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018-07-24袁立怡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良好习惯家校

袁立怡

中图分类号: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254-01

好习惯是一点一滴养成的,心理学家说过,26天养成好习惯,坚持91天之后就会终身不变。

通过对学生习惯现状的调查(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学生中存在的几大不良习惯(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学习不刻苦鉆研,常常被动学习;自律、自理能力差,不能主动约束自己;依附性强等)。

1.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将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阶梯。所以在新生家长会的时候,我就跟家长们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所以在教师做出努力的同时,必须有家长的配合,不能给不良习惯的产生留有漏洞。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我们提倡“家校合作”。

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现阶段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小学一、二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时的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这时期的良好习惯是比较容易培养的。这学期的学生就像一张还未书画过的白纸,向师性也特别强,此时培养良好习惯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1 学校加强行为规范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规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会去自觉地遵守,因此我们首先抓好规范建设和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特点、依据学生行为表现的现状,整合学生在校生活涉及的主要领域,规划制定了《广州市番禺区红郡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细则》。该细则立足于文明礼仪、班级纪律、课间活动、大课间集会、环境卫生、放学离校等方面,构建了学校对学生较为全面的规范管理要求。为了使细则的内容逐步完善、体现校本特色,我们边实践边调整,至今为止已对其进行了三次切合实际而又必需的修改。

2.2 提升家长的素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是哪些原因导致我校学生行为习惯整体水平较差,我们一直在寻求问题的根源。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调查,我们采集了多种资源和信息,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习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在家里表现出来的习惯如何,家长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提升家长的素质、优化家长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实践中的又一尝试。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参与活动积极,也都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许多家长在反馈中对学校花费如此精力抓好养成教育表示了支持和赞赏,也表示一定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3 研究制定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习惯,既要有硬性的制度要求,也少不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创建班级文化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我校教师集思广益,让孩子们自己为班级起班名,订班训,明目标,又从卫生、学习、行为等方面确立了目标印制成标语张贴在教室墙上,如: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你我心灵;每天前进一小步,成功路上一大步;静则善思,思则生慧。浓浓的氛围让学生行为更自主、自觉。

2.4 和谐班级、和谐家庭的发展过程。

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采用行动跟踪研究的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及家庭的发展变化,向着“和谐”的目标看齐。展开个案跟踪研究,让学生在矫正中转变不良行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转变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更是不易。在学校里,有一部分孩子的陋习根深蒂固,光靠单纯的规范学习、活动参与是难以奏效。其实这些孩子的本性也是求真向美的,他们也渴望进步、也期待成功,只是因为种种的原因导致了他们发展的如此状态却一时难以改变。在实践中,我们关注到了这部分孩子,并积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对他们进行个案跟踪矫正研究,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

2.5 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为了促使学生初步养成的习惯得到巩固,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主要有:(1)循序渐进.反复磨炼。凡事“欲速则不达”,培养良好的习惯更是如此。况且,有些孩子在学龄前已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要纠正起来也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培养良好习惯的复杂性、艰巨性,重视逐步培养良好习惯的操作过程,针对学生实际制定阶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切不可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得其道,并反复磨练。如果没有长期的磨练,不良的习惯难以改掉,良好的习惯也不能达到彻底的自觉的境界。一定要督促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不断的磨炼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2)严加要求,多加鼓励。改变不良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斗争过程,良好习惯养成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与不良习惯作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是教师跟学生商定确保养成过程正常进行的若干制度,然后付诸实施,确保每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3)加强检查,强化评比。我们成立了检查评比小组,每天由教师带队,分别对学生日常行为、纪律、卫生、出操等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处理,由评比小组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每周班级流动红旗、学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挂勾。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良好习惯家校
家校距离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