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2018-07-24李慧敏
李慧敏
摘 要:一直以来,高校虽然致力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工作,但是时效性不强,依然存在着制约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问题,这不仅是高校进行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基于“社会时弊、家庭过失、学校缺陷、个人弱点”四个维度,对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帮助高校理清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思路,提高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自我意识,从而创新大学生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大学生道德建设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建设;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5B-0026-03
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于高校建设系统化、一体化的道德建设体系将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虽然受到重视,但在进行过程中依然面临着种种困难,这一问题的形成不具有单一性,而是受社会大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在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存在片面化、非系统化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长远发展以及建立系统化、一体化的道德建设体系。因此,高校既需要在现有的大学生道德建设体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就当前大学生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便增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时效性,也需要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道德建设体系,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更新自身的道德价值观,避免道德建设体系的碎片化。
一、社会时弊
(一)功利主义盛行化
德育适应一定的社会要求,为一定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服务。德育既需要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即德育具有超前性,可以引领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而道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跟上经济的发展要求,出现了很多道德失范现象,这有悖于经济发展的表象。特别是在逐渐加深和国际的交流之后,西方的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碰撞,影响了现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实践方式。
西方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道德价值观特别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这与我国注重社会价值、整体利益是不同的。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将“礼”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西方更偏重“利”,甚至提出了“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这种价值观的渗透对我国的道德价值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人们的功利主义趋向更加强烈。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竞争等这些在市场发展中常规的原则也在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长期处于这样的思维方式之下,会使人们产生拜金等思想。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在高校的滋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抉择,使得大学生行事可能会偏离正确的道德价值轨道,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可能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社会行为从众化
在城市化加快的过程中,需要人们的道德水平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然而当今社会,道德冷漠已经成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尤其是当社会出现“老人跌倒扶不扶”等类似的现象时,人们多数只是围观,既缺乏信任,又怕承担后果,而正是人们所做出的这种道德冷漠行为给社会的风气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很多人会跟从社会风气,对此类事件也采取围观等道德冷漠的态度,以避免承担责任。
教育是需要环境的。总体而言,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环境和氛围都是积极良好的。可是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关于道德冷漠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使得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表现也是敢言不敢为。其次,受网络传播的影响,即网络对践行道德行为感受不合理对待的报道和传播以及网络信息化的加快,使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判断上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对别人缺乏同情心,难以形成对他人的道德情感,造就了很多大学生因为担心后果而采取和社会上某些人一致的处理方式——道德冷漠。再加上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还不稳定,没有形成成熟的道德信仰,行事缺乏一定的判断依据和原则,更不能坚定地持守住自身的道德理念。因此,当大学生在面临这一道德判断时,当大学生受到社会的消极影响后,因怕承担相应后果而怯于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跟从社会上的风气,在面临某些道德抉择时,也可能会采取围观等态度,放弃践行道德行为。因此,高校在进行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不对这一现象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进行完善,就容易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出现困惑,跟从社会风气,致使践行道德行为无法落到实处。
二、家庭过失
(一) 实施权威教育
在我国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父母凭借着自身的权威地位来对孩子进行强势教育的现象,往往以自己非理性的权威来断定行为的正确性,形成不平等的教育,这种非理性的权威教育使得孩子很难尊重父母,而且会使孩子产生压抑的情绪,孩子在表面上会顺从父母的意愿,但实际上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难以表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出属于自己的合理决定。同时他们也可能会以父母的教育来塑造自身的价值观,并将权威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或事。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中小学中,很多校园暴力事件等失范行为的频频发生值得父母去反思教育的方式。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需要树立一定的威信,但是树立威信并不等于进行权威教育,而是要做到恩慈相济、恩威并重。幼年时期往往是塑造孩子性格的最佳时机,父母在教育时要强调理性和威信,给予孩子智慧的教导,而不是施加压力,逼迫孩子服从。实施权威教育是父母的非理性的行为和教导,不能从根本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或改变孩子的坏习惯,反而会使其滋生厌恶情绪,对孩子的性格以及人格的发展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久而久之,父母的权威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孩子在道德情感上有所缺失,不能正确地理解父母的关心和教导,这样反而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造成缺陷。
(二)进行功利教育
