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2018-07-25赵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赵宇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俗话说:有才无德的人比有德无才的人更可怕,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受到高校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42-02

前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在高校中对学生实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发展受到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新时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很多新型的观念和想法相继出现,这逐渐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许多大学生因此出现了颓废的资本主义思想。这些消极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使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与这些媒体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信息在媒体中的传播是任意的,是不均匀的,其中可能充斥着各种消极、落后的垃圾信息。在高校里,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获取到的信息已经有限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媒体获取大部分信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采取一种传统的形式,如学术报告等,这并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会对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感到无聊继而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开始抵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1]。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价值的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从相对封闭的环境转向为多元化开放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的聯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逐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地文化影响的同时,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学生的思想更加复杂多样,逐渐突破单一的价值观。除了主流价值观外,小众的价值观正逐渐成为大学生炫耀个性的重要标志,得到部分大学生盲目的赞赏。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价值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成熟的重要支撑。然而,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仍然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发展。

2.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促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新的移动终端迅速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等智能设备看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同时也接受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一方面,许多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各种游戏,从而忽视了他们的学习,导致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另一方面,网络中存在着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信息,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增加了教师对学生思想指导的难度和预防处理不健康信息的能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支撑,网络思想的合理运用和网络时间的合理安排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吸收健康思想,摒弃不良思想[2]。

3.心理压力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才的要求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而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一现象不仅对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带给了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学阶段是父母和社会认可的可以恋爱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情感发展问题常常困扰着学生,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上的挑战,从而导致学生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同时,大学阶段是学生离开家庭后独立管理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开始,人际关系在这个阶段既有成人文化的复杂性又有学生文化的单纯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这些障碍对学生思维发展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发展的策略

1.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一方面,当代学生在思想上要求更加独立,强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在思想上引导,多使用更为间接缓和的指导方法,而不是粗暴地直接干预。例如,在对学生网络内容的监督中,教师不应使用直接禁止的方法,这会产生“禁果效应”,使学生更容易受到消极思维的影响。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以专家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或以普通评论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教育管理的服务理念。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学校主要通过约束和惩罚来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更加开放的新时期,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就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把关爱、尊重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间接性地引导学生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到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和管理的变化,也取决于学校文化的影响。一方面,老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墙的设计,及时更新校园板报的制作,让学生进入校园便可以随时关注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校园广播站不仅要播放流行音乐、热点故事,还可以诵读一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交易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向积极的价值观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文化,包括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建立健全奖学金的评选标准,而不是单一的以分数为唯一依据,还要注意在集体生活中有贡献的学生。当然,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需要适当地表现出客观性,尽量做到有量化标准,以消除人情作用在活动中产生的不公平奖励等影响。同时,增加对班级文化的传播,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组织读书、辩论、理论研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取向[3]。

3.增加民族优质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中华民族经历了繁荣、衰落和崛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留下了许多核心内容。这种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繁荣的基础,汇聚形成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新的时代,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西方价值观逐渐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推崇。目前,西方的传统节日在大学生活中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学生都会组织大型的活动,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元宵节、七夕节,却逐渐被学生所忽略。这些节日中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如孝敬父母、爱护亲情、亲情等,在社会实践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因此,我们应该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中对于民族核心文化的传播程度,成立民间艺术与文化相关的协会,让我国优质传统文化在黑板报、报纸中得以展现,以一个个体现民族精神的案例故事作为热点,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民族优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大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分量,提高民族优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吸收和选择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健康多元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林寒薇,林文挺.试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88-89.

[2]瓦尔木呷.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7,(19):128-129.

[3]孟李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中国高新区,2017,(15):57.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