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的艺术绘画风格及表现技法
2018-07-23邓锦环
摘 要:张大千是近代罕见的全能画家,他在山水、人物、花鸟等领域都成就卓著。而在他的花鸟作品中却以荷花居多。他喜欢画荷花,爱其性格和品性,认为:“中国画重笔墨,而荷花是用笔墨的基本功。”所以荷花的绘制一直贯穿着张大千的绘画生涯。他的荷花风格特点及技法的演变过程可以引用张育之的一句话来概括:“张大千画荷,早期多用没骨法,后来融合徐渭、石涛、八大等笔趣,作品更加潇洒脱俗;晚年喜爱泼墨泼彩,别有一番境界。”可以说他的泼墨泼彩荷花打破了当时花鸟绘画单纯水墨的泼墨表现形式,开启了花鸟水墨画的新方向,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为4个部分列举实例论述其泼墨泼彩荷花的艺术绘画风格及表现技法。其中主要阐述了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技法成熟时期的绘画风格与技法运用。
关键词:泼墨泼彩荷花;技法;风格
张大千画的荷花既有工笔,也有写意、没骨,更有泼墨泼彩的荷花。在他的花鸟绘画作品中以荷花居多,他喜爱荷花的性格和品性,认为:“中国画重笔墨,而荷花是用笔墨的基本功。”除此之外,荷花还与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荷花的绘制一直贯穿着张大千的绘画生涯。其中,他的泼墨泼彩荷花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另辟蹊径,打破了当时花鸟绘画单纯的水墨泼墨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张育之曾说:“張大千画荷,早期多用没骨法,后来融合徐渭、石涛、八大等笔趣,作品更加潇洒脱俗;晚年喜爱泼墨泼彩,别有一番境界。”足可以概括出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的风格及技法演变过程。
1 张大千早期荷花的绘画风格与表现技法
张大千早期的荷花是从明清诸家开始学习的。荷花的表现方法有很多,他比较喜欢用没骨的绘画方法来绘制荷花。最早开始主要受石涛、八大山人的影响,后来逐渐开始触及陈淳、徐渭等绘画风格。
张大千在《仿陈汝循花卉长卷》的跋中写道:“明季逸笔花卉,予最爱陈道复,其高胜处,虽石田翁,亦当避席。其稍后以徐青藤为巨擘。八大山人早岁致力于白阳,中年更刻意青藤,遂成一代宗师,良有以也。予画从白阳、青藤入手,晚明惟陈汝循为白阳正派,见辄临之。”可见张大千早期荷花的绘画风格与技巧受陈淳和石涛影响很深。他还曾在其提拔中说过“效八大为墨荷”,从他1927年藏于吉林省博物院馆的《荷花翠鸟图》可以看出:其荷叶和荷花枝干的姿态,几乎是仿八大山人的造型和笔法。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绘画风格与技法还处在早期的模仿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绘画技法与风格。
根据张大千早期的荷花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主要以表达“形”为主。更注重研究荷花的形的表现技法,对于一些表现细节的研究十分深入,他曾说过:“画花瓣尽可能用颜色,也不妨先用水墨点戳,然后略施浅色,觉更得精神些,白阳石涛常用这种方法的。荷花适合没骨,先用浅红色组成花型,再用嫩黄画花瓣内的莲蓬,跟着即添荷叶及荷干。叶先用大笔蘸淡花青扫出大体,等色干后,即用汁绿层层渲染。在筋络的空间,要留一道水线。荷干在画中最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画时从上而下,好像写大篆一般,要顿挫而有势,有亭亭玉立的风致……花瓣用较深的胭脂,再渲染一两次,再勾细线条,一曲一直,相间成纹;花须用粉黄或赭石都可。”根据这些细部的描述,再结合其同时期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分析出张大千在这一时期的绘画技法表现主要采用的是没骨和写意两种方法。足见张大千早期对荷花的绘制技法有着很深入的研究,也为他后来泼墨泼彩绘画技法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2 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风格与技法的初步形成
张大千早期的荷花吸收了陈淳、石涛、八大山人、恽南田等画家的技巧后,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1940年到1950年是张大千的荷花作品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
