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探索
2018-07-24郭凤鹏秦建国
郭凤鹏 秦建国
摘 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针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农牧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5B-0011-02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牧区教育教学与城市的教育教学在差距上呈现了逐渐拉大的趋势,探求改良农村牧区的教育现状,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牧区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飞速的发展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发展只重视外在的形式,不注重内涵的实际发展;城里学校日趋拥挤,农村牧区学校逐渐落后,一些年轻的、有实力的教师涌向城市,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与教育的不公平发展这样的问题便凸显出来。作为农村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较为复杂的环境,选择好教育发展的突破点,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确立农村牧区教育的发展目标
只有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能真正地融入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真正的教育要让教育遵循其发展规律,要促进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促进农村牧区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转变,关键在于理念的引领。抓好农村教师的思想理念的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地区的实际条件,建立长效机制、师资补充与发展。搞好师资特殊群体关爱机制,抓住“全面薄改”的大好机遇,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标准化的建设,建设教育信息化,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力争在以乡镇一级的中心学校全面普及好教育信息化,并且有效地向其所属教学点深入推进,让农村牧区的孩子们充分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三、农村牧区教育的发展措施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地域实际,探索出一条自我改革、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追求教育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现实情况结合传统理念中可行性的东西,有机地组合成精准、特色的良好的教育发展路子。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队伍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我们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努力去做。
第一,突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给农村牧区的教育发展树立一个鲜明的精神引领。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影响力、感召力。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老师以及社会上的人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各个部门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最终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人。要敢于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这样,其育人功能就会事半功倍地显现出来。
第二,将高效课堂建设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点。课堂是教育发展的主阵地,教育的重心在教学,教学的阵地在课堂。我们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有教育理念更新了、改变了,教育的效果才会好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要实现高效课堂,就要抓好教研教改,督促教师敢于在课堂教学上去改,把新理念大胆地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上,不断总结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偏差的原因多是由于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研究不足造成的,这必然影响了其课堂驾驭能力。教师要练习教育机智,及时应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并且能够就新问题引发出潜在的教育资源,这就是教师的灵活性。
同时,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以期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好的课堂教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所有学生都在课堂上有进步、有收获、有成就感。教师与学生在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老师与学生的气氛融洽、关系和谐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好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这一点是我们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三,发挥书香校园建设对学校内涵发展的作用。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也一定是一个能够让全校师生享受到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的园地。把农村学校各个角落都建设的充满书香气息。改变当前教育的功利性、虚妄性,一个很有效的措施就是倡导师生读书,让我们全体师生都与好书为伴,俗话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督促教师多读书,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加强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利用,使校园成为师生喜爱的书香校园,精神乐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广大师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第四,利用好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内涵发展的载体。课程是学校教育特色的标志。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的课程资源,不能光有呆板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使学生能体验到特色,这样,教育便既有了共性也有了个性,学生也从盲目的服从变成了学习成长的自主性,学校就会充满活力。因此,要敢于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发良好的课程资源,丰富的拓展,给课程注入生动活泼、多彩多姿的内涵。
第五,留住农村教育教学人才,避免其流失。要达到城乡教育均衡,师资的均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改善农村牧区学校的硬环境,达到留住教育人才、吸引师资力量的效果。只有良好的办公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健康的娱乐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节制农村牧区的师资向城里流动。也要为农村牧区的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有成就感、获得感,促使其安心在农村牧区扎根,给他们成长的空间,校长在管理理念上应该树立“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增加对这一群体的评优选先、评职晋级的名额,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农村牧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政府也要给予一定政策引导,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以及非师范类有志于农村牧区教育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牧区学校工作,充实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力量。
第六,加强师资水平的培养、提高。大体上看,年轻且有活力的教师涌向了城镇,农村留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年纪大、观念旧的中老教师群体,如何促使他们尽快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适应现代的教育现状,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成了刻不容缓而又漫长的任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下,农村牧区获得了很大的益处,起码在教育媒体上,有了先进的电化教育教学物资,比如,班班通——白板等信息技术设备的普及,乡镇级的中心学校可以与所属教学点进行同频互动等,这是十几年前、几十年前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东西。这些高科技教育产品的有效使用,迫在眉睫。因此,培养中老教师尽快学习信息技术,使之很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意义不言而喻。
第七,切合本地区的实际,抓好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工作,全面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可以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把学校工作划定为不同的岗位,制定公平、公正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从而激励教师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使得教师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大家都会有成就感、获得感。
四、结束语
教育工作者要放眼长远,只要对教育、对学生注入深厚的感情,只要我们盯紧目标以抓铁有痕的决心坚持干下去,肯定会有效的解决现今农村牧区小学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促进农村牧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松.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
[2]刘志敏.浅谈如何提高農村小学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