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2018-07-24吴豪羽
吴豪羽
摘要: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而恰恰是这样的突然发生的事件,通常会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这类事件也被各新闻媒体作为报道的重点。本文阐述了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探讨了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关键词:电视媒体;突发事件;报道
正确认识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意义,可以在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主动,使我们的报道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群众。但突发事件不是报道的全部,要正确处理好突发事件报道同日常社会报道的关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突发事件报道的意义
(一)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维护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们当前社会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还有利益的格局,应当说都是在变化之中。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当中,社会的思想意识也是非常复杂、多元化的。另外从经济生活当中现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还不时出现,所以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应当是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有直接影响的。如果舆论上把握不好、引导不好,群众就有可能对个别人的意见转嫁到党和政府的身上、转嫁到改革开放上,也是败坏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所以这种突发事件需要把握好度。
(二)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有了互联网、手机,从传播方式来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传播的途径也更加多样化。庞大的网民群体和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成为突发事件扩散、传播的客观条件,给它的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另外从传播的特性来说,网络传播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比较少,因为现在一个地方发生的突发事件只要一上网,全球同步第一时间就都可以知道,这是过去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发生的突发事件,上网就可能全都知道了。另外加上互联网的传播具有直观、形象、通俗、大众化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也成为了现在网络传播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往往是好多事情一呼百应,一个局部性的事件就能够很快的波及全国,甚至传到国外。这个说明现在网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說在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应当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
二、电视媒体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一)正确认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近年来的突发事件较多,规模较大,定格在我们记忆中的是一幕幕的触目惊心:矿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伊春空难、日本大地震……这些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力各不相同,受众的关注度非常高。舆论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引导最为关键。在事件中媒体介入的时机非常重要,要重视受众的知情权。
其实,天灾也好,人祸也罢,都不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所独有的,事情发生了,关键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去解决,当然也包括媒体的态度。在众多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发挥声情并茂的优势,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已成为电视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倘若主流媒体不发出声音,而被一些不严谨的报道,甚至是别有用心的媒体抓住大做文章,很可能扭曲事实真相,给事件的处理带来消极影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突发事件的特征导致了公众更为急切地需求及时、全面和真实的信息,因此,更要求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必须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与传播价值。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媒体客观、公正、准确、及时传递信息尤其重要,特别是受众偏听偏信、负面效应逐步放大之前,新闻的镜头就应该及时把受众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运用媒体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达到取得好效果。
(二)准确报道突发事件
1.抓住时机,把握主动性
突发事件报道时,要抓住时机,要通过追问和反思,通过高频率的追踪报道,把握宣传的主动权,让主题先行,充分体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使新闻报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报道,必须从大局出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突发事件报道要主动及时,正确引导舆论。要有利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
2.积极协调,树立大局意识
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需要准确掌握政策要求,详细了解事态发展,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树立大局意识,做到为“政府帮忙而不添乱、为百姓解忧而不浇油”。顾全大局、严格纪律,及时请示有关工作,及时与相关媒体沟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组织广大编采人员以专业的视角展现新闻,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新闻,以执著的心灵编辑新闻。
3.真实客观,如实报道有关情况
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如果宣传不当,报道失实,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要深入突发事件现场,真实客观,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采访,用画面语言、群众语言说话,做到真实客观。 做到了报道及时、准确,后续报道及时跟进,多层次深度补充和发掘,使整个报道脉络清晰,既迎合了公众获得知情权的心理,又体现了主流媒体意识。
4.精心策划,做好深度报道
做好典型宣传。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总会出现一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并升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因此媒体应该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从“三贴近”入手,把舆论监督时时与关注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当主角,摸准脉络,顺应民意,接触热点,解决难点 ,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形成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其中系统谋划、加强统筹协调、集聚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和整体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束语
对突发事件报道,一定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原则,充分考虑事件的敏感性、复杂性和报道后的社会影响,能否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好突发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事件本身的解决,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新闻记者要冷静处理,帮忙不添乱、热点不增温,有利于大局、有利于改革、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稳定。由于突发事件突如其来、难以预料,这也对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一个挑战。首先,新闻记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突发事件因其特殊的时效性,一旦公布于众,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因此,新闻记者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人情新闻”、“有偿新闻”。同时,记者要用真诚的人道精神关注灾难,而不应恶意炒作,随意捏造新闻。要全面真实报道真相,谴责肇事者,同情关爱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