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实践研究
2018-07-25林宁
林宁
摘要:区域推进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实践研究旨在对课程科学、系统规划前提下,紧密结合地方民俗、民间美术特色及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通过促进交流推动区域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区域推进;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253-02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對应,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提出:“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2]
一、研究之缘起——我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现状
1.单一版本教材与多样化地域形态。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课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是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包括人教版、苏少版、浙美版等在内多达数十个版本。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可以说没有一个版本的教材能够做到适合所有的地区使用。以仓山区为例,本区占地广阔,包含老城区、城乡结合部、乡镇几种地区形态,这些地区形态造成区内学校在教学条件、师资配备、学生学情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仅靠现使用的浙美版教材无法完全适应各地、各校的实际,在学法指导与教学策略上亦缺乏针对性措施。
2.丰富本土资源与复杂的地区差异。仓山区的区域特点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民风以及多样化的本土艺术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滋生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术第二课堂活动与对校本教材的探索研究开展得生机勃勃。当然,地域特性同样也带来我区各校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上发展的极不均衡。为促进区内各校美术校本课程的交流与发展,我们开展了以区域推进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运用为目的的系列研究。
3.区域推进与以校为本的课程特性。区域推进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运用的实践研究,其目的并非创造地方课程,而是试图在对课程科学、系统规划的前提下,紧密联系我区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等特色,结合我区美术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通过促进区内学校间美术校本课程的交流,有层次、有计划地推动区内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共同发展,推进校本课程在我区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出更多更广的作用。
二、教材成型记——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1.资源分析。通过对区内各小学的美术校本课程及第二课堂开展情况所做的一系列问卷调查及调研工作,对采集到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可知我区现有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基于民间美术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我区地域较广,地区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有纸伞、漆器、角雕、根雕、寿山石雕、软木画……其中纸伞、剪纸、漆画等工艺形式都出现在了许多学校的美术校本教材或第二课堂中。②基于特色民俗文化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例如围绕陈靖姑民俗文化开展的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围绕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开展的系列校本课程;围绕地方特色戏剧——伬唱开展的系列课程等,都包含丰富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③基于教师专业特长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视,美术教师队伍中的专业人才日益增多,涵盖了油画、国画、雕塑等各美术专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大大丰富了我区美术第二课堂的内容。④基于国家课程衍生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地区差异促使教师们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寻求适合各自学情的解决方案。在条件优良的学校不乏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而在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学校,教师将国家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学情作出相应调整,亦不能不视为校本课程的另一种形式。
2.需求评估。校本课程之所以能称为“校本”,应当说它是能够满足学生、学校、教师的共同需求的。通过对区内各小学的学生、学校、教师情况进行评估并分类可知,我区小学对于美术校本课程的需求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基本型需求。以乡镇小学与城乡结合部小学为主,基本表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美术学习条件差,学生有求知欲;因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学校无暇顾及美术课程的需求。这类学校对美术校本课程的需求倾向于在有限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以尽量接近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②提升型需求。以城区小学为主,表现为:学生绘画基础良好,学有余力;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较重视,教学条件佳;师资配备较齐全,教有余力。这类学校对美术校本课程的需求倾向于丰富学校文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美术素养。③特色型需求。少数几所学校美术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强大。这类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提升。
3.目标确立。区域推进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在于帮助不同类型学校寻求、创造适合的学校美术校本课程方案。既有同类型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又有不同类型学校间的借鉴、参考。这些需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依据不同需求等级寻求资源的有效应用。
4.教材完善。相应几所学校中,剪纸、油画、黏土制作、素描、动漫画等课程的开展已颇具校本课程的雏形,甚至个别课程已形成较系统的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着手进行了教材的整理和完善。①资源整合。经过课程目标设立、计划拟定、内容探讨等一系列工作,我们将仅有范图和教案的漫画课程资料编写成教材;将以示范为主的黏土教学资料通过拍摄步骤图、添加文字说明的方式制作成教程;将原本不够系统化的油画教学材料进行补充整理、集结成册……几本教材初具雏形。②目标分级。教材整理的过程中,根据对美术校本教材需求类型不同,我们为每种教材设置了分级目标。如剪纸课程中“折折撕撕”等级目标适应基本型需求的学校作参考,用作国家教材的有效补充;“学学剪剪”等级目标适应提升型需求的学校的第二课堂使用;而“剪纸创作”则可作为特色型需求的学校剪纸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实践中发展——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校本课程
1.区内课程的校际交流。对现有校本教材的整理、完善是结合区内校本课程的校际交流进行的,既有几所实验学校教师之间对教材的交流讨论以及实践探讨,又有与区内其他学校的交流推广、接收反馈调整方案。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优秀课例,如黏土课《恐龙乐园》《海底世界》,剪纸课《剪窗花》《传统门饰》《剪纸欣赏》,动漫课《动漫宝宝》等。
2.课程理念的思考探寻。①教材观。小学美术校本教材作为国家美术教材的有效补充,紧密结合国家美术课程,是符合学校和地区现状,并能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等当地特色的,素描和油画课程中对老仓山、老洋房这一独特风貌的写生内容,黏土课程中对地方民俗题材的表现,以及剪纸课程等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②思想观。目的在于形成并发展学生具有中国美术学科特质的“学科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几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3]过往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美术素养的整体提升。我们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踐更着眼于学习者“行为习惯”“思维品质”上的审美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从文化理解的视角观察和理解校本课程中独特的多样化的艺术资源,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如校本教材的编写及教学实践中,增加“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培养学生审美思维和综合性问题探究能力的内容;增加美术学习的审美情境、渗透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对现代多元化美术的认知内容等,从而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造有创意的美术作品,促进探究能力和创意实践素养的发展。
四、结语
部分教材的整理成册只是开端,区内校本课程的交流与思考也仅刚开始,在探寻适合地区特点的区域性校本课程研究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断的探索、实践、思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1-14.
[2]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校本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Z].2010.
[3]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大变轨[J].美术观察,201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