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是给生命补光

2018-07-25刘小芳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补光化妆文字

刘小芳

终于静下来了,放眼窗外那朗朗春光,天地柔和,万物竞长。

终于可以捧起书来,让粒粒文字滴落心头,泛起层层涟漪,见到一派旖旎风光。

我说的这个终于,是开学的短短三周,完成两次市上交流,一次讲座,一次示范课;我说的这个终于,是身为高一班主任,打理好文理分科的碎片事件,看到蓬勃的生长势头;我说的这个终于,是面临三个层次的学生,要调整好他们最美的青春的姿态……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身陷在自己的世界里,或工作,或家庭,或学业。大事、小事,累累的事;急事、缓事,种种的事。在繁忙的巨大旋涡中,我们无法掌握心灵的航向;在堵塞的日子里,我们难以见到生命的鲜活。

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把我们从生活的旋涡中抽拔出来,清晰地观照自身的生命状态;我们需要不断地补光,才能在灰色的岁月底色中,见到更多美好的生命影像。

我想说,阅读,就是这抽拔力量的来源;阅读,就是这份生命的补光。

用阅读给生命补光,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宽度。

文字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文学作品,可以把我们带向远方。

读一首小诗,是心灵的片刻漫步,可以享受那惊鸿一瞥的美丽;看一则短文美篇,是驾一叶小舟,三五分钟,便一览两岸风光;读一本好书,便是上了一艘巨轮,到不同的人生长河中远行。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看《平凡的世界》时,不知哭昏了多少夜晚,又哭醒了多少白天。我跟随孙少平,下地务农,出门打工,在他的贫穷中贫穷,在他的奋进中奋进;我喜欢田晓霞,单纯着她的单纯,善良着她的善良,也在她的死亡中去死亡!是的,我在文字中跋山涉水,替每一个主人公活了一辈子,身历累累时光。当我最终从书中抬起头来,发现我自安然,天地静好,多么庆幸!该珍惜的还来得及珍惜,该努力的还来得及努力!

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就是打开我们的心灵,放飞想象的翅膀,去经历与体悟不同的人生。我用一个月看《狼图腾》,写了半个笔记本的感思;我用三个月看龙应台的繁体版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记了满满一个笔记本;我用四年看李莽的《屋顶下的天空》,把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从出版前看到出版后(现在即将改编成电影),看了不下十遍,融入敘事学、文体学、哲学、美学等写了上十万字的读后感。我是刘亮程村庄的常客,明白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我也时常到梭罗的瓦尔登湖去转转,与他一起看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木心一定要离我枕边最近,他那么庞大,只有梦才载得动;朱成玉那温暖的文字适宜带在路上,随时可以熨平心情的皱褶……

在文字的辉光补给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宽度,在这个更大更丰富的世界中收获一片辽阔的风景。

用阅读给生命补光,可以认识到思想的深度。

生命的成长,会长久地处在孤独与黑暗中,阅读,是最好的照亮,也是最好的陪伴。在不断地阅读中,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亲人,从他们深刻的思想中收获强大的力量。

正如曹文轩教授说的,“看一本书,就等于接收了一个人一辈子的财富;读了十个人的书,就相当于从十个人那里接收到他们的财富”。尤其是阅读一些杰出者的书信、谈话录与传记,从那些带着体温的文字里,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生命历程,从他们思想的脚步里提取力量。

一本深情的《傅雷家书》,被我看了又看,我既感叹傅聪的幸运,也感慨自己的幸运,借来一种父爱填补生命里的空白。一本薄薄的《卡夫卡传记》,被我读了又读,感受诗性的悲悯情怀与思想的力量,身体那么孱弱的卡夫卡为我们提供的却是健硕的精神果实。一本《歌德对话录》,被我研究了又研究,我穿越时空与爱克尔曼一起接受点化。

那本《曾国藩家书》,何以毛泽东推崇,蒋介石推崇,梁启超也备加推崇?!我相信,他们一定在那家书中见到了智慧之光,并获得生命的烛照与能量的补给!

我们是需要有这样一本书,作为生命的陪伴。它可能与学习无关,与考试无关,却与我们的生命有关,是我们精神的亲人。我们反复读,三遍,五遍,读了多年还在读,还想读,就像一位挚友不离不弃。

一个人,能遇到这本书,是幸运的。没有遇到,就在阅读的路上去寻找。知音在路上,行走者,才有志同道合者。

我们要学会从传记类、书信类、日记类等书中去与生命中的那本终生阅读的书相遇,和精神偶像生活在一起,感受他们的思想光芒,让灰色的日子焕发出光彩!

用阅读给生命补光,可以见到精神的高度。

我是谁?这短暂又渺小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这样忙这样累值得吗?……

总会有一些问题把我们带向迷惘的沙漠,无边无际。阅读,能让我们看到希望的绿洲。

我们是幸运的,内有老庄,成为我们精神的骨骼;外有孔孟,是我们行为的圭臬。这样,个体的自我与社会的自我都有了一种安全的归属。我们的幸运还在于拥有陶渊明为我们构建的共同的精神家园,拥有苏子那样豁达超然的心境,拥有诗风词韵的绝妙风景……

怎么交朋友?孔子告诉我们三交三不交,友直、友谅、友多闻,益友交;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友不交。

怎样看待生死?王羲之强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死生亦大矣,活就活出意义来。

怎样看待功名?老子告诉我们功成身退,天之道,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教我们懂得进退,明白放下,学会华丽转身。

常以圣人为师,以大师为伴,他们的精神高度,可以提升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学会不卑不亢,做到不迷不惑,让我们清朗的心空,高挂一轮皎皎明月。

我常想,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认识自己的文化祖宗,不携带民族的文化符号,我们精神的基因就容易发生变异。最终,我们会失去文化身份的认同,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者。

用阅读给生命补光,就是要见到撑起我们华夏文明的擎天柱,连接圣人的精神气场,引发生命的深度律动,为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底座。有眼界,才有境界!

有人说35岁之前的相貌是父母给的,35岁以后的相貌是自己修来的。这份学识修养,阅读自然不可或缺。

有人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这一流的生命化妆,自然也离不开阅读。

阅读,是给生命补光,让这份光在我们生命中发生化学反应。我想,这反应是思考,是领悟,是化为自身的血液流淌,滋养出一个崭新的我。不做情感的穷人,不做思想的矮子,不做精神的侏儒!

坚持阅读,坚持给生命补光,让我们见到生命最美的模样!

猜你喜欢

补光化妆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全自动节能补光台灯的设计与实现
给语言“化妆”
海南省 补光技术提火龙果产量
化妆
监控系统冗余补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日光温室利用反光幕增温补光技术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