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的关中民间美术视觉化符号应用研究

2018-07-23王玉红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造型色彩

摘 要:本文以关中民间美术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切入点,梳理其视觉符号的文化内涵、造型特征、色彩表现及象征寓意,分析其视觉符号的精神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重组、融合的方法。关中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现代设计的软实力,将其视觉符号的创作理念融入现代设计中,作品将更具本土情怀。

关键词:关中民间美术;视觉化符号;造型;色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古老的民间美术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在当下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正在被“国际化”符号吞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间美术似乎远离了我们的视野,所以国内学者很早就提出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视觉符号精粹、凝练,如能将其优秀的视觉符号提取出来,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作品将更具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同时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扬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化符号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

1.1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化符号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与宫廷艺术不同,那些稚拙的造型与绚烂的色彩散发着原始艺术的气息,承载着祖先对自然的认知,对生命的崇拜,对生活的憧憬。民间美术的造型题材多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为主题,鱼、蛙、老鼠、兔子等动物生殖繁衍能力强,该符号形象代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们对生殖的崇拜,菊花、牡丹、万字纹、漩涡纹常常出现在刺绣作品中,代表对太阳的崇拜,蛇、蜈蚣、蟾蜍、蝎子、壁虎图形则表示人们趋吉避凶、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从早期的原始艺术到今天的民间美术,阴阳五行哲学一直是造型的基础,[1]“阴与阳”对应的是“虚与实”“正与负”,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图形符号不断地发展演变,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纹样。

1.2 关中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关中民间美术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其艺术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视觉符号语言直观,将关中人民豪放、率真、厚重、朴素、刚健的本色展现无遗。剪纸艺术是关中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题材涵盖了生活中的人、物或劳动场景,其中对生殖的崇拜是民间剪纸的永恒题材。[2]例如,农村婚庆时张贴喜花,它的纹样有蛇盘兔、莲花、鱼、抓髻娃娃等;关中地区的面塑、泥塑、挂片更是形式多样、精致朴实,凤翔泥塑的主要题材包含花、鸟、鱼、虫、生肖、神话等内容,突出人们祈福辟邪的愿景,纹样造型丰满圆滑,红绿色彩对比强烈,给人神秘古朴的视觉感受,其中的虎头挂片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造型简洁、表情夸张生动,太阳纹饰装饰眼睛,双鱼纹饰装饰眉毛,牡丹纹饰装饰额头,梅花纹饰装饰脸颊,视觉符号极为丰富。[3]此外,关中的门神与年画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健康与美好的生活愿景。

2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化符号的造型特征与色彩表现

2.1 造型追求圆满完整

关中民间美术在造型上讲究圆满,画面构图力求丰富,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五毒图案是关中地区流行的一种辟邪图案,人们认为蝎子、蛤蟆、蛇、蜘蛛、蜈蚣是五种最毒的动物,妇女们以刺绣的形式在孩子的肚兜、背心上繡上这五毒图,寓意“以毒攻毒”,画面上五种动物互不遮挡,回避残缺不全,形象生动有趣,表现出质朴的思想感情。

2.2 造型不拘泥于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面花、泥塑在关中地区较为普遍,它们色彩丰富,种类繁多,民间艺人将不同种类的动物、不同时节生长的植物,根据个人主观印象随意表现在同一画面上。常见的面花是将虎头、龙身、鱼尾、大谷卷几种造型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非常个性、奇异的形象,局部装饰有各种鸟类、花卉的造型。旬邑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作品的造型简练大胆,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图形中四季同现、日月同辉的景象较常见,没有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用最稚拙、真诚的图形表达了对生活、生命的感悟。

2.3 善于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象征”一词在《辞海》里的定义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在设计中象征表现手法是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4]关中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多以象征的表现手法呈现。“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且一直与生殖崇拜思想有关;莲花又称“荷花”,“莲”与“连”谐音,象征连理、联合,“荷”与“和”谐音,象征和睦、和谐,在众多的民间艺术品中莲花是福瑞、吉祥、长寿、繁荣的代名词。莲花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也暗指女性的生殖繁衍,鱼儿和莲花同构,代表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崇拜观念。在关中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中,二者的表现形式颇为丰富,例如,在剪纸、年画、布艺中常见 “连生荷叶”“鱼儿戏连”“婴孩坐莲”“连生贵子”等造型,人们用这种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对生命繁衍的期盼。

