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写作如何做到有效结合

2018-07-24胡大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课外阅读课文

胡大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师公认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是把阅读和写作这两个内容分开讲授,使得它们各自孤立地存在着。只有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那么,怎样使写作教学与课堂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呢?

一、取法于课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每篇课文当成习作的范例。

1.从课题入手教谋篇布局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习新课文时教师应该围绕课题提问题,通过审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中学会审题立意,了解文章的中心和选材,感悟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详略及过渡衔接的,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领悟写好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

如在讲课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老师让你写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你准备怎么写?学生在交流写作对象的时候,有些学生说写写家乡的夹河公园,有学生说写写暑假游览过的名山大川……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教师接着问:在这篇文章中你准备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选取哪些内容?有学生说,我想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我先写景区的位置,再写有哪些美丽的风景,以及游玩的感受;还有的学生说,我准备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重点介绍哪些风光。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写作思路,非常好,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写的,他在选材上、表达方式上和我们有哪些不同。”

就这样,在学习课文一开始,就将阅读课文写作指导紧密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把握好中心,在选材上能做到为中心服务。

2.从文本讲授中学写作方法

“学谋篇布局”教给学生的是“写什么”,可“怎么写”也是学生头疼的问题。

我认为,与其对学生大谈什么凤头、猪肚、豹尾这些抽象的技巧,还不如让学生就着自己所学的课本来评价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然后教师再进行有意识的指导总结,可以更快地将这类写作技巧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怎么做”和“做什么”。这些具有动态性质的做法,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技能的训练与促进技能的形成。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在习作之路上行走的灯塔,那么,课本就是学生的一根根拐杖。文本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作文素材,教师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后回顾学习开始时自己对课文题目的审题、立意、选材,想一想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值得肯定,在表达方法上哪些还需要多向作者学习。就这样,在一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不仅能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也能够解决“如何写”的难题。

3.在课堂练笔中小试牛刀

巴金说,只有写,才会写。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仿写、续写等方面的训练。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1)课文补白。给有些意犹未尽的课文进行想象补白。

(2)仿写。让学生用心品味,然后去具体仿写几句,或是一段,或是一个短篇。

仿写什么呢?可以巧用标点仿写。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往往让读者语有未尽之意,引起读者遐想的空间。比如《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静、清、绿这个特点时,用的分号,可以让学生用上这样的标点符号,写出一段文字,描述出事物的特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进行了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训练,一举多得。

还可以选取名段仿写。名家名篇名段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他们加以仿写。如《故乡》一课中有两处关于闰土外貌的描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描写身边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只写特征,不写人名,然后集体读评,让全班同学猜猜写的是谁。这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学会了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外貌描写的方法。

还有的课文写作方法有特色,比如有的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表现人物特点;有的课文行文结构有特点,比如,有的是总分结构,有的是分总结构;还有的课文在素材的布局上可谓匠心独运,比如有的平铺直叙,有的却是一波三折……这些都为我们进行片断甚至篇章的练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得益于课外

不阅读,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选进教材的文章固然是精华中的精华,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仅从课本中汲取习作的知识远远不够。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学生在作文时才能够尽情表达。

在课外阅读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时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两节课上,学生可以看自己从家带的课外书,可以从班级图书角进行借阅,也可以到学校的图书室进行借阅。不仅如此,我还为学生读一些自己从微信上看到的美文、时事评论等。每个月我们还举行“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全班同读一本书,举行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久而久之,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量的课外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词汇,陶冶了情操,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写作方法,使阅读与写作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只要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進,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就会齐头并进。

★作者通联: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课外阅读课文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画一画,写一写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