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研究生教育二级学院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8-07-24董万鹏何建丽卢庆华刘淑梅张莹
董万鹏 何建丽 卢庆华 刘淑梅 张莹
摘要:针对新工科研究生教育,提出建立持续改进的多样化培养模式,转变面向研究型人才的精英教育为贴近科研成果转化实践的工程教育,以创新培养制度保障为基础,加强专业学科方向及育人平台的多样化,培养工程协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研究生教育;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37-02
一、前言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基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1],宣扬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等七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另一方面,随着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报考人数超过了170万,这对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资力量、科研平台以及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持续探索及改善新工科平台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实践教育,成为每一位研究生导师和机构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命题[2]。
二、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及培养现状
工科研究生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3],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生力军;鉴于工科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特点,只有建立起不断完善的多样化培养模式才能使这支队伍持续发挥出应有的科研力量。
学位条例[4]规定:针对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能力;博士学位获得者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此可见,我们党和国家要求在工科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研究生具有一定水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学科知识,而且更加突出地需要具有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科学与技术实验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这就形成了工科研究生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领域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在新工科教育建设中,对其可能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新、更严、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以内,以面向研究型人才的精英教育为主,而且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10%的高年增长率转向了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换档期,其内在本质为宏观经济背景下经济结构重大调整即供给侧新经济模式的兴起以及周边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市场的自我完善与自发调节已在我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起着首要性作用,对人才需求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既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发展的转变,特别是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出口已由以往的国家委派模式转向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主。加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在工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三、工科研究生協同培养模式
基于前文所述,结合当前发展新工科的历史机遇,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协同培养新模式,切实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创新特点,强化学科专业方向及育人平台的多样化,培养工程协同创新意识,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改进及完善制度保障。依据学校现有规章制度,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章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市属高校章程核准书第2号)、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沪工程教〔2015〕53号),构建了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并规范了一系列相关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如《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关于审议教学重大事项的实施办法》、《材料工程学院教案、讲稿基本规范》、《材料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同时针对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如招生录取、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科研学术交流、创新项目与暑期学校等方面分别修订或起草了实施细则,务求做到在不低于学校要求的前提下,体现本学科专业特色,切实可行,完全满足过程管理、检查与持续改进等要求。
2.强化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基于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团队的通力合作,分层次厘清了新工科特点和当前新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以本专业学科方向的科学发展前沿或最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将培养创新思维的学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作为新工科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育人核心,持续改进以适应并引导新工科所需要的高层次的专业创新人才。其中,尤为突出和明显的是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导师们经年累月的教诲,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认知素质的培养形成至关重要,在为人品德、专业学识、言行操守等方面都耳濡目染。与此同时,导师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阅历积累如专业知识、行业经验以及科研组织能力等都可以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石。
3.拓展学科方向的多样化。新工科研究生教育,无论是针对创新思维的学术教育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教育,都离不开学科方向上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培养创新型工科人才是新工科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出发基点,也是学科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国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使中国学生能受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教育。
学科作为学术共同体的载体,是一个传递既有知识,分析并批判现有知识,同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组织[2]。当前,随着学科专业高度分化和大学学科组织的日益拓展,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由多年的发展趋势逐渐演变成为了近年来的常态发展。传统学科方向呈现出既有人类知识体系过于分散的“孤岛化”倾向,已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因此,学科方向的选择与凝练需要决策者洞悉和瞄准当前的学科发展前沿,勇于打破既有学科间的重重壁垒,在学科交叉多样化中探索并寻求新的知识体系和学术领域。
4.构建多样化的协同培养平台。新工科、新经济发展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个人素养和能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研究生培養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和验证能力,而是能够推动已有或是可能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在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凸显出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与行业及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是完善和推进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途径之一。
切实有效地转变传统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不仅仅需要依靠工科高校自身的追求和努力,还需要在工科高校自身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条件、有步骤地引入第三方的资源,以弥补现有高校存在的诸如教育经费短缺、实验设备陈旧等等不足。同时,高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人才和科研优势来加强与第三方的协同科研攻关,从而形成“多赢”局面。为此,在对新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在生产实践、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具有特长或一定优势的企业纳入新工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来,利用企业创新面向市场第一线的及时性,为工科研究生提供第二个培养阶段的实践机会。
四、结束语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六问”中首次提出“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改善并优化校内外协同育人组织模式,通过建立多学科跨平台交融的新型机构、产业学院等方式,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优选且汇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多方优质资源,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平台,这正是本文提倡并遵循之途。
参考文献:
[1]王庆环.新工科发展形成建设行动路线考[N/OL].光明日报,2017-04-11(01).
[2]徐慢.论大学学科方向凝练的战略谋划[J].大学(研究版),2014,(4):17-20.
[3]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N/OL].(2015-10-20).https://grawww.nju.edu.cn/31/01/c1038a1254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