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2018-07-24李雅瑞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学生

李雅瑞

摘 要:目前厌学问题既制约着学校发展,又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预防厌学情绪,消除厌学心理,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面临的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同时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学生;厌学原因;矫正策略

《教育大词典》中厌学是指“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指厌倦、厌烦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厌学是一种对学习厌烦的心理状态。通过前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认为学生的厌学可以界定为学生普遍对学校课堂、教科书、课内外作业、学校生活及家庭作业的一种抵触、拒绝和排斥状态。

一、初中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1.家庭原因

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强迫孩子学外语、背诗词、弹钢琴和参加各种补习班等等,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动辄严厉惩罚,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对学习产生反感,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等原因,对孩子缺少关爱,从而使其性格孤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2.学校原因

教师“厌教”,课堂没趣味,学生受影响对学习无兴趣。教师态度不端正、不民主、甚至盛气凌人,使学生厌烦,进而不愿听他上课,厌学这一学科;教学内容不丰富,讲课照本宣科,听了收获不大,听着没劲;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管你愿不愿听,讲了就算;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越大,厌学心理越重。

3.学生原因

儿童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对学习的期望过高,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唯恐成绩下降。对考试和平时的学习信心不足,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自卑心理严重。

4.社会原因

社会转型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近几年出现的一些落后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

二、初中学生厌学的矫治策略

首先,学校教育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办学行为。通过教师培训、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引领、青蓝工程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學生的文化生活,用活动促使学生热爱学校、关注学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民主、平等、积极合作,努力为课堂上的交往创造和谐的心理气氛。实施“人格教育”,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师应改变过去的观念:将“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强制你学习”改为“你不会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其次,教师育人方面:教师要用自身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发展,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新育人理念,不以成绩论英雄,树立良好的班风,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转化厌学学生的思想,点亮学生前行的明灯。

再次,学生努力方面:老师对待学生就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借助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业负担,鼓动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正确地定位自己,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效应。

最后,家庭配合方面:家长必须懂得语言赞美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要借力发力,充分利用好家长委员会的育人功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家校共建,通过提高家长的素质,通过家长培训学校,鼓励家长向书本学、向优秀的家长学、向孩子学、向生活学、与学生一起成长,用模范家长的言行和科学的家教手段影响学生,力争使学生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中,从而使其能以阳光的心态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去。

总之,厌学是当今教育者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不懈地努力,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都有他闪光的一面。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我坚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定会在一路汗水中收获精彩的教育人生。定会使陇原大地上的教育花朵争奇斗艳。我将永远走在教育的路上。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岳麓书社,2005.

[2]朱永新.教育文集: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4.

[3]韩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美]路易斯·科佐林诺.心理咨询师的14堂必修课[M].黄志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第二批“金钥匙”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义务教育均衡背景下初中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治对策”。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