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2018-07-24梅童俊

新课程·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美育渗透

梅童俊

摘 要:中学化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进行美育渗透,要通过美育来促进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渗透;美育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是在教学中仅仅在知识技能上打圈圈,化学就显得枯燥乏味。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心情愉悦,其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予美、寓教于乐,在教授学生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通过渗透美育来促进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那么,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改变传统美育观念,树立化学审美意识

我国现代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认为,审美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审美主体要有一颗能领略美感的心;二是审美对象也要具有美感。作为审美对象的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有一颗领略化学美感的心,即要树立审美意识。而要树立审美意识,必须增强美育观念。目前我国美育的观念还很薄弱,大多数人认为美育是艺术教育的事,从属于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诚然音乐、美术教育是属于美育范畴的,但美育的范畴绝不仅仅是这两科教育,它还有更广泛的内涵。我们中学老师要更新自身美育观念,站在时代对教育要求的高度去认识美育的作用。只有我们化学老师的观念转变了,才可能有意识地展示化学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欣赏化学中的美,让学生逐步树立化学审美意识。

二、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老师应提高自身的美育素养,以美的素质来感染学生。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门艺术,而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教学艺术的结晶,教学艺术的美体现着教师的素质,它包括教师的形象美、语言美、实验操作美、板书美、教案设计美、教态美、节奏美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展现出高雅的风度、亲切的态度、优美的语言、端庄的举止,这些都是无声的教育,会产生强烈的美育效果,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点缀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诗歌,既可把知识讲述得活灵活现,又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神情怡然,思维豁然开敞,学习兴趣高涨。常有人说:“听一堂好课便是一次美的享受。”教师以身为范,以言传教,这样产生的美育效果是深远而长久的。

三、注重化学实驗教学,重视化学实验之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本中也占有较大的篇幅,可见,实验对化学的意义非同一般。通过实验可以从各个角度获得审美体验,既有化学药品、化学实验仪器及其装备的直观美,又有实验操作的动态美,既有实验中化学反应现象的五彩缤纷之美,又有实验装置设计与实验原理设计的和谐严谨之美。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要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美丽之处,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挖掘教材美育素材,提高化学学习效用

化学中美的内容异常丰富,如晶莹华贵的金刚石给人以美的享受;五彩绚丽的霓虹灯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元素周期律体现了高度的完美和谐之美等。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优美的内容,充分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欣赏化学中的新奇、和谐之美。在这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用会大大提高。

在许多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挖掘这些素材,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受到哲理的熏陶和对人生的思考。例如,氧化还原规律包含着辩证统一的观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寓意人生要不断除旧创新才能向上攀登;天平恰似一位公正无私的法官,左右权衡、执法如山;漏斗像弥勒佛,似能容尽天下事;而氢气泡却似一狂徒,自顾飘然、玩火自焚……在这些具有美的丰富内容里,处处折射出人生的意义,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美育的最大特点是以美怡人,以情感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升华。化学史上有众多为人称颂的化学家,如居里夫人、诺贝尔、门捷列夫、侯德榜……他们崇高的人格,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不计名利、热爱祖国的坦荡胸怀,无一不令人肃然起敬。化学史是一部瑰丽壮美的史诗,从生命力学说到尿素合成,从凯库勒的设想到现代结构化学,从三素组、六元素表、八音律到周期表……每一种元素的发现,每一个化学规律的确认,无一不是一首美妙的史诗。教材中介绍了许多化学家和化学史的内容,教学时,生动地介绍这些人物和事迹,既可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又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1]余连祥.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2-11.

[2]安红钢,周玉炳.化学教学美育观初探[J].教育探索,2001(2).

[3]胡志刚.化学审美心理探秘[J].化学教育,2001(10).

[4]马腾飞.美育与化学教学[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注:本文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题《丰子恺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TER2014-006)的研究论文。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美育渗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美育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