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坚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以贵州苗族、布依族大学生为例

2018-07-24

安顺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布依族苗族人格

(1、2、3.安顺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安顺561000)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独有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会自然地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并体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从中学阶段步入大学阶段,每名大学新生不仅要面对巨大的环境变化,同时又处于自身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即由青春期晚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的适应,是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面对和完成的任务,是每个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的必要准备。而良好的社会适应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味着个体有效追求并达到目的而不违反社会规范,不侵犯人际关系,而失败的适应则会导致心理障碍。

坚韧性人格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Kobasa就开始对Hardiness进行研究,将坚韧人格定义为一组能够帮助人们管理应激的态度、信念和行为的特质。具有该特质的个体,经常能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面对不利或艰苦情况,表现出较强的预见和控制能力,能够保护个体免受应激的伤害,在环境适应中具有重大作用[1]。学校适应是指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在学校愉快舒适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2]。包括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学业适应、情绪和自我适应等。在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诸多因素中,人格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以五大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卡特尔16pf问卷等为工具,研究发现人格因素是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因素之一[3][4][5]。近几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积极人格对学校适应的促进机制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任俊、叶浩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行为和外部环境适应是积极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积极人格又反过来影响环境适应[6]。积极人格的研究领域中,坚韧人格因与应激、健康联系紧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积极人格对学校适应的正向影响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关于积极人格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对二者之间的具体促进关系缺乏系统实证分析,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左右。本研究选择贵州省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苗族、布依族大学生为例,探讨坚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供参考。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抽取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3所学校大一苗族、布依族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1份,回收率93.4%;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95.0%。其中,苗族156(58.4%),布依族111人(41.6%);男生109人(40.8%),女生158人(59.2%);农村228人(85.4%),城镇39人(14.6%)。

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方晓义等编制,包括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7个因子,共60个条目。量表采用5级计分,从1=“不同意”选1,到5=“同意”,部分条目经过反向计分,分数越高,适应水平越高。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7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0.82之间,总量表为0.93。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所有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在0.45 以上,各因子的累积解释率均超过了42%。

中国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卢国华和梁宝勇编制,包括韧性、投入、控制和挑战4个因子,共27个条目。采用4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4=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人格坚韧性程度越好。问卷4个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0.80之间,全量表0.910。重测信度在0.89~0.92,全量表0.92。

(2)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

将随机抽样获取的调查对象分别在各校进行集中,进行团体施测。研究者主持每次测查,统一指导语。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差异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结果

1.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的发展特征

统计分析发现(表1),苗族、布依族大学生择业适应得分最高(3.54),其次是自我适应(3.53),满意度得分最低(2.85);除满意度得分低于理论中值3,学校适应其他6个因子均稍高于理论中值3,说明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坚韧人格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挑战、韧性、投入和控制,均稍高于理论中值2.5,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1 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和 坚韧人格发展特征(n=267)

2.苗族、布依族大学生人口学变量在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得分比较

分析发现(表2),除满意度因子,不同性别的苗族学生在学校适应6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苗族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坚韧人格4个因子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苗族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布依族学生,挑战因子男女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其他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男学生群体,苗族男生与布依族男生在人际适应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苗族男生人际适应得分高于布依族男生,其他差异不显著。女学生群体,苗族女生和布依族女生在校园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控制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布依族女生得分高于苗族女生。其他差异不显著。

3.不同居住地的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在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得分比较

差异分析发现(表3),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在校园适应和择业适应有显著差异,城镇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

表2 苗族、布依族大学生人口学变量在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得分比较

(注:t1苗族性别比较, t2布依族性别比较, t3苗族、布依族男性比较, t4苗族、布依族女性比较。)

表3 同居住地的苗族、布依族大学生 在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得分比较

4.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的关系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存在较紧密的联系,相关在0.246~0.706之间。满意度与坚韧人格4因子相关稍低,均低于0.35;其他相关均在0.50以上。所有相关均为显著正相关。

