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象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24吴万琴

读写算 2018年33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

吴万琴

摘 要 抽象思维从小学生思维特点出发,创造出弥补小学生思维缺陷的教学方式。为培养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人才,本文针对数学抽象思维培养从几个方面做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3-0117-01

抽象思维在数学思维教学中,灵活运用数学抽象,增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它在教学中有灵活、多变、联想、想象等特点,教师为了可以有效解决小学生思维漏洞,提出锻炼式教学法。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安排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适当的抽象思維运用,锻炼思维,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主要的是学会思考

(一)注重引导,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主要动力。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水平的提高,一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才行。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我国的文化学习和数学学习融合到一起,让学生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唯有不断地进取,奋发学习,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感受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个必备工具。

(二)注意夯实“双基”,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于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知识,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做题的过程中,关注对于学生思考問题的思维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才能正确地将试题解答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注重对学生的双基培养,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于数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去学好这门功课。

二、抽象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抽象思维属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思维要素,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整体思维成长。

第一,抽象思维是学生思考的创新来源,提供了学生思维成长的创新需要。抽象的东西无定型,适合与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结合,在教学中使用,中和教学中的刻板气息,避免学生思维被教学硬化。数学学习必须要有创新性,因为它是思维提高的必须前提,如果学生思维没有创新性,那么必然无法得到新的知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停滞不前,这对小学生学习非常不利。在学习中,没有新的知识来源,学习便在一直不断反复着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在趣味上,就落下了抽象思维一部分,学生在发散抽象思维时,总是出现一些化不合理为合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抽象思维带给学生与日常数学学习不一样的思维体验,更能灵活地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抽象思维提供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独立自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发展方向之一,强大的学习能力,需要有强大的思维支撑。只有抽象思维的思维强大,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知识,因为思维跟不上,导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对学生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脱节,每一次的学习脱节,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很多努力才能弥补起来。抽象思维是学生思维中属于强大的一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在抽象思维加持下,小学生解决思维缺陷问题,用不同寻常的思考方式,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设计连续性学习活动,指向数学抽象素养生成

从小学生角度分析,他们尽管掌握很多数学知识,但是他们没有独立性,也没有养成归纳、概括的能力,即使有也比较低,尤其小学生变得越来越沉默,不会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展示给大家,往往是他们看到了什么,就会把自己想到说出来。所以,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指导学生思考,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计一些连续性的学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生成。另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以人教版数学教材的重点为依据,同时结合小学生的情况来设计,这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老师积极有效地引导,让他们掌握新学习的知识内容。

四、提升所提问题的固有功能的实现程度

(一)问题梯度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问题合理分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培养,也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层次均很单一,基于此,老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即“最近发展区”,进而促进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

(二)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当老师在设置一些数学问题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到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出有效地思考问题的时间,再者,老师所设置的这些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相互之间讨论后,得出正确答案。老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情况的把握就不会失误。

(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的评价。老师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后,学生根据所提的问题做出答案,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针对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也不能进行批评,要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让他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正確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便不会使回答错误的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遇到问题可以积极地进行思考,也能够发表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关键的作用。老师应该把不足的原因及时说明下;再有,针对那些不动大脑去思考这些问题的学生,因为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应想办法让这些学生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虞阿英.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论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几点做法及思考[J].高考,2017(12):105.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