道及改善通气功能治疗为重点。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是临床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具有明显抗炎作用,虽血药浓度较高,但生物利用度仅37%[5]。噻托溴铵作为一种抗胆碱类药物,可通过抑制M3受体,长效激动支气管平滑肌而发挥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该药物虽生物利用度仅20%,但因普遍采用口腔吸入式给药而半衰期较长,可长达5~6d,且经体内肾脏代谢后可通过粪便排出[6]。而痰热清作为一种由黄芩、熊胆粉、金银花、连翘、山羊角等中草药提取而成的中药制剂,临床具有化痰解痉、清热解毒作用,对肺部致病菌具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结果表明,痰热清、噻托溴铵及阿奇霉素联合应用于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判定COPD患者病理、病情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相关研究证实,噻托溴铵与阿奇霉素临床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其中噻托溴铵可明显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促使支气管扩张,从而提高患者肺活量,促使其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而阿奇霉素则可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8]。同时张轶强[9]研究证实,痰热清注射液在临床减轻AECOP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积极作用。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患者FVC、FEV1、FEV1/FV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胸闷、咳嗽、喘息、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痰热清、噻托溴铵及阿奇霉素联合应用于治疗AECOPD对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联合痰热清、噻托溴铵及阿奇霉素治疗AECOPD患者可有效促进其肺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缓解及临床疗效提升,因此可作为一种有效综合治疗方式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阿奇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奇,出发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