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探究

2018-07-24周良红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周良红

摘 要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小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起点,同样也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具有双重的作用。所以,针对数学这门复杂的生活学科,教师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思考能力。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制定新概念的教学方案,推动学生进行全面性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40-01

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数学学科逻辑思维性较强的特点进行明确,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而为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的事与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于某一些事物的好奇心却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而小学数学需要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对很多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难以攻克的难题,这也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困境。为此,教师应当寻找解决的办法,反思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的技巧,并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找寻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对于数学方面的教学,除了教师的辅导以外,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目标,了解教师的定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必须要依靠自身的思考能力,才能改善自己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应当让学生了解学习不是为学而学,是对知识的探究,真理的追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这样,才能从理论上纠正学生对学习的错误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二、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的培养方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学生为主,构建自由学习的氛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和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显得沉闷、枯燥,其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主,制定合理地教学計划,通过学生的自主发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而且,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以和谐的氛围诱导独立思考。学生的独立思考离不开相应的思考空间,或者说,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环境与氛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石。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师生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不对等的,教师垄断了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学生仅仅是教师的倾听者以及知识的接受者而已,自主思考的空间极为狭小,很多时候,教师虽然要求学生思考,但并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且过于压抑的课堂氛围也削弱了学生的思考欲望。对此,教师要从调整师生关系的角度着手,以民主的氛围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关系是教学实践中最为主要的矛盾关系,教师要彻底转变以往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不平等、不协调现象,重塑一种以包容、交流为核心的师生关系,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大胆质疑、提问,这对于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提升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三)以有趣的案例调动独立思考。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趋势,对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案例、数学问题不胜枚举,巧妙地运用这些生活资源,既可以消除学生与数学知识间的隔膜,又能够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就以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教学为例,负数作为一个新的知识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早已接触过,只是习焉不察罢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负数,教师可以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数案例,比如冬天的时候,天气经常零下好几度,这里的零下其实就是负数。

(四)以巧妙的问题启发独立思考。问题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兄弟,问题是思考的源头,只有具备了相关的问题,学生才有了思考的着力点。因此,问题教学法也就成为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材教学实际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

(五)以中肯的评价深化独立思考。教学评价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活动的深化、发展与完善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一直以来,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地位与作用都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此,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环节中,要以中肯的评价来深化学生的独立思考。传统的评价多为结果性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思考结果,这其实不具科学性,教师要转而采用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以评价来纠正学生思考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好评价手段的激励与纠偏作用。

三、结束语

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及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班级学生所呈现的不同学习能力,进而针对性地制定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案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7):84-85.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培养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