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分析

2018-07-25周艳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餐后安全性胰岛素

周艳杰

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1]。在我国目前治疗糖尿病所使用的药物中,胰岛素是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药物,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并且在保障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较快的促进患者糖尿病病情的缓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时候常常会联合别的药物进行治疗[2],因此,加强胰岛素使用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及家属均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41~74岁,平均(62.25±1.12)岁,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40~72岁,平均(62.16±1.14)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症状等方面的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酌患者身体情况及血糖水平进行降糖药物治疗。其中包括运动治疗法、相关知识宣讲、健康知识普及、饮食注意事项、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次0.2 U/kg。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等。用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来表达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区间;有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相对有所下降;无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小,甚至出现血糖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比较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mmol/L)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恶心2例,占比12.5%;头痛2例,占比12.5%;低血糖4例,占比2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共计8例,占比50%。对照组低血糖2例,占比12.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共计2例,占比12.5%。对比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χ2=5.236 4,P=0.022 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3],部分患者仅通过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不理想,且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因此在近些年来胰岛素成为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4],但是胰岛素在治疗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缺陷,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低血糖、体质量增加、血糖控制不稳定等情况[5-7],因此,应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用药安全性宣教工作,提升患者与家属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擅自改变胰岛素用药剂量、注射时间及注射方式等问题,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8]。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综上所述,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在临床应用方面需加强患者糖尿病治疗及胰岛素应用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餐后安全性胰岛素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