他一改石涛、八大山人的造形用笔,融入了南方水晕墨章的特质,加强荷叶的渲染,让画面呈现出更多的水墨逸趣,表现出荷花的苍润与雅致。他所画的荷花最高境界是笔墨酣畅,设色明丽,浑厚华滋,在劲挺中又带有一丝妩媚,“艳不伤雅,繁不逾静”。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1945年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大墨荷通景屏》四屏。此画构图庞大,整体包括花卉、水草、枝干、荷叶等。挥洒淋漓尽致,清新动人,气势浑厚。此作品标志着张大千的绘画已经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但在技巧上还是遵循古人的绘画技巧。
1950年张大千居印度大吉岭的时间潜心修画,所画的作品比较精细。如1950年张大千所绘的《墨荷》逐渐脱离了明清时期的绘画风格,他的荷花作品开始有了崇古之气。其之后的作品经过敦煌壁画唐风的熏陶,加上印度阿坚鞑壁画的影响,设色上开始有了转变,张大千的荷花作品不再是八大山人、石涛的狂放,而是典雅静心的浅绛设色墨荷。这类浅绛荷花无论花瓣、花叶、花干都用淡淡的颜料来涂染。整体显得清浅淡雅,融合没骨法和浅绛设色的技巧以及古典的双钩荷花之布局,追求一种疏影横斜、暗香涌动的幽深意境。
在这段探究泼墨泼彩荷花绘画风格形成时期,他比较注重绘画技巧的表现。既借鉴了石涛、八大山人的绘画笔法,又融入了古人的泼墨绘画方法,后来又结合了青绿的泼彩表现技法,并反复地在绘画实践中使其更加完善、成熟。可以说,1950年到1960年是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技法与风格的创新与形成阶段。
3 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技法成熟时期的风格
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形成后的绘画风格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泼墨荷花”阶段;二是“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阶段。
张大千在迁居八德园后,开始研究泼墨泼彩的绘画技法。1960年雅典、马德里展出的《大泼墨荷花通屏》,可以说是张大千将泼墨应用于写荷的首作。5年后即1965年加州画展展出的《大泼墨荷花》则已经展现了张大千从“泼墨荷花”转向“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
张大千之所以先有“大泼墨荷花”主要是因为其早年受八大山人、石涛的泼墨笔法影响。在运用这种技法后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逐渐酝酿出了“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后期张大千的“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的手法更加夸张,运笔更加圆融老辣,蘸墨更加饱满,作画的风格也越发豪爽、大气。1965年以后,“大青绿泼墨泼彩荷花”的风格已经非常成熟了。对此,张大千曾经对自己的泼墨泼彩荷花做过说明:“我并不是趁现代抽象的热闹,而只是画唐代王洽已经画过的泼墨。把墨泼下去,再用焦笔加以勾勒,使其得到无象之象。不过我在再画面上以工笔画上芦苇舍草木,使它接上中国画的意境。还有一种新的尝试是:一般用青绿,都是填上去的,我因为受到常州孟丽堂画花卉用青绿方法的启发,便在泼墨未干之时,也把青绿泼下,这是把墨和青绿融合起来一起使用,三十年前(约1938年),陈定山先生便劝我变,但变是要出于自然。在巴西有一次看‘阵头雨,忽然有所领悟,便画了一幅《山园骤雨天》,得到彼间沙龙的推重,所以便发张为最近创作方向。”
张大千的变法其实并不是只靠其突发的灵感,而是与其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不断尝试技法上的突破有关。张大千曾在《對谢家孝的谈话》中说:“我最近已能把石青,当作水墨那样运用自如,而且得心应手。这是我近来唯一自觉的进步。我很高兴,也很得意。”可见其对此技法的钻研并不只是满足在最初的“灵感”阶段,而是在反复试验中逐步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绘画技法。
4 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的技法运用
