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下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018-07-23白敬艳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现状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一条必需的发展之路。通过调研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的服装人才培养状况具体体现有6个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课程安排普遍落后于行业;实习基地形同虚设,顶岗实习也仅仅是形式;对于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企业与学校的融合教育不到位,缺乏长期合作共同教育的战略方针与政策;缺乏特色化的人才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的自我特色和优势;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服装人才培养;现状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将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产教融合的基础是“产”,“教”是为“产”服务的。“产”也必须与“教”融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随着目前服装行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服装设计、服装技术等职位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服装院校必须结合服装市场的需求与现状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

据调查,服装大省广东省近年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行业短缺技能型人才达40万人之多。专业技术工作的需求调查表明,近年来,服装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需求将会更多。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方面的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把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特性,就目前广东省等地的服装行业的高职院校在校师生、服装企业、服装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许多院校在现有情况下对“产教融合”的贯彻和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课程安排普遍落后于行业

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和课程门类的设置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技术课程的学时也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充分掌握技术知识,做不到熟能生巧。课程内容与行业目前所需的专业知识脱节,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率高的课程。有些院校设置的课程课时量也不能很好地配合课程内容的需求。根据服装专业的特殊性来适当地调整课时量,为更好地满足专业知识所需也是很有必要的。

2 实习基地形同虚设,顶岗实习也仅仅是形式

在高职院校大力主张校企合作的氛围下,许多院校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很多企业都被挂牌为学校的实习基地,但学生真正对这一实习基地的使用率非常低,调研结果显示大约不到10%。即使有些学生到企业,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并没有真正到岗位上实习。

许多院校奉行的顶岗实习课程也仅仅限于有单位接受实习即可,与自身专业的吻合度极低。有的学生甚至在学校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在实习期间担任的职务与服装专业毫无干系。

许多教师与学生反映,顶岗实习课程的设置大多在三年级,许多服装企业并不能接受学生边实习边回学校学习。企业自身也有其对员工的产能效益的要求,并不愿意真正付出,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岗位学习。

3 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

通过访谈调研,大多数学生仅对服装设计兴趣大,缺乏对其他服装工种的重要性的认知,对服装制版师、样衣工等工作没有兴趣。但实际上,服装制板师的工作举足轻重,他们的责任是将服装设计师的理念转化为可现实操作的服装样式。目前,行业的版师、样衣师等工种的专业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数是具有长期工作经验的师傅,非专业院校的制板师。他们多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累积,拥有的技能大多是师徒传授,也多是缝纫工出身,缺乏对设计、面料、美学等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掌握。目前,专业院校毕业的制板师不足10%,受过专业训练的不足6%,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专科出身的学生对此类工种却不屑一顾。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服装设计这一专业的设置都存在雷同性,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旨在培养服装设计人才,而实际上服装行业的从业工种是非常多样的,如服装制版师、服装样衣师、服装营销员等,都是目前行业内紧缺人才的工种。

4 企业与学校的融合教育不到位,缺乏长期合作共同教育的战略方针与政策

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服装企业展开多种形式的工作来共同培养人才。但现实问题很多,一是学校的办学硬件设施是很有限的,基础条件不足,培养的人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二是企业无利可图,长期合作对企业来说是拖累,所以很多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或者口头上,并不能建立一套长期的互惠互利的合作体系。三是政府出台的各种支持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相关的配套设施未能及时跟进,造成企业的利益无法有效实现。所以,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热情与积极配合度有限。

5 缺乏特色化的人才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自我特色和优势

某些高职院校的服装人才的培养没有侧重点,并不是所有的服装设计专业仅仅都培养服装设计师。各个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培养目标要有自我特色,有自身的优势和定位,服装设计师、服装制板师、服装营销、服饰品设计、服装陈列等方向都可以作为院校培养特色,细化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与目标。

6 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很多学生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并没有长远的打算与见地,只顾眼前的利益,而缺乏对自身工作的坚持。例如,服装制板师如“老中医”,越长久越有经验,自身的价值也越高。学生对此毫无认识,对自身从事的职业也缺乏工匠精神,缺乏忠诚度。这属于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许多高职院校几乎是不涉及的。学校在培养学生服装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对此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是根據当地服装行业的发展以及现有的条件进行。但宗旨还是积极响应产教融合,依托服装专业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形成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产学结合氛围,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白敬艳(1977—),女,山东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现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