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2018-07-24张红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学前教育中职

摘要:学前教育的职业能力是幼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是其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在职业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适应能力等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懂教育、高素质、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001-01

1.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

1.1 人文与基本素养不强。

现代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问题,一方面,眼光高、要求高,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能力并不强,不能够胜任具有高难度的工作,职业要求与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之间不协调。毕业生的职业目标不强,职业感与使命感不强,在工作中缺乏奉献精神,对待儿童没有耐心,教学水平不高。还有的毕业生文化基础不好,没有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1.2 教学专业技能不强。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专业技能不强,在教学设计、组织等方面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目前,要满足学前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要具有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还要有所专长,这样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要求。但是目前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什么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1 专业与文化素养并重。

专业技能主要指弹、唱、说、画、跳五项技能,为幼儿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理应给学生安排足够的训练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针对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可以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创建工作导向的课堂教学情境,建立幼儿园模拟教室,训练学生的带班组织能力、上课实际操作能力及突发事件的调控应变能力。二是针对幼儿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侧重训练某方面的技能。如美术課以色彩水粉画、线描画、蜡笔画、水彩画等为主;音乐课以音乐游戏、律动为主;数学课以区分图形、分类、按物点数、一一对应、大小比对、数的组成与分解等为主。五大领域的教材教法应以设计教案、试教为主,并兼个案分析研究。

幼教专业实施课改,就要以改革文化课教学为突破口,对症下药,一改教学导向,合理安排课时,端正师生认识,改“重技能轻文化”为“技能与文化并重”;二改教学方式,文化课教师也需贴近专业,走进幼儿园,改“闭门教学”为“开门办学”,了解学生专业能力的需要,做到“文化课为专业学习服务”。这样,“校园接轨、学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才得以形成。

2.2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场所。学校围绕如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开展了基础文化及专业技能技巧等学科展示课活动,以点促面,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引导教师研究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1)更新课程教材。

我们选择课程教材,首先要选择具有时代发展性、前瞻性和代表性的教材。教材涵盖的内容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最前沿的内容,以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将国家的法规纳入课程体系当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前教育法规,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具有高水平职业能力的准职业人。

(2)增设人文课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中职学校不重视人文学科课程的现象,增设了人文学科的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应知应会知识》《礼仪与人生》等,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教材应用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以生动的事迹感染和熏陶每个学生。

(3)增加活动设计类课程。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学校办学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活动设计类课程,让学生通过模拟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方式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状态。增加了实训课程的课时,保证充分地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入园体验性学习,感受园所的文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等活动等,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2.3 加强学前专业学生的实训。

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学生的管理与保育能力发展不足,最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无法进行实践,学生不能再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实施幼儿管理和保育,也就无从获得此项职业能力。因此,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上岗即到位、多岗位速迁移、发展有潜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学校应改变传统的学前教育实习,特别是顶岗实习中只安排幼儿园教师这一单一岗位的实习模式,而要求学生在全程化、阶梯式、零距离接轨的职业能力训练活动中,在做强幼儿园教师岗位实习的原则下,拓展保育员、育婴师、0~3岁儿童早期教育以及学前教育各种培训机构的儿童美术、语言、舞蹈以及学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实训。这种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专业群多岗位的实训活动,能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的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就能使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呈阶梯性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红.如何增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J].江苏教育,2016(4).

[2] 任玫卿.从专业认同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6).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学前教育中职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