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凭的价值

2018-07-23乔尚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凭价值功能

摘 要:文凭的社会功能作用基于文凭的价值,本文从文凭的定义出发,从当今社会文凭价值的角度分析文凭的价值与高等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关系。并提出,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完善高等教育的供给,是确保文凭价值与功能的关健。

关键词:文凭;价值;功能

一、文凭的价值与功能

文凭,古时指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现在专指正规学校教育的毕业证书,本文指的文凭特指高等教育文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文凭的社会功能。1973年,诺贝尔奖得主M. Spence提出了筛选假设:人们的文凭证明是反映人的能力的重要信号。人们的高收入不是教育本身的结果,这是使用文凭作为能力的信号。斯宾斯颠覆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作者认为斯宾塞只能看到最直接的表现,在文凭中看到的是文凭的社会功能。通过函数的外观很少看到它。文凭的价值。文凭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信号功能,人力资本凭证功能和人力资源配置功能等。

笔者借鉴马克思对货币价值的分析,认为高等教育文凭毫无价值,像纸币一样,但文凭是高等教育阶段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的象征。文凭代表拥有它的人,其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将来继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文凭的价值实际上是其背后的人力资本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文凭是有价值的。其社会功能是文凭价值的外在表现。

二、高等教育供给与文凭价值的内在联系

高等教育的供给包括教育机会的供给和教育产品的供给,高等教育机会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或高等院校愿意并且能够向人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数量。在我国一般是高校根据国家的指令或者指导性计划而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一般是指附于高校毕业生身上的人力资本的供给,是通过高校毕业生载体向社会或用人单位提供的。

高等教育供给包括提供教育机会和提供教育产品。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意味着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国家或高等教育机构愿意并有能力为人们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在我国,高校一般按照国家指令或指导性计划提供。高等教育产品的供应与大学附属的人力资本供应有关。其中,毕业生是通过大学毕业生的载体向社会或雇主提供的。

(一)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与文凭价值的关系

高等教育机会的提供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规模。规模越大,提供的教育機会就越多。教育机会的供给表面上取决于国家政府的强制性计划,该计划基本上由政府根据教育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在高等教育投入额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机会越多,授予文凭的数量越多,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投资就越少,单位文凭的价值越低。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机会较少,发放的文凭数量将减少,以单位文凭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将增加,单位文凭的价值将增加。同时,文凭的价值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水平人才需求的影响。社会需求与文凭价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需求越大,文凭的价值越高,需求越小。文凭的价值将会降低[1]。

(二)高等教育的产品供给与文凭价值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产品不是人本身,而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期间所增加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其产品依附在人身上不可分割。这种产品因其复杂性、潜在性、不可分割性等特点而很难用数学模型估算,如果假定一定的文凭与其知识、技能是完全匹配的,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用高等学历文凭供给来衡量[2]。文凭贬值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就会出现原有的人力资本逐渐流失,以后就业更加困难,其拥有的文凭就会陷入再一次贬值的恶性循环之中。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热招现象及有些大学毕业生迟迟不能找到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实证了高等教育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问题。

三、当前我国高等学历文凭价值贬值主要表现为功能缺失

一方面,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望子成龙,以至于个人及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往往是非理性的,把这种需求作为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样是非理性的。随着我国1997年7月高校扩招的政策出台,社会上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本科院校升格为“航空母舰”,高等教育机会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发生双向向外移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伴随而来的是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紧缺、师资配置失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以及高等教育供给过剩等问题。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办学效益,在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降低了文凭发放门槛,文凭贬值已成事实。文凭贬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文凭的功能流失。

第一,文凭的信号功能缺失。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人才筛选功能,不同的分层教育应该配之以相应层次的文凭,文凭给社会提供的信号就是文凭拥有者应该拥有相匹配

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有继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果较大范围内存在文凭与人力资本不匹配,甚至出现所谓的“真的假文凭”,文凭的这种信号功能将会逐渐缺失导致文凭对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作用的逐渐弱化,这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第二,文凭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凭证功能缺失。个人高等学历文凭的获取不仅是国家和社会投资的结果,同时也是个人和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个人和家庭的投人不仅包括资金的投人,同时也包括其学习精力和时间的投人,其获取的文凭就是这种人力资本投人的凭证。但目前的情况是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规模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跟不上日益扩张的需要,客观上不得不降格人才培养标准,降低文凭发放门槛,甚至造成全社会的文凭泛滥。即使有相当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投入了比以往更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获取了较丰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本,人们对文凭整体的诚信缺失,使文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凭证功能也将缺失。这种缺失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岗位的质量和第一次就业的起薪。

