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018-07-23安成达
安成达
摘 要:本文阐述了行政改革的内涵与核心要义,我们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式与实践策略:一是提高政府各部门协同能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二是要实现政府现代化,必须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三是整合政府资源,调整政府组织的结构,四是建立审批的长效机制,鼓励市场监管知识共享。
关键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引言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它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保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改革的内涵与核心要义
1. 行政改革的内涵
行政改革分为狭义和广义。在政治学的概念中,狭义的行政改革是指政府行政体制、部门的改革和制度职能的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支持。广义的行政改革是指政府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对行政体制、行政方式和主要原则等方面进行的变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要素之一,在我国,行政改革一般是指在政府行政管理领域,为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职责、改革落后的行政方式,建立起的合理有效的行政体制行为。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中,行政改革主要有突变式和渐变式改革,是由改革的阻力来确定的;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发展模式,在政治经济体制有差异的前提下,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有调试型改革,转轨型改革和发展型改革三方面。2020年,我国政治改革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摒弃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行政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现在,在倡导国家宏觀政治战略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者要突破“天花板”,转变政府只能,在中国改革转型时期实现宏观管理思路的创新,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选择,找到最适合自身行政管理的创新模式,打造不一样的政治治理体系,释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态转变的信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中国历史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中进行的,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伤筋到动骨的深刻改革,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为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的关系。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式与实践
2. 提高政府各部门协同能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加强政府部门的协同作用,可以消除政府管理的支离破碎,或服务空洞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将把与审批有关的所有职能集中在同一个部门。该部门负责所有审批工作,并承担起确保标准化运作的责任,从而改变了以往各部门相互影响和相互排斥的现象。同时,政府也会让一个部门管理市场,每天受理的内容都用表格登记,让审批工作标准化,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而增强政府各部门协同能力的同时,其也会建立廉政体系,确保全面落实“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以互联网为平台,审查干部的工作绩效,了解政府资下拨的具体走向,及时发现管理存在的问题,保证干部的清正廉洁。
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我国经济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从供需关系看,我国传统制造领域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问题,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经济决策和战略部署,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业管理,增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积极稳妥的调整经济过剩产能,实现优势产能的转移发展,妥善处理好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增长。
2. 要实现政府现代化,必须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政府现代化运作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趋势。即要求政府规范审批流程,把审批过程作为车间生产流程,确定审批要求,明确审批流程,为不同审批项目设定相应的审批期限,注重细节,依法进行审批。为了消除滥用职权,规范运行。同时,政府也会建立网络平台,以及网络应急中心与风险评估机制,利用系统直接审理单据,实时监管,做到全方位执法,实现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建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是新时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组织发展问题之一是缺乏持续有效的社会管理政策,比较关注局部时段效应,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快,经常出现领导人更换后,社会管理的政策随之就发生了变化,每一任都有自己想法,把延续前面的社会管理手段视为为人作嫁。无论哪种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社会管理手段,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打击防范、治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为了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社会管理能力,管理者应有大局意识,面对持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政治决策。要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特别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社会需求度高的领域。重点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满足民众公共服务要求,提高行政效能,这必将成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传统的经济性管制方面,一些特殊产业的价格和市场准入仍需要政府控制,如通信业,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公路货运、铁路、航空等交通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此外,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标准、能源利用、食品药品安全、劳动场所安全、社会福利等新兴的社会性管制领域,更需要政府公权力介入。
2. 整合政府资源,调整政府组织的结构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必须使政府管理扁平化,具有灵活的运行机制,即要求政府将单位内的部门合并,取消不必要的部门,使各部门精干高效。为人民服务。并且,各部门位于同一层次,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沟通,分工明确。而政府调整内部结构的过程中,也会收回一部分权力,或把权力下放,以权力下放为例,它是对外的,即把权力下放到下级政府,比如市政府把权力下放给城镇政府,以实现城镇政府能力、权力、责任的对等。推动数据开放和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大数据应用。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以“面向服务对象需求”的模式,促进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推进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建立政府信息开放统一平台,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出台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规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分级分类管理,政府向平台提供可公开的政务信息资源,平台可针对公众、专业人士、企业等设定条件,提供方便、快捷、多样的各类信息查询和增值服务。
另外,要关注社会管理持续变化。上级政府会主动了解下级政府中有哪些优秀的管理人员,打破干部与干部间的界限,走进基层,把有才能的人员组织到一起,统一使用,接受调度,以激发出干部自身的活力。此外,其也會把多个服务平台整合,最终搭建一个便民的服务平台,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集结社会各方的管理资源,保持社会稳定。
2. 建立审批的长效机制,鼓励市场监管知识共享
为了优化审批工作,政府还需要建立长期机制,使审批工作向规范转变。其措施包括:首先,建立目录管理系统。政府每天都有大量的审批项目,管理者可以自动生成这些项目的目录,通过审批工作,动态管理,改变上述信息,保持信息的及时性。第二,加强审批监督管理。政府必须落实权责制度,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由政监部门监督,并引入社会、公民监督,有完善的监管体系。最后,加快审批项目的网络办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要求政府开设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审批业务系统,由计算机操作代替人工操作。
在过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府中,重要以行政手段为主来制约公众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行政体制改革每五年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行政管理者可以为公众提供两种分享方式:一是显性知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由公众自行使用;二是隐性知识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包括实践社团和知识社区,组织公众学习交流。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分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紧迫战略任务。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按照法治、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理念,不断扩大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使人民群众分享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唐铁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C].//第三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论文集.2006:31-39.
[2]何立强,于新文.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研究[J].机构与行政,2017,(8):38-40.
[3]范培福.服务型政府构建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基于SWOT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迟文质.新时代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与思考[J].机构与行政,2018,(2):37-39.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