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07-25罗卫华
罗卫华
【摘 要】 一直以来,作文成绩虽占据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然而作文教学却一直以来是语文教育领域中的一大难题,教师感觉教得累,学生感觉学得难。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要如何对作文教学这颗又硬又涩的大果子进行破釜沉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快速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作文;创新;感知;发散;挖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新作为一个民族乃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赋于了教育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下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全面感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法一般是老师命一道题目、半命题或材料作文,略作指导,让学生自行作文。同学们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在脑子里面搜肠刮肚、翻天覆地地找句子、找词语。往往是自己一个人,手拿一支笔,面对一张纸,躲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冥思苦想,但却极少能写出好作文。作文写得多了,往往怕写作文,谈作文而色变。这是因为脑子里没有具体可感的材料,所以觉得无话可说。解决这一难题的首要方法是进行作文感知训练,先让学生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所有的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事物,然后再动笔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例如:我在進行《花生》感知作文练习时,我先拿出一些花生,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花生的外壳并用一两句话写写花生的外表。一开始,学生仅仅会写花生有粗糙的外表,凹凸不平的外壳,通过我的引导感知,不少学生能写出“花生的外壳如黄土高原上横七竖八的沟壑”“花生的外壳又像一位饱受沧桑的布满皱纹的老人的脸”等好句。接下来我再如法炮制,摇一摇花生,让学生去感知花生的声音;闻一闻花生,让学生去感知花生的味道……通过这样的感知训练,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感的事物来充实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作文不再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了。反而让人眼前一亮,佳句美文层出不穷,为作文的创作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也得以激发。
二、发散立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广泛性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写作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打破盲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立意,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一份答卷》作文时,大多数学生立意是“凡事要细心”,写的是在考试中因粗心做错了题的教训;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立意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说的是测验中如何攻克难题的体会。但是却有一个学生的立意却与众不同,在那次测验中他得了满分,于是他拿着那份试卷高兴地往家中跑,准备向父母报喜。却不料被路旁的荆棘划破了校裤裤脚,恰好父母又不在家,他只能自己动手修补裤脚,结果裤子补得一团糟,穿在身上不仅难看,还被同学取笑。由此他想到,自己在学习上虽然交出了一份得满分的答卷,但在生活实践中的答卷却不及格(连一个小小的补丁也打不好)。因此他得出结论:人除了学习好,还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加强社会实践,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同一题材的作文,只要我们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学,作文的立意就会新颖、亮丽,富有创造性。
三、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形象性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事实上,在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在这方面给了我们还好的指引,许多范文在引导学生感受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拿来在作文教学中作文章,不失为学生练习“写话”的好材料。例如:在学习完《孔乙己》一文后,我让学生以《孔乙己坐着用手走出咸亨酒店之后》为题续写一个片断,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立意不拘一格:(1)孔乙己艰苦地爬行了一段路程后,支撑不住,在路上死了;(2)孔乙己遇到了好心人的搭救,过上了幸福生活;(3)孔乙己洗心革命,通过努力,最后考上了秀才……这样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类似的课文如《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消逝的罗布泊》等等,都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教材进行这种作文的训练,让学生去续写补写,拓展延伸,就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创新。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快速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当然,这项工作博大而精深,复杂而细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发现……
参考文献:
1、冷宁《浅谈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罗进近《作文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语文建设,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