2.4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符号的色彩分析

色彩在关中民间美术中表现极为丰富。中国传统的五行色指青、赤、黄、黑、白,这一点在马勺社火脸谱的色彩组合方式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民间艺人利用艳丽的五色和流畅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类型及其内心本质,造型庄重大方,线条粗犷,笔法豪放,表现手法以平涂为主,色彩以原色为主调,搭配间色,过渡色较少,红色为忠贞,黑色为耿直,白色为奸诈,黄为残暴,兰为草莽,强调色相之间的对比,反映了关中人民对颜色的独到理解。

3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及应用

3.1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形”的解构应用

“解构”一词原意为解开、分解。[5]将这种方式运用到民间美术“形”的提取时,应提取其视觉符号的典型个体或特征,在新的设计形式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或者重组,当原有的符号样式植入新的设计轨道时,作品会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性且不失现代感。动植物类图像在关中民间美术中含义吉祥、丰富,如辣椒代表日子红火,柿子象征事事如意,蝙蝠寓意遍福,老虎寓意驱邪弊害等。这些符号的“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人简洁、美观、生动的视觉感受。关中地区在城市文创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工艺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均可运用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在运用时,应对其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例如对其构图或艺术形态进行再设计,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西安特色旅游产品种类丰富,食品类包含柿子饼、水晶饼、琼锅糖、腊牛肉等,民俗工艺品包含凤翔马勺脸谱、关中皮影、户县农民画、挂线木偶、拓片等。图1的挂坠包装设计,运用了民间美术中的老虎形象,中间的图形将老虎的纹理适当夸张并以剪纸的形式再现,下面的图形截取老虎头部具有代表性的纹样进行装饰,画面图形文字居中对齐,既可以体现包装的文化性、地域性, 更增强了包装的民族感与亲和力。

3.2 关中民间美术视觉符号“意”转换应用

关中民间美术作品涉及的内容丰富,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几何纹样常常是表现的主体,这些符号特征鲜明,寓意吉祥,广泛流传。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仅是表面装饰,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常用到的象征性符号有日、月、云、火、八宝、回纹、如意、鱼、牡丹、梅花、石榴、喜鹊等。例如,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长安花”,见图2,它的原形取自西安市花“石榴”,设计者将整体图形归纳,内部变形为三、四、五、六边形的花瓣,形成 “百花吉印”的形态,不但契合“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理念,更能传达出地域特色。这类象征符号的运用应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表现,使其寓意得以延伸。图3、图4是笔者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商学院设计的标志,图3整体为圆形,将日、月、书本、“S”元素结合表现商学院的主题,图4整体是“商”字变形,将回纹分解组合,融入书本、学位帽元素,体现商学院开放、关怀、向上的精神,传达商学院的属性。标志设计中,对关中民间美术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再设计,创造出新的视觉表现效果,真正使民间美术从民俗产物走进现代设计领域。

3.3 关中民间美术色彩性符号的延续应用

关中民间美术的色彩情调与民俗活动相映衬,反映出朴素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红色是关中民间美术的代表色彩,折射出祈福迎祥、大吉大利的心理诉求,民间美术在色彩的使用上以精神为导向,而现代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同样强调精神追求,二者不谋而合。关中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强调装饰性,既不模仿物体表面原有的真实色彩,也不考虑光源色的影响,是经过设计者主观概括、归纳、创作出來的色彩。它强调平面化,色彩纯度高,对比强烈,装饰感与视觉冲击力极强,常见的组合形式主要有红黑组合和红黄组合,这两组色彩符号给人质朴、简洁的感觉,例如,西安市市徽采用的是红色与黄色的搭配,传统意蕴浓郁。图5是笔者为西安城市形象宣传创作的招贴,画面截取关中民间美术的剪纸元素,色彩提取马勺脸谱上的对比色彩,以红色为主,紫色为辅,为了调和画面,将红色明度提高,构图上以居中对齐为主,文字绕图形排列,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4 结语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其本原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关中民间美术不仅在陕西光辉灿烂的手工艺设计文明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它的视觉图形符号既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民族化设计的切入点,其题材丰富,造型多样,内涵深刻,地域性强,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现代设计的软实力。设计中如能对其视觉符号进行积极、灵活的吸收与运用,作品将更具民族性与时代性,而让民族的、传统的事物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是对关中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兴业.五行五色色彩观[J].美术观察,2017.

[2] 罗昊,许平山.传统剪纸“抓髻娃娃”历史文化考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7.

[3] 龚鑫.试论凤翔泥塑设色的纯粹之美[J].艺术科技,2017.

[4] 李莉.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J].包装工程,2017.

[5] 黄梦瑶.图形的分解重构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7.

作者简介:王玉红(1982—),女,黑龙江人,硕士,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美学。

猜你喜欢

造型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