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强不息 勇于奉献

2018-07-23彭程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根据地井冈山毛泽东

江西,这块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曾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创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这里涌现出大批妇女运动的杰出人物,锤炼了成千上万的女英雄,她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男人们一道英勇斗争,前仆后继,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一九七九年六月一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条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增补三名政协委员的消患,这三个人是:缪云台、王光美、贺子珍。在刊登这亲消息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组有关他们三个人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面颊丰腴,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一张轮椅上,慈祥地同身边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她的外孙女孔东梅,一起看画报。这位老人就是贺子珍。

简短的消息,不大的照片,却象一声惊雷,震撼着国内外人们的心,引起了万众的瞩目,许多人奔走相告:贺子珍!贺子珍出来了。

几十封热情洋溢的祝贺的信件,从遥远的新疆、青海,从南海之滨的福建广东,从她战斗过的井冈山宁冈,从她的家乡江西永新,飞到了贺子珍的身边。有人觉得,鸿雁传书的速度太慢,无法迅速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特地拍来了电报。写信的人中,有她过去的亲朋故旧,有一起战斗过的生死战友,有素睐生平的年轻一代,还有远在海外的侨胞。

贺子珍,她的名字,她的活动,在一个历史时期,是同毛泽东、同我们的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说到贺子珍,第一反映是“她是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甚至还有人以为她是因为嫁给了毛泽东所以才会与中国革命相关联,其实不然,她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而且非常能干。所以说,她们这些女红军战士并不是因为是谁的夫人而载入史册的,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她们能活着走下来,本身就是传奇,理应获得独立的尊重与敬仰。

一、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成为井冈山上第一位女红军

贺子珍在大革命失败后和山大王袁文才王佐取得了联络,在1927年7月砸开了永新的监狱,救出了被捕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眾80多人,转移到井冈山茅坪茨坪一带坚持斗争,她本人也成为了井冈山上的第一位女红军。

二、陪主席走过最艰难的十年

贺子珍和毛泽东见面是在宁冈茅坪的大仓第一次见面,见面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及策划下,根据地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农村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贺子珍主要做的工作:主要搞宣传,宣传队的队长,据宁冈茅坪有一个申贵平的老书记回忆。宁冈八角楼上的标语就是贺子珍写的,她5月份和毛泽东结婚,结婚之后主要担任前委的秘书,主要为毛泽东服务,整理文件、剪报纸、整理资料、撰写文稿,很辛苦陪伴毛泽东半夜三更。1928年6月23日,龙源口大捷之后整个根据地起势特别好,分田分地,毛泽东带着贺子珍到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做涂改试点工作,永新县委书记刘真去了,毛泽覃去了,陈毅也去了,去了三次塘边,毛泽东深入农民之中,做调查,贺子珍做笔录,回来后毛泽东起题目,文稿由贺子珍整理成文,后来形成了《井冈山土地法》,是根据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写成的《土地法》,贺子珍对井冈山是出了一份贡献的.

三、漫漫长征路

1935年1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撤退,攻下了贵州古城遵义,召开了一次举世皆知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又走上了领导岗位。

在长征的八万官兵中,仅有30名女同志,贺子珍是其中之一。她狠狠心把儿子托付给留在苏区的父母和妹妹,编在了休养连。在贵州一个小村庄,贺子珍又一个宝宝出世了,是个女婴。贺子珍身边的人捏着她给的四块银元,抱着小孩又折回说:“起个名字或留个什么作纪念,以后好认领。”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为陕北根据地注入了生机,添加了活力。贺子珍身体不太好,可她不满足于仅仅做个照顾毛泽东衣食住行、保管文件的秘书,她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得到更多的锻炼,做更多的工作。她一再请求组织给她分配工作。组织上把她分配在苏维埃国家银行任发行科科长,其任务是监督、印刷根据地通行的苏维埃货币。

四、无尽的思念

组织安排贺子珍在东北财政部担任机关党总支书记,后又调她到哈尔滨总工会干部处工作。当她听到未见过面的嫂子李立英告诉她,毛泽东一直热心关照她的家人时,她禁不住失声痛哭。她把别后十年的沧桑全部写入字里行间,寄给了毛泽东,用以表达她绵绵不尽的思念。由于江青的阻挠,贺子珍一直未能进京回到毛泽东的身边。此后,她被安排在杭州市妇联工作,任市妇联副主席。

1954年9月,全国第一届“人大”召开了。贺子珍在上海哥哥家里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毛泽东的声音,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瞬间引爆了她郁积已久的感情,更把本已身体虚弱的贺子珍摧垮了,以致茶饭不思,郁闷无语。听到贺子珍患重病的消息,日理万机但又身不由己的毛泽东流泪了。

1959年,贺子珍闲居南昌。一天,组织突然请她去庐山。到达山上宾馆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她被领到—间屋子里,抬头一看,不觉一惊,里面坐着的竟是毛泽东!毛泽东见她来了,站起身,微笑地同她打招呼,请她坐下。

贺子珍做梦都未想到这个时刻能见到毛泽东,泪水止不住地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哽咽地说:“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两个人都沉默了。就是这样一见,由于江青中途作梗,贺子珍连和毛泽东告别的话词都未讲完,第二天一大早就下山了。

1979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三周年。贺子珍坐着轮椅,在中央的关心下,她踏上了她魂牵梦绕的首都北京,参观了毛泽东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瞻仰了毛泽东的遗容,完成了她这辈子的最后一个愿望。

结尾: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真的走了,享年75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4月26日早上的新闻节目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当天,北京及全国各大报纸都刊载了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的贺子珍逝世的电讯,并刊登了她的照片,介绍了她的革命简历,最后做了历史公正的评价:

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作者简介

彭程(1991.06-),女,汉族,江西南昌,助教,研究生,江西干部学院,中共党史。

(作者单位:江西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根据地井冈山毛泽东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1949,毛泽东点将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