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有效发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8-07-23龚炯王红涛
龚炯 王红涛
2017年度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课题批准号【2017ZD192】
就学校教育而言,长期以来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时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文化成绩提升的多少,加之高考指挥棒的实际导向作用,我们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应对高考的升学压力上面去了,而恰恰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领域的素质教育,有时候甚至就是空白。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出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学校角色意识的增强,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素质教育,始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来做。就素质教育的内涵而言,有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那就是: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主体,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应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要让学校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学校应该积极的转变观念,从原来的单纯的知识培养型往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方面转化。未来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综合素质达标的人才,依照成绩高低论学生成败的单一评价模式应该转向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元化方向考量,将唯知识论转向更多的依据多元评价模式,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考成绩的高低应该只是一种引导的方向,不能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全部依据。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各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们也应该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入手,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
(2)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成立能够专门用来引导学生的团队和宣传机构。学校党支部和团委会可以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作为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我们应该以党员应有的觉悟和责任意识取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3)教育的界限的扩大化,让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拓展。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主席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都说明了单一的学校内部的教育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承是有一定局限的,让学生走出去,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会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带动作用,实践出真知,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注重对学生特质的研究,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采取针对的措施。我们要始终明确,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鲜活的生命体,有思想,有人格,由自主意识。认清学生状况,了解学生心里,我们做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当有人曾经对80后产生质疑的时候,是他们托起了时代的脊梁,面对饱受质疑的90后,甚至是00后,我们真的了解他们的潜力吗?毛主席說过,要注重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5)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扩大宣传的领域和力度。古人讲“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当今社会,酒既要香,也要注重宣传。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有益于学生,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情,更应当大胆的宣传动员,要让我们的学生知道,社会对于这样的事情是积极地,支持的,要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度,参与感,使命感,责任感。
(6)建立长期跟踪调查和反思机制,要让我们的工作在参与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工作中注重成效,注重实效。经验的累积会增加学生参与的效度,更能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人才,也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和志愿服务中全面提升个人的素质,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