第三,人力资源配置功能失灵。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斯在《筛选假说——就业市场信号》一文中指出,受教育程度能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按教育程度安排不同职业岗位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当高校毕业生第一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文凭相对于年龄、性别、种族、经历等信息来说,是一种最有效且相对最公平的信号,雇主通过对文凭的辨别,可以对人力资本区分并进行有效配置。当前文凭信号功能的缺失,使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根据毕业生文凭配置人力资源难度增大,配置的结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导致文凭这一人力资源配置功能失灵。

四、造成文凭贬值的原因

(一)“文凭主义”是造成文凭贬值的重要社会原因

随着文凭社会在我国的兴起与确认,“文凭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态度,即认定某种文凭或学位是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的必要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加速变化,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素质的要求,个人教育水平越高、智力开发越充分、信息越丰富,获得的文凭就越高,越能够适应工艺过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3]。因此,高学位对一个人取得高职位、获得高声望起着关键作用。另外,文凭除了有良好的职业价值以外,还在各种象征性“市场”,如婚姻市场、日常社交市场等具有价值。大学期间与年龄相近的同学和校友建认的社会联系网,不仅提供了友谊,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今后生活的机会和资源。

文凭的社会价值在人们心里的牢固确认,使得竞争高学历成为一种必然,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关联,那就是教育文凭和社会分层的相关性很高,也就是教育文凭和利益直接联系起来,高文凭,高利益。从古至今,什么东西能够带来名誉和利益,人们通常趋之若鹜。教育和社會分层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个好现象,靠文凭和证书获得高的身份和地位是一种公平和民主的竞争方式。

(二)高校扩招是造成文凭贬值的直接原因

文凭社会迫使教育扩张导致水涨船高,文凭贬值。由于高校扩招,拥有本科文凭的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人才文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单位原本只需要大专生或者本科生,现在都是要求硕士甚至博士学历。高等教育越普及,文凭的含金量就越低。因为有文凭的人多了,用人单位自然而然提高招聘条件,招纳更高学历的人才。

大量的人从高校获得文凭,当文凭持有者流量的增加超过社会可能提供的各种机遇时,文凭就相对贬值了。高校文凭发放过多是造成文凭贬值的直接原因。我国文科硕士在几年前就感觉到竞争压力增大,博士的压力虽然相对较轻,也与期望出现了差距。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2017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三)文凭追求冲突下的“合理”策略因素

冲突论者认为:教育的发展主要不是与经济需求有关,而是与人们竞争权力、财富和声望有关。教育冲突就是围绕着文凭这一身份文化和实用文化而展开的,各个不同的社会身份集团(尤其是下层社会)都在力图追求更高的学历,以使自己取得更有利的社会地位,文凭追逐和教育发展其实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要求高学历一一争取高学历循环作用的冲突过程。虽然市场文凭数量大幅地增加,但是,大学文凭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筹码”,许多新的特殊工作明显要求很高的专业教育,同时人们也认识到了文凭真的贬值了,至少说是相对贬值了,但人们还是必须不断延长自己的受教育年限,以适应没有改变的社会期望。当然我们能理解人们为什么倾向于获得各类教育文凭、获得更多的教育,因为虽说某一文凭可能出现贬值,但是它在与其他人的竞争者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五、加大投入,完善供给,是确保文凭价值与功能的关键

(一)拓宽渠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完善高等教育机会供给。前几年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偏重量的发展,忽视了质的发展,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学仪器生均不足,师资结构失衡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人。一是要逐年提高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预算。增加的幅度要高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二是要启动和经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各高校要改变观念,不能只依靠政府投入,要尽快成立社会捐赠专门机构,建立和完善相关捐赠的制度体系,逐年增加社会捐赠办学的比例。三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寻求“政府、企业、

学校”三方联动的办学机制,以产学研的各种形式为载体,逐年扩大企业融资办学的比例[5]。

(二)紧扣时代脉搏,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产品供给。提高高等教育产品供给质量的问题实际上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优化和实施。首先,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自身特色,突出优势。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按照行业或地方支柱产业的要求建立专业,形成长效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建立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工作流程和项目任务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不断根据新知识,新技能,新材料,新技术和其他要求。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探索和完善项目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方法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教学一体化”的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心想. 后文凭时代的来临[J]. 教师博览,2012,(02):22-23. [2017-09-07].

[2]于文全,杜学元. 试论高校文凭贬值的原因及其影响[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5):97-100. [2017-09-07].

[3]郑淑芳. “文凭病”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迷失[J]. 学习月刊,2007,(08):115-116. [2017-09-07].

作者简介

乔尚(1993-),女,回族,江苏高邮人,中央民族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文凭价值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法国推出在线文凭证明服务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功能关系面面观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