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时代下的工匠精神
2018-07-23刘冠含
刘冠含
摘 要:当代的中国需要工匠精神,才能保持生命力并维持进步的势态,获得良性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业化;艺术设计;传统手工艺;
近年来,有许多与工匠和工匠精神有关的信息。在社会上,也有人告诫要挽回失去的工匠精神。在企业中,管理部门经常提倡把工匠精神的口号传授给员工。所以说当代的中国需要工匠精神,才能保持生命力并维持进步的势态,获得良性的长期发展。
当今的中国社会心浮气躁,企业在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民众在享受精神方面的“快餐文化”,迷恋微信短文而不喜读书和钻研学术。所以说当代的中国需要工匠精神。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到处都承载着工匠的气息,虽然這股气息还没有渗入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何为工匠?一砖一瓦,一凿一砌,令尽身精血聚其中,命理念思想隐其内,其中艰辛历历在身而不足与外人道。更有甚者终其一生不得人知,受世辱人骂,历亲疏友离,身后数年才为人知晓,因之赞其清誉,痛其苦难,叹其成就,谓其工匠。不以得享富贵而物喜,不以历受惨遇而己悲,此不正为“天降大任于是人也”乎?夕梵高毕师,尽是如此;红楼西游,亦合此道,此诚谓之工匠。
余观今民风浮躁,人心难古。求利益,轻信仰;求效率,轻品质;求表外,轻灵魂;求短益,轻长远。遍观中华大地,尽是追名逐利;纵览历代史书,不乏投机偷生。但凡誉之尽心者,凤毛麟角;称之工匠者,寥若星辰。凡有志者,应念及此。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背景因素,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西方引进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乃至后现代的诸多设计风格和思想后,中国出现了设计风格趋于雷同并且民族性特征逐渐缺失的状况,其中以国际主义为甚。今天当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西方设计风格或者是包含了基于我们自己理解的折衷主义时,急需一种能代表中国人自己的设计风格。应该说,这一情况最明显的要追溯到2008年。伴随着北京奥运会以及相关的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语言的出现,业界和艺术类高校开始提倡在设计中寻找中国元素。起初,这类设计还是停留在对表面造型思考的层面上,而且很快就出现了规模化但程式化的倾向。接下来人们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更深刻的角度来阐释设计的中国化(即设计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并加以实践。当然这个所谓更深的阐释角度势必要从观念的方面切入,在这些观念中就包括了工匠精神的推动。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观念的深入挖掘,在设计中展示出有民族自身特色的,并且具有人文关怀且底蕴厚重独特的中国式设计。
目前的状况是,在艺术类学校中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存在一些偏差。有不少人将工匠精神与传统手工艺、传统的装饰元素、手作等非工业生产等同在一起,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变成了集中体现某种特殊的制作技艺,到处充满了各种民间装饰纹样,或者包含有极其繁缛的形式要素和语言,其结果使得贴有工匠精神标签的设计逐渐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漩涡中,并且被人为地与工业生产渐行渐远。
在现代中国提倡“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工匠,也不是让每个人都体验一下某种工艺形式,而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媒介,让人们体会“匠心”感受,培养“严谨、敬业”的思想,去除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维。在“工匠精神”技艺方面的切入点上,可采用某种普及面广、简便易行的方式推广,例如木作加工、竹制品创新、印染技术体验等,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工匠精神是否就等同于传统手工艺,是否就只能由传统的装饰元素承载。在我们推广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总会提到一些具有这一精神特质的国家或民族,比如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都属于严谨、细致、耐心的,但呈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日本向来以其一系列国宝级的手工艺和传承为世人所熟知。同时,日本的设计也具备了淳朴、细腻、感人的特性。但这些具有工匠精神属性的特点并不只是体现在出自日本工匠之手的传统工艺产品中,也同样能从由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上感受到。德国在这一方面更加显著。虽然德国是西方现代设计历史上的中心之一,并一向以制造业著称,但不同于日本的是,德国在当今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制造项目,基本上都是在近现代逐渐积累起来的。这并不是一个聚集了大量传统手工艺匠人的国度,但这不能让我们否认德国设计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不仅存在于手工艺人身上,而是注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极致认真的态度和造物时的非凡耐心,以及支撑这两方面的足够的智力。
传统手工艺固然是一个展示工匠精神的很好的载体,同时也能够有助于我们去追寻民族文化中极具价值的核心内容。但如果在设计中理所当然地把工匠精神嫁接到传统手工艺上,那非但会误导社会树立起片面的工匠精神之印象标杆,而且长久以来中国艺术设计界在力求探索和突破的本土化设计成果,也会与现代主义先驱们在20世纪50年代所遭遇的情况一样,落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沼泽中,这肯定与设计在当代中国所要承担起的责任是相违背的。
参考文献
[1] 正确认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作者王寿斌,2016(20):28-29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