泼墨泼彩荷花的绘制技法是张大千独创的一套绘画技法。这种绘画技法对工具的运用是很讲究的。好的作品,一方面取决于画家本身的专业素养,而另一方面在于工具是否可以得心应手。张大千认为:作为一名画家,工具一定要合手。
张大千在毛笔的运用上,常常用羊毫大笔来绘制泼墨泼彩荷花。这种羊毫笔吸水性较好,可以充分包含墨与色,有利于泼墨泼彩时的运用。可以将叶的形态与墨色的变化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他在墨的运用上也是非常讲究的,据其弟子孙云生载,张大千生平最喜欢的墨是光绪十五年前所制作的古墨。除此之外,张大千还找日本人研发从原油中提炼出墨汁,即有层次丰富的特点,又有油烟墨的优点,颇为好用。这种墨用在泼墨泼彩荷花的绘制上既可以体现出荷叶丰富的层次,也可表现出作品厚重的笔墨意趣。
泼墨泼彩荷花的绘制在纸张的选择上是十分挑剔的。开始时他是托人或是自己亲自在外采买,经过实验最后选用的是日本纸,虽好用但并不十分称心。一是价格太贵,在进行泼墨泼彩实验的过程中会浪费很多;二是在笔墨渲染上仍有不足,他在谈到纸的选用中曾说过:“……日本纸颇有可用的,然墨色有染光,又是美中不足……”因此需要另寻替代品。后来发现国内的宣纸不合乎要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胶矾的厚度与处方上。市面上购买的熟纸,在工厂里做胶矾处理时,一般明矾加入的分量过多,容易造成纸面比较涩,下笔不顺畅,而泼墨泼彩的技法对于纸张的着色和着墨程度上需求很高,所以张大千开始自行调配胶矾水的处方,购买生宣之后,自己用胶矾加工处理,做成熟纸,以达到作泼墨泼彩作品的要求,方便绘画时使用。
张大千通过多次的绘制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泼墨泼彩荷花的绘制步骤。首先需要将纸打湿,然后施数道浅绛淡墨,随事先想好的画面布局将墨汁倒在纸上,用大羊豪笔依画面需要进行挥洒,挥洒的笔触要按荷叶的分布和结构来用笔,一笔一道以淡墨到浓墨、石青到石绿的顺序进行泼墨泼彩。要形成由浅入深、辗转交叠的空间变化。在张大千的泼墨泼彩荷花作品中,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看出他在绘画浓墨荷叶时采用的多是八大山人、石涛的用笔原则。在绘制荷花时先用淡墨勾勒好轮廓,然后进行泼墨泼彩,在泼墨的过程中需仔细留出花瓣的空间。最后画出荷花的细部,如莲蓬、花蕊、花须以及花瓣尖端的色彩变化。张大千绘制荷花的过程中,荷花一般都是最后画的,这样才不至于在绘画的过程中被墨趣遮掩,所以他画的泼墨泼彩荷花在颜色上都比较清丽、雅致。
张大千在表现技法上,是用深浅不同的墨色蘸足墨汁,用大羊豪按左右、换转、顿挫的方式挥洒,间杂赭石打底,上过石绿后等其干,后钩补轮廓,以渲染方法重叠3次,以消除生硬的笔触,让荷叶看起来更加柔和、厚重。之后用深绿或者浓墨勾勒叶脉,加强荷花的立体感。最后绘制嫩白、粉红的荷花,如此可使其显得更为自然夺目。
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荷花打破了其早期对荷花“形”的表现,开始重视“神”与“技法”相互融合。其晚年所绘的荷花更多是表达其内在的一种精神。在保有其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夸张地描绘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清雅的精神。如1978年所画的《泼彩荷花图》,其丰富的墨色层次与磅礴的笔触勾画出荷叶的厚重与华美,在对荷叶的表现上,已经脱离了其原有的形态,浓重的荷叶更加衬托出荷花的高洁与纯粹。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他在绘画表现上追求的是精神层面与绘画审美层面的意境。
张大千泼墨泼彩荷花开启了花鸟水墨画的新方向,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对后世的绘画也有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画坛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绝美的生命交集:孙云生与张大千[M].孙云生口述,朱介英执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大千,伏文彦.张大千画学精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邓锦环(198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书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