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实践探索
2018-07-24瞿建国
摘 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问题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小学教育基础性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人文性教学以及搭建多渠道的学生人文实践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但在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协调、培养的针对性、人文性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文素质的测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5B-0118-02
小学教育既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基础教育,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今天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是明天小学教育人才的生力军、主力军,小学教育专业理应承担起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精神这一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人文素质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实践进行探索是现实的需要
笔者曾调查过33位教师,他们分别来自于11所学校,其中有21位是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大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教师对“人文”有一定理解,也能够指出课程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并且提出家长参与、重视读国学经典、主张引导学生参与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关小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建议。多数学校有意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开展了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活动,如设立读书日、倡导“读经典、读好书”、建设书香校园、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孝道)等,我们认为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大部分教师(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对“人文素质”理解不深(如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品质;是指在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培育有特色的人才;是文化程度等),甚至有些教师完全不知何为“人文素质”;部分教师自我评价和自身所储备的人文知识不够,对自身的人文素養信心不足;有教师对教学功能的认识以知识为主(如关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功能有的教师简单描述为“听,说,读,写”);也有提到学校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学生的成绩(有的教师反映其所在学校对学生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而教,家长也只是关心成绩);学校教育死板,即使有相关活动,却也表现出严重的形式主义。如此现实反映出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问题是现实的需要。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内容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归宿。因此,要想解答如何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问题,首先应该设计出一个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确立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我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小学教育教学人才”,明确表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目标之一。
2.调整课程计划。
为了符合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我们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彰显“文理艺兼修,形神貌俱炼”的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复合型的小教人才培养理念,体现课程设置的人文导向。具体包括:规定在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等每一类课程中至少选修1门课程,获得不少于8个学分,其中所有学生须修读2学分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在公修的基础上,要求依据个人特点选择性地加强对小学音乐实践能力、小学舞蹈实践能力、小学美术实践能力等课程的学习,修完对应的13学分;拓展学生对教育人文内涵的理解,设置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究和教育研究能力拓展项目等。
3.完善课程标准。
结合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在专业内对相关课程提出了完善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了要强调课程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意义。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是简单地强调能力,而是发展素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重视课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程蕴含的文化、价值判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的发展。如在艺术类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目的定位成为生活品质的提升服务,调整了过去相对较功利的、以艺术特长增强竞争力的思维。
(二)研讨人文性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开展人文性教学。人文性教学就是一种“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或者也可称之为一种指导思想。
1.提炼教材人文价值是人文性教学的基本要素。
教材是按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的知识技能体系,是供教学所用的资料。教材编排体现了人的精神活动,教材中必然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如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构成了劳动歌曲,生动地说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科学教育中所蕴含的实证与批判精神等,这是现代人所应该具备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提倡师生共同去分析教材,提炼出教材的人文价值,使其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去引导我们的教学。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人文性教学的基本情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者应有的人文情怀。“要形成人文素质上的通感,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允许和提倡独立思考……社会、教育不能代替个人的思考”。人文性教学必须承认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促成“成人”。有的学生离开了教材参考书,就挖掘不出教材的教育意义。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利用微格教室,采用说课、片段教学、听评课等方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讨论时间,多制造参与机会。
3.理解、鼓励、赏识是人文性教学的基本评价方式。
人文性教学要求教师去理解学生,并多运用鼓励、赏识的评价方式。只有理解才能获得尊重,鼓励、赏识的评价方式才更能激发出个体内在的动力机制,提升个人的自我抱负水平。“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有些老师教学严谨、认真,但由于采用了比较“挑剔”的评价方式,无法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好评,还让学生认为老师不“厚道”,缺乏人情味,甚至有的时候学生觉得他们的尊严受到了侵犯,造成价值感缺失,学习主动性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恶性循环。在缺少人文氛围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往往也会导致其今后在社会实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风险。
(三)搭建人文素质培养之实践体系
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需要经过个体的实践与体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构成一个人的综合的人文素质。从外化到内化来讲,个体人文素质形成首先是由感知到体悟到升华,我们认为至少包括三个层次:潜移默化、感同身受、反思升华。
1.营造潜移默化的校园人文氛围。
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营造一个能对學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人文氛围。具体的做法有:(1)布置人文环境,营造一个体现文化气息的生活空间,熏陶每一位生活在其中的人。(2)开设人文讲座、论坛,分享人文感受,设置院刊《师之源》、微信公众号等人文讨论的媒介窗口。(3)重视学生活动的人文导向,开展如蒙学艺术节、儿童文学课本剧创编大赛、心理情景剧编演等人文活动。
2.制造感同身受的体悟机会。
个体的人文意识往往是“体悟”的结果。在实践中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如“三下乡”、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锻炼学生,使其了解基础教育现状;利用义务支教社会实践团的形式,走进小学开展讲学,回馈社会,提高“为人”的责任心……近些年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全校乃至全省都得到了表彰。在学生管理服务中彰显人文关怀,如对学困生、贫困生进行有实质性、针对性的辅导,甚至专门为学生设立了爱心基金。这些举措让学生获得了感同身受的机会,在人文的关怀与被关怀中获得人文的力量。
3.建设反思与情感升华的平台。
如何将学生的各种体验、体会上升到自身素质结构中稳定的部分,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利于促进他们反思、情感得到升华的平台。我们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和学习相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将个人的心得体会凝聚成文字,分享到院刊《师之源》和微信公众号或向新闻媒体投稿。在学生的稿件中我们发现了学生身上浓浓的人文意识,如“激烈角逐,关注自我”的活动参与态度,“品儿童文学,绎经典剧本”的文化向往,“在剧中折射人生,看他们冲破重重心墙”的生命体悟等。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实践探索展望
实践证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关于基础教育的认识与相关责任感得到了加强,挖掘教材人文价值的认知和能力得到了提升,甚至学院的人文氛围也有所改观,学工活动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如何协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
修订后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的表述和要求更鲜明,但要防止矫枉过偏,要处理好小教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避免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二)如何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针对性
实践探索中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和其他大学生在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区分不够,对小学教育专业本身特性的研究有待加强,应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针对性。
(三)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性教学能力
强化人文性教学意识,以及在学校培养和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性教学能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如何测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
评价和考核能够给我们的教育实践行为提供一些重要的反馈信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进行测评吗?怎么去测评?这也许是目前关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共感困惑的问题。
基金项目:怀化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32)。
参考文献:
[1]王静悦.试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0).
[2]瞿建国.关于人文性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5,(4).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