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方法策略

2018-07-24袁阳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生关系

袁阳

摘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永远追求是不变的教学规律。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跟随新课改的指导理念来转变教学观念,视学生发展为教学之本,汲取有益的传统教学经验,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精心准备,调控出高效的教学过程,巧问诱思、精讲导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主动权,相信这样的课堂将活力四射。本文就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作了探讨。

关键词: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生关系;平等交流

中图分类号: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1-0184-01

1.将课堂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化学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将化学和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那么同学们会产生学有所用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化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学教学的开展。例如,当讲到"光纤的知识点"时,就要启发大家光纤已经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个方面?电话的使用与光纤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光纤电话还能不能正常使用?当讲到"冷冻剂"时,就要与冰箱空调结合起来,向大家提问冷冻剂中的哪种元素发挥了制冷的作用?是什么化学反应使制冷剂产生了氟氯昂,从而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层?当讲到"青霉素"时,就要与人们的疾病预防联系起来;在介绍"溶洞里的石笋等天然景象形成"时,要启发学生水垢是怎样形成的?要怎样处理?换一种自然条件还会不会产生水垢?等等相关问题。这种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教学"生石灰与水反应"这一内容时,拿出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生鸡蛋,告诉学生我们将在课堂上煮鸡蛋,学生带着疑惑与兴奋期待着接下来的实验演示。当学生看到生石灰遇水后逐渐变疏松,然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时,课堂气氛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最后再拨开鸡蛋,当学生见到煮熟的鸡蛋时,更增加疑惑,不禁会问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求知欲望,顺利地引入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

2.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平等交流

要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首先要缓和师生关系。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变化较大,敏感易怒,初三学生学习压力又大,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要留意学生的变化,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发生摩擦。这里笔者的建议是,与学生面对面,平等地交流问题。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教师不应自恃身份,一直以威严的面目对待学生,要主动亲近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了解学生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例如在一次课上,笔者提问硫酸铜、硫酸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学生积极地回答:Cu、Fe都是+2价。明显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但笔者并未直接指出错误,而是表扬了他积极回答问题的可贵,并让他先坐下,和大家一起写出这两个化学式,再重新标出化合价,并在黑板上写出CuSO4、Fe2(SO4)3、FeSO4,大家一起讨论各元素原子的化合价,再分别标出其中Cu和Fe的化合价,让大家都熟记这个知识点,淡化对那名学生错误答案的印象。这样既保护了那名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大家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3.通过微型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微型化学实验的引入是化学教育改革的新思潮,是在绿色化学思想下孕育出来的新理念,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良的新方法,以微型的仪器,用尽量少的试剂,以达到效果明显、准确、安全及防止污染的目的。微型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推进,体现了化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化学教育中推行微型化学实验,是解决实验仪器与试剂短缺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創新精神,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就学生而言,微型实验的仪器主要来自于生活中的废弃品,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制化学仪器。比如,把矿泉水瓶制作成洗瓶,用果冻壳代替小烧杯,用青霉素瓶制作微型酒精灯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来制作实验仪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化学的奇幻魅力与无穷乐趣。与此同时,微型化学实验虽然有着它的优越性,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局限性。诸如,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有所忽视,对于实验中的安全因素也考虑得并不全面。因此并非所有的实验都能用微型实验替代,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目的的不同进行筛选,将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铁生锈的条件"这一内容时,由于铁生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自主探究小实验。我提前两周就让学生按照课本中的内容制作好实验样品,然后放在教室里或是家里每天观察铁生锈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在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归纳出铁生锈的条件。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到了化学的趣味,同时也从这一简单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此外,实验探究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地引导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进行"CO2的倾倒"实验时,我让学生在倾倒的过程中利用玻璃片进行遮挡,同时放慢倾倒的速度。学生可以观察到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CO2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而且它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通过对这一实验操作过程的改进,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根据新疆地区学生的具体情况,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地教学,努力拉近化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要充分利用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化机械被动的学习为灵活主动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芳.走向发展性课堂评价[J].教学与研究,2017.02

[2]王敏之.浅谈几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2017.03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