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学课程教学与改革

2018-07-24符裕红冷枫洪春英彭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态学改革教学

符裕红 冷枫 洪春英 彭琴

摘要:以生态学课程为基础,叙述了生态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了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并依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说明了相应的改革方向和做法。旨在为生态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加强同行的交流与探讨,更好地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服务。

关键词:生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204-02

一、前言

当前世界面临三大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与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增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口号[1],十三五的规划等,均推动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步伐。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生态问题突显,需进一步加快综合治理的进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显得格外重要。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资源利用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系统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进步[3],均离不开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生态学教学也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4],并与毗邻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的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农学、林学等相关专业均开设了生态学课程,涉及面广[5],且在教学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直观理解,同时影响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为适应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生态学教学中,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适时适当的改革均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以生态学课程教学为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与同行交流、分享,促进本学科的教学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与更新

近年来,世界各国均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已将其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建设四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6];面临这样的机遇与挑战,生态学的教学目标必将进行调整和改革;长期以来,生态学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在知识面和实践上受限于专业课程,且重理论轻实践、重应用轻基础等现象尤为突出[3];故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學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此,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构建、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其中,综合能力包括情感、知识、实践、应用、科研、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情感能力价值观和适应变化的心态调整能力,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增强有效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优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首先,传统生态学主要从经典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涉及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学科内容;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现代生态学内容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均在不断扩展,融入了分子生物学和全球生态学,范围面广、内容丰富,重点部分突出、难点不易掌握。其次,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在教学与实践应用结合环节很难体现。再次,在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和教师个人的专业背景差异,有的内容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实施。

(一)完善教学内容

基于各组织层次的章节内容,除基础的重点知识体系外,理论知识的选择还需适应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和地方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去留;克服和创造有利的条件,逐步加强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构建,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二)推进实践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除理论知识的讲授,还需进一步推进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并加强与科学研究的结合;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辅助教学的有效循环模式。由于是师范类的生物科学专业,故实验部分主要结合中学实验联合开展;实践部分主要针对野外实习的形式开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深入专题研讨

结合学科发展和地方特色,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加深对知识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同时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科研动态,增进对学科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7],全面提升学科教学、建设、科研、应用的实践和实效性。

四、教学方法与改进

课程教学改革须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原有的教授为主的单一模式,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合理利用图片、视频、文献、案例、科研、专题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增加师生互动,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督促学生预习,并对重点、难点部分加强练习和辅导,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五、考核方式与完善

考核方式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效的最好方式,故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更为适合;平时成绩主要从预习、作业、练习、考勤等方面来体现;实验成绩评定包括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探究等方面[8];实践方面主要包括实习内容、方法、报告、小论文等方面;测验包括阶段性测验和期末测验,阶段性测验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各阶段所学章节内容的学习程度,期末测验主要以闭卷形式重点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从而适时调整相关环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田迅,王聪.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7(30):327-328,332.

[2]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张昊,陈士超,李治国,等.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134-135,138.

[4]王磊,王鹏程,张清德.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9):233-235.

[5]胡刚,张忠华.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3,(5):52-53.

[6]马明,杜红霞,王定勇.生态学教学改革方式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9):219-224.

[7]刘方明,李丽,李修平,等.生态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4,8(16):54-55.

[8]何斌.浅议《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J].教改创新,2013,(2):65-66.

猜你喜欢

生态学改革教学
改革之路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探讨
改革创新(二)
论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瞧,那些改革推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