为进一步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坚韧人格4个因子为自变量、学校适应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方法采用逐步筛选。最后控制、挑战和投入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和回归方程的显著检验发现,t和F均显著,回归方程成立。控制、挑战和投入对学校适应方差有较高的解释率,为56.9%,其中控制对学校适应的解释率最高,为48.6%。Beta均为正值,表明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表4 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的回归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1.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的发展现状

学校适应方面,苗族、布依族大学生满意度得分最低,其他6个因子得分均稍高于理论中值3,表明他们的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与巢东蕊[7]研究结果类似。质性调研发现,大学新生之所以满意度不高,第一,源于不合理的大学预期,由于对大学充满了期待,把大学想象的比较美好,来到大学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会降低满意度。第二,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能够进入大学,在高中普遍学习成绩较好,自信心较高,多倾向于积极评价,但是同等级的学生来到同样的学校,比较中也会有差距,会使一部分学生滋生对学校和自己的不满意。第三,大学新生学业规划能力不足。考上大学后做什么,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也会降低满意度。

坚韧人格方面,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坚韧人格4个因子均稍高于理论中值2.5,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栗新[8]的研究一致。原因在于学生都经历了十多年的学习考试,尤其是高考的选拔,使他们在身体、心理、理论知识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和承受能力。

2.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在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的差异分析

差异分析表明,除满意度因子,苗族男女学生在学校适应6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苗族男生得分较高;苗族男女生坚韧人格4个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苗族是贵州省接受汉文化比较早的民族之一,与传统的汉族文化一样,他们也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旧习俗,男性很早就要进入社会,因此,适应能力强于女生。

布依族男女学生在挑战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其他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源于男女社会角色的差异。角色采择理论认为社会或家长会按照社会期望的要求去培养孩子,勇敢、上进、积极进取是社会对男性的普遍培养要求,而温柔善良等则是女性的典型特征。因此,男生挑战因子得分较高。 苗族男生与布依族男生在人际适应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苗族男生人际适应得分高于布依族男生。

苗族女生和布依族女生在校园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控制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布依族女生得分均高于苗族女生。对调研对象的分析发现,布依族女生中有62.7%的来自于文科学科,而苗族女生则有57.4%来自于理工学科。相比于理工学科,文科生学习活动外展性较强,注重综合训练,偏向于社交活动,这可能是导致差异的一个原因。

城镇学生在校园适应和择业适应上得分与农村学生有显著差异,城镇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与巢东蕊[7]研究结果一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由于发展的差异,不同的阶层或社会群体在文化资本的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相比于农村学生,出生于城镇的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多,他们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越多,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相对较高,因此他们在校园适应和择业适应方面得分较高。

3.苗族、布依族大学生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的关系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存在较紧密的联系,相关在0.246~0.706之间。回归分析表明,控制、挑战和投入3个因子是影响学校适应的主要预测变量,能较高地正向预测学校适应。高耀[4]、吴文峰[5]、董增云[9]和梁益梦[10]研究均发现,人格对学校适应有显著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些都验证了人格是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要促进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塑造他们的积极人格至关重要。首先,学校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入手。能使人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应对。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当代大学生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自持清高,他们容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瞬间倾注所有的激情,但稍遇挫折就会放弃,这些品质与社会对他们的期待极不相称。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优点积极发扬,不足正确看待并努力弥补。再次,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定好自己发展的目标,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有自身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自制能力,并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主动积极地去适应新环境,学会主动调整和培养自身心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磨炼意志,培养自信,既有利于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最后,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品质。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着“畏难”“怕吃苦”等问题,遇到困难时不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攻坚克难,而是知难而退,并给自己寻找合理的退缩理由;做事情缺乏恒心、信心和决心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能力训练、科研工作、军训、运动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结语

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坚韧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显示:苗族、布依族大一学生学校适应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坚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适应和坚韧人格存在较紧密的联系,要促进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就要塑造他们的积极人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定好自己发展的目标,并不断加强个人修养,主动积极地去适应新环境,经常参与社会实践,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全面的准备。

猜你喜欢

布依族苗族人格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布依族武术与跆拳道的关联研究①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