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化思想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享受主义等思想的渗透,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财富和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父母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些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有形无形地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道德的美和善的标准在于:人是否具有用理智来克制欲望的能力。”正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道德水平影响着孩子的道德水准,也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但是从小接触这种功利的教育会使得孩子在面对事情或者诱惑时难以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一心想达成自己的目的,导致孩子行为出现偏差,慢慢地孩子只会变得贪心,为人处世越来越功利化。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之下,中小学为了提高升学率、父母为了孩子出人头地,导致教育带有严重的功利色彩。在这种教育思想之下成长的孩子不仅容易缺失对教育的兴趣,而且容易导致道德价值观的偏差。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地进行纠正和指导,可能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因此,在他们进入大学后,如果他们依然以功利的思想和态度来为人处世,就会难以适应高校正在进行的大学生道德建设,也会导致大学生在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只过分关注个人利益。这种狭隘的教育观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大学生、高校甚至社会都是十分危险的。
三、学校缺陷
(一)道德课程形同虚设
在目前的高校发展中,对德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注重科学教育多于人文教育,注重智育远远高于德育,尤其是疏忽了对于大学生的精神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格上是不完整的。因此,片面的教育也制约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建设。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发展,离不开课程的设置,而高校道德课程的设置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上,但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流于形式,使得该课形同虚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由于是公共必修课,所以很多老师和学生都相对不重视这门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授课形式化比较严重。再加上在实际的教学中,这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教学,晦涩难懂,且与社会的实际不接轨,再加上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老师只是停留在单方面的灌输,致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情感上就很难引起共鸣。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形同虚设,既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知识,也不能启发大学生理解关于该课程的理念和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建设难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内化收效甚微,从某一层面上讲,也失去了设置该课程的意义。因此,道德课程形同虚设,不能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出力,导致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时效性较差。
(二)道德实践寥寥无几
高校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智育的发展,重视专业教育的教授,对于道德建设的投入和重视相对较少,因此相关的道德实践机会也是寥寥无几,学生在道德教育上难以践行知行合一的原则。高校大学生道德建设属于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对于大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大学期间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脱离了实践,脱离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实现道德建设的效果,也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
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再加上高校提供的关于道德实践的机会寥寥无几,就使得大学生对于道德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刻,难以借助活动来体验和感受道德情感,明白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价值,难以形成清晰的道德认知,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实现大学生在道德建设上的成长。此外,如果高校道德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并不密切,甚至不与社会接轨,就会使得大学生的体验、认知发展不全面,难以在实践和团体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解决方式和经验。只有在多次的实践经验中,大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游刃有余地处理道德问题,作出理性的道德抉择,形成关于自身的道德态度和原则。
四、个人弱点
(一)自律能力不完善
如果道德建设找不到主导的线索,找不到正确评价的最高标准,那么道德自身就会受到各式各样的破坏。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道德抉择,但是我们要明确,所做的决定不是为了自己,不是出于自己,而是出于道德,否则就自己而言,道德是不能长久站立得住的。因此,需要坚持纯粹的道德原则,而非与经验混淆,这就对大学生在道德上的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再加上自身实践机会较少,导致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还不成熟,对事情的认识以及看法比较单一化、表面化和情绪化,在面对道德抉择时,没有固定的行事判断标准和依据,不能坚定自己的选择,或者不清楚自身的选择,造成自身的自律能力较差。表现在道德方面就是道德意志能力差,没有形成善良意志,即所做的事,所达到的目标是出于自身善的意愿,而非他人期望的善。因此,大学生在面对道德抉择时,由于自律能力不完善,往往不能坚定地作出正确的选择,总是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导致抉择的错误。所以,高校的大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在意志上形成强烈的意识,秉持道德理性,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坚定地坚守道德准则,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 道德信仰不清晰
道德是与信仰结合为一体的,它本身包含着信仰。它客观地要求人们必须确立对道德的信仰,并将道德之善作为自己终极的價值追求。将人作为主体,道德作为客体,这就要求大学生主体与道德这一客体并行互动,来形成道德信仰,实现道德之善这一终极目标。
道德信仰,实质是对道德最高精神的追求。而随着社会各种思潮的涌入,客观上造成了人们信仰的混乱,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行事缺乏坚定果断的判断标准。大学生作为深受社会影响的一个群体,在大学期间,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对于事情的判断没有固定的判断标准和原则,而外来思想的影响更是为大学生的判断提供了多种选择,出现了多元的价值判断准则,于是,就造成了大学生在道德信仰上的困惑甚至是迷茫的现象。虽然中国一直以来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没有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完善的道德信仰体系,很多人仍处于道德信仰不清晰的状态,不能将道德视为一种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所以,很多大学生的行事为人不能饱含道德情感,无法践行合理的道德行为。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道德建设过程中,有义务帮助大学生确立清晰的道德信仰体系,使其在道德实践中不断丰满德性,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成就自我的道德理想。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约翰·洛克.家庭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
[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