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2018-07-26郑冬霞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气腹丙泊酚芬太尼

郑冬霞

(贵州省息烽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贵州 贵阳 551100)

现阶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术式,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创伤小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1],备受临床医师的青睐,但对麻醉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镇静镇痛充分且完善,麻醉迅速,术后苏醒快且完全。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50)。A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19~73岁,平均(44.1±5.7)岁。B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44.5±5.6)岁。患者术前血常规、心电图和X线胸片检查提示无异常,既往无相关药物过敏史,依从性良好,有手术适应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室建立静脉通道后静脉注射戊乙奎醚,0.5mg。予以咪达唑仑0.04mg/kg+舒芬太尼0.5μ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15mg/kg+依托咪酯0.2~0.3mg/kg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A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详细如下:微量泵入瑞芬太尼,0.15μg/kg.min-1,丙泊酚,6mg/kg.h-1,术中间断推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患者施以全凭静脉麻醉处理。B组麻醉维持用2%七氟烷,丙泊酚,6mg/kg.h-1,术中间断推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所有患者术中间断推注苯磺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预防术后疼痛,术前10min停止用药。

表1 两组血压和心率的对比分析表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包括血压和心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诱导前和气腹前的血压、心率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气腹后10min、气腹结束时、手术结束时,A组的血压和心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我国临床上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具有疗效好、微创性、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2],因手术所需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对麻醉有着更高的要求。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体内无蓄积以及药效消失快等特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但患者在停药后的3~5min便可恢复自主呼吸[3]。瑞芬太尼能够通过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代谢,具有比较高的效价强度,且其清除半衰期也比较短,在3~9min的范围之内。丙泊酚的镇痛作用比较好,镇静充分,药效发挥迅速,且其药动学特征也比较好,在短小手术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麻醉效果,促进术后恢复。对此,临床可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一种首选麻醉方式。

此研究中,A组气腹后10min、气腹结束时、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和心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总之,选择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并将之积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术中,可确保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手术实施的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气腹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