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社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构建

2018-07-25覃吉春许林玉

科教导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培养模式

覃吉春 许林玉

摘 要 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骨干分子,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基于学生党员自身成长的诉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要求,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从校社(学校、社区)合作的视角,发挥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制定理论教育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估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探索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 校社合作 学生党员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44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are outstanding elements and backbone elements of young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is the basic project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demands of the growth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Party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rom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this paper us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mulates and plan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raining program, sets up an assessment system which combines process control and result evaluation, and explores a new mod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words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student party members; training mode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各高校更加重视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笔者通过整合校内、校外的教育资源,探索构建校社合作平台,在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培养体系、培养管理等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本次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某学院的2014~2017级学生党员,数据收集是采用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回收率为95.56%。通过对这4个年级在校学生党员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党员的培养情况。此次样本中,女生党员所占的比例较高,为59.3%;在各个年级的人数分配上,大一、大二年级因为党员人数较少,因此比例较小。在对学生党员的调查问卷中,有72.09%的学生党员认为目前学生党员的整体情况好,有27.91%的党员认为目前学生党员的整体情况一般,可见目前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状况较好。

1.1 入党动机

在对学生党员入党动机的调查中,大部分同志的入党动机较为端正,所占比例为91.14%:其中,因为信仰共产主义入党的学生党员占比20.25%;20.25%的同学觉得入党能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占比20.89%;15.82%的同学觉得入党能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13.93%的同学因为党员同学的模范作用感染自己而入党的;其他入党动机所占的比例为8.86%,其中,周围申请入党人较多,随大流所占比例为2.22%;能得到一些好处(如评奖评优、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所占比例为3.16%;受家庭影响所占比例为3.48%。

1.2 党支部管理

在黨支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调查中发现,90.7%的党员认为党支部管理规范、科学合理,9.3%的同学认为党支部的管理一般,要求不严。在党支部党组织生活形式的调查中发现,27.81%学生党员认为大部分党组织生活活动为宣读政策文件、学习领导讲话、讨论党员发展、转正、上党课等;外出参观、文体志愿服务活动等较少。在所在党支部是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调查中发现,69.77%的同学认为该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29.07%的同学认为所在党支部基本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1.16%认为自己所在党支部完全没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在学生党员所在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效果的调查中发现,83.72%的学生党员认为民主评议效果很好,应该坚持;15.12%的学生党员认为效果一般,需改进;有1.16%的学生党员认为该民主评议流于形式,没有必要。

1.3 党员培养措施

在所在党支部党组织活动参与度不高原因的调查中发现,66.45%的党员同学认为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14.47%的同学认为活动效果不理想;19.08%的同学认为活动经费较少。在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的调查中,学生党员认为最重要的措施为严把党员“入口关”。在学生党员最感兴趣的培训内容调查中,学生党员更愿意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与政策与先进模范的事迹。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较为端正,党性观念较强。他们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还愿意参加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关心国家形式政策等,但当前关于学生党员培养的研究还存在教育资源整合不足、教育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周边的社区是学生党员了解民情、社情和国情的窗口,也可以锻炼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奉献协作的精神。

2 基于校社合作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的提出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新模式—校社合作。即高校与社区共同搭建平台,学生党员在校社共建的培养平台上,发挥学校、社区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进行学生党员培养的过程。

2.1 提升学生党员培养质量

“提升学生党员质量是从源头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积极响应,更是新形势下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客观要求。”[2]校社合作能够对学生党员进行全方面的培养,能够增加学生党员的实习机会,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就业。引导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探索学生党员服务同学、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方式。注重教育寓于服务,服务体现教育,为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同时也为高校和地方协同育人搭建新的桥梁。

2.2 拓宽高等学校教育资源

我国是处于发展中的大国,人均教育经费很难大幅提高,学校办学经费明显不足,物质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现有的资源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同样是利益主体,一方面通过自身教学、科研为国家、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从国家、社会获得资源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3]通过校社合作,既拓展了高校教育资源,也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责,有利于促进学生党员得到更好的培养及管理。

2.3 创新基层组织党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的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由此可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通过校社合作模式,让学生党员融入社区,为其注入了新血液,带来新思想,有利于创新高校和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3 基于校社合作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的实践

“校社合作办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和步骤。只有通过路径的合理选择,校社合作最终才能获得预期的实效。”[4]针对高校学生党员这支队伍的特殊要求,构建学生党员理论教育体系、实习实训体系、考核评估体系。

3.1 坚守阵地,构建学生党员理论教育体系

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建设,理论教育是实现党员思想纯洁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政治素养、开拓思路视野、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学生党员带头作用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意見》中要求:“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笔者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行、思、知、学”整合思维,立足校社合作载体,根据学生党员的成长需求,结合党组织的要求,制定了理论教育大纲,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2 拓展渠道,构建学生党员实习实训体系

我们党一直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更新知识和理论,从而更好地、更准确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学生党员实践性教育就是发动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嵌入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综合素质体现在行动之中。《意见》中要求:“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笔者以学校和社区为平台,设置了基地共建、社区挂职、志愿课堂、社工服务、课题调研等五大功能模块。

3.3 完善制度,构建学生党员考核评估体系

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考核评估机制是加强党员教育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也是检验党员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加强学生党员的考评,一方面可以营造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的外部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根据考评结果进行表彰、批评、处罚等多渠道反馈,激励先进党员、教育落后党员。笔者引入绩效考核的思想,将学生党员的考核分为目标承诺、党员自评、群众评议、支部鉴定四个环节。评议的内容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德为先,政治素质硬。二是突出以学为主,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异。三是注重率先垂范,群众评价好。评议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类。

综上所述,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精英群体, 是直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后备军的中坚力量。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培养中可操作性的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径,既是新形势下的一项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基层党建工作理论,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2013-07-02.

[2] 陈荣明.实施党建五项工程 提升学生党员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6(8).

[3] 温艳,彭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2006(6).

[4] 李峰,张玲梅.公安院校基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校社合作路径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培养模式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