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项目化评价研究
2018-07-23赵仕奇杨艳石潘洋宇季进军
赵仕奇 杨艳石 潘洋宇 季进军
摘 要:对现有艺术设计类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寻找其评价的不足及改进之处。采用CIPP评价模式对艺术设计类课程的项目化教学采取“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全程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效果。运用实际项目开展艺术设计类教学,结合计算机设计表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展开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形成一套针对艺术设计类项目化教学的有效评价标准和模式,结合现有的项目化教学标准,构建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新评价标准。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评价;课程标准;项目化教学;CIPP评价模式
1 艺术设计教育中项目评价中的CIPP评价模式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的项目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和项目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成绩和上课表现成绩;项目考核成绩包括七部分,每个部分由10分构成,总分70分,其中包括表达内容是否准确、表达是否规范、造型是否美观、是否有源文件、是否抄袭、产品比例是否正确、建模是否完整等。课程中包括CIPP评价模式对评价方案从形成、实施到结果的全面评价,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评价类型。[1,2,3,4,5,6]背景评价是根据社会需要对课程本身的合理性做出评价;输入评价是在课程方案目标确定后对各种项目进行识别和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调整和改进;结果评价是根据成果的评定确定对问题或者项目解决的程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使用CIPP的评价模式,可以对课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防止局域性和片面性。
2 高職院校艺术设计类项目化课程评价现状
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设计表现课程为案例展开研究。计算机设计表现课程是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利用Rhino辅助工业设计的方法,并且能够做好效果图的绘制,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课程以Rhino工业造型设计软件教学为主,着重介绍该软件在工业设计中计算机辅助造型的应用方法、掌握模型的建立以及外观设计、色彩设计的表现手段,结合具体造型实例,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同时简要介绍其他有关造型设计软件的知识,要求学习:第一,工作界面介绍;第二,基础操作;第三,曲线应用;第四,Rhino的曲线建模;第五,实体建模;第六,网格建模;第七,KEYSHORT渲染;第八,案例示范;第九,Rhino的综合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软件快速地表现设计创意;培养学生的设计审美能力,使其能够明确流行设计趋势,把握时尚;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发挥设计创意。培养出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
根据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按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上从企业对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出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设计教学,使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保持一致,达到学生上岗就能胜任工作的目标。课程教学整体上分为理论讲解、操作命令演示、案例训练几个部分。教学过程根据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在学生掌握了常规命令操作的基础上,采用项目驱动法结合实际课题或虚拟项目进行训练,从基础建模到中级建模,再到高级建模进行项目训练。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其设计创意和表现能力。计算机设计表现课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3 艺术设计类项目化教学课程评价新模式
项目整体分数为100分。其中项目作业考核占70分,平时成绩占30分。平时成绩共占30%,其中课堂考勤成绩占20%,上课表现占10%(包括劳动、职业道德、遵守纪律、卫生情况);项目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平时测验、学生期中检查、期末检查)评定成绩占70%(作业评价包括使用技巧30%和作品的创意30%、审美20%、装裱20%等分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判断)。对在学习上有创新的应特别给予鼓励,对有优秀作品或商业化作品的,可替代期末试卷或在期末给予加分鼓励。学生的考核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参照表2。
4 结语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工作室的项目化评价研究促进了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项目化教学的评价,可以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传统的评价只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平时成绩的评价,没有构成一个整体的评价体系。而课程的诊断、激励、导向和创新等的评价,[7]如果能对整个课堂教学评价过程进行深入的、有益的探索,不但可帮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可以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对相关的评价资料进行研究,发现CIPP评价模式对目标本身的评价以及过程评价非常重视,而且比较适合应用在教育项目评价活动中。有些教师和学者也将CIPP评价模式运用于课程及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于CIPP评价模式强调的理念及方法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不谋而合,所以具有较高的现实研究需求,尤其是采用CIPP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亟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钱源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
[2] 吴飞. CIPP模式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
[3] 张其志. CIPP模式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4.
[4] 史晓燕.采用CIPP模式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61-63.
[5] 李森.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7-190.
[6] 付克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350-351.
作者简介:赵仕奇(1981—),男,辽宁铁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