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8-07-24李桃美吴永江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厌学研究

李桃美 吴永江

摘 要 为了有效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本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希望有效分析能够为初中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厌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52-01

厌学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抵制厌恶的心理,往往表现学生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学习学不进去,更甚至害怕学习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和老师唱反调,破坏教学秩序,从而对他人和自身都产生恶劣的影响。究其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有很多,基于此下面对其进行具体研究。

一、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中的失误。比如:教育指导思想存在问题,素质教育的字样只是在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汇报材料中作为教育的一种修饰词而已。客观事实表明,升学率仍然是学校的生命线,升学率决定学校的声望,影响学校的生源,因此说部分农村初中应试教育抓的还是很实,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填鸭式”地满堂灌,结果使学生学习不感兴趣。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是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因素,导致教师强迫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再加上有些学生基础差,在频繁的考试中失败,在学习中不能得到肯定,没有获得成功感。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又差,“二课活动”少,这些都可能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滋长。

(二)农村家庭教育滞后,方式不当。有些父母只重视分数,不懂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一心想自己的孩子考试得高分,将来有出息,就强迫孩子超负荷的学习,使学生学习过度疲劳,没有游戏的时间,长期下来就厌烦学习。有的父母对他们生活现状感到不满,想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过上理想生活,找一个好工作,硬逼着孩子学习,不给孩子应有的欢乐和自由,造成孩子厭学。此外,还有一些父母无知,谈不上家庭教育和影响,一些学生无长远成长目标,生活懒散,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直至发展到厌学、辍学。

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纠正对策

(一)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厌学情绪是农村初中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负面学习情绪。为积极应对这一问题,农村初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学习进步、学习积极性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于信心。因此,为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信心的树立,即通过对成功机会的有效创设、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措施有助于学生受到尊重需要的满足,从而能够促使自身更加积极、主动、自信地投入学习之中,从而改善厌学情绪。

(二)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其次,农村初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农活的兴趣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在动力源泉,从而有助于其厌学情绪的改善。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优先注意某些兴趣点,并集中注意、认真积极地向着目标努力。此种心理动机在学习方面表现为学生能够对学习中的兴趣部分进行深入、持续、认真且心无旁骛地思考与探索。这种动机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反向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应对此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三)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农村初中教师应当让教学方法灵活化、针对化,使其契合学生的求知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艺术方面颇下功夫。先进教学手段、科学教学方式等均有利于教学艺术的升华。此外,教师还应当怀着满腔热情关心学生,让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得以展现,从而提升其学习的信心。

(四)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作为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成人,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农村初中教师应当争取家长配合学校教育,让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环境熏陶学生的思想、减轻学生负担,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的厌学情绪逐步消失,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抗压能力,真正让教育的目的从应试转变为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建立良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教师较为喜欢,则其在此学科考试中获取较好成绩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应当建立良好、和谐、民主的师生环境,让学生的感受促进其学习的能动性,让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动力源泉。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不失为改善学生厌学情绪的良好途径。

(六)成功强化,引起注意。成功强化首先在于成功机会的创设。教师应当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中充分进行自我表现。为给学生创设成功情境,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学习信心,从而改善厌学情绪。同时,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参照标准,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并形成自我认同感,以此促进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良好的奖励机制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对其进行及时奖励,让学生感受到充分的认可。其次,教师应当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将具有新奇性、形象性、变化性的事物引入课堂,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以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厌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对于学生厌学,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针锋相对。要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尊重与爱,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接受学校 教育与引导,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高虎龙.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厌学原因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227-228.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厌学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