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斯特与肖邦钢琴圆舞曲的异同
2018-07-23牛晓晗
摘 要:在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三大高峰的古典主义时期之后,音乐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或倒退。其后的浪漫主义时期也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音乐家,比较突出的就有以炫技还有庞大的作品量为特点的、被称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还有以细腻绅士、强烈的民族情怀为特点的“钢琴诗人”肖邦。本文以《维也纳之夜》与《降A大调辉煌大圆舞曲》为例,进而分析同处于浪漫主义时期,李斯特与肖邦这两位作曲家在钢琴圆舞曲创作上的异同。
关键词:李斯特;肖邦;钢琴圆舞曲;浪漫主义时期
一.绪论
圆舞曲最开始是作为华尔兹的伴奏曲而发展的,它与小步舞曲不同,有强烈的节奏感与节拍强弱对比。随着莫扎特、舒伯特等作曲家创作的圆舞曲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圆舞曲逐渐也发展出了能够独立演奏的旋律性强的钢琴圆舞曲。
本文以李斯特《维也纳之夜》与肖邦《降A大调辉煌大圆舞曲》为例,分析浪漫主义时期这两大杰出音乐家创作的钢琴圆舞曲的异同,进而感受两位大师高超的创作技巧与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圆舞曲的音乐特点。
二.《维也纳之夜》与《降A大调辉煌大圆舞曲》分析
1.对比:
1.1对李斯特《维也纳之夜》的分析
李斯特的《维也纳之夜》改编自舒伯特的风之圆舞曲。速度较快,是一首有引子、有尾声的典型的维也纳式古典圆舞曲。曲子一开头就使用弱起,产生类似切分式的节奏,把重音放在正拍的长音上。a小调与F大调、A大调的互相转化,再加上双手八度在中音区的演奏,形成了进行曲式的序幕。
八小节的引子后,呈式部主题出现。虽是8+8的平行结构,但强弱对比明显,由5个小节的强到极强再到3个小節的减弱,最后三和弦的断奏反而给人很轻快的感觉。第27小节开始慢慢进入高潮,连续的八度上行递进拉宽了曲子的幅度,充满了积极与热情的力量。呈式部第二主题从第48小节开始,左手典型的三拍子律动更衬托出右手旋律的流动性。64小节又以更饱满的情绪将第一主题的八度递进重复,在95小节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对乐段承上启下的休止小节。
第96-273小节进入第二部分,音乐更突出了舞蹈性、跳跃性。虽然左手依旧是最典型的三拍子伴奏织体。但在这一部分,弹性节奏在里面有更多的体现,就像舞会中一对对舞伴在自由搭档、转圈、滑步。特别是到156小节,右手出现以下行为主的六度音程,大调式与小调式音乐色彩的变化,也使旋律的进行十分有趣。188小节开始的三连音节奏型穿梭于右手的两个声部,中间穿插着半音极进的六度音程,音乐结构在此拉宽,更符合舞会式的轻巧与华丽并存的特点。
再现部出现极具李斯特风格的演奏片段—华彩。在连续六度音程的极进旋律过后,右手独立的高音区下行华彩仿佛舞会中的领舞,回旋式的节奏就像在舞会大厅中央转圈的舞者。随着步伐缓缓放慢,舞会逐渐进入尾声,乐曲也逐渐归于平静。
连跨3个八度的三连音与最后两手的琶音构成了尾声,全曲在浪漫与安静中结束,这也表示舞会的圆满落幕。
李斯特这首圆舞曲节奏多变,结构复杂。生动完整地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舞会,是一首技巧性与美感并存的钢琴圆舞曲。
1.2对肖邦《降A大调辉煌大圆舞曲》的分析
肖邦这首钢琴圆舞曲由四个部分以及引子、尾声组成。引子部分速度很快,不断模进的连续上行和弦与13-16小节的连续的下行旋律形成对比,像一层层涌起的波浪,奠定了整首曲子辉煌的基调。
第一部分,特别是前16小节,大量使用平稳且音响和谐的极进六度音程。33小节弱起演奏,紧接着是像飞舞蝴蝶般的分解和弦。51小节的不断上行渐强的同音反复推动了情绪发展,61小节到达高潮,具有爆发性的高音区和弦更能突出辉煌、华丽的音响效果。
第二部分,第82小节由降A大调转为降D大调,风格发生变化。第113小节又转为降D大调的平行小调d小调,音乐色彩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在129小节重新转回降D大调,运用与第一部分相同的节奏织体,178小节转回原调降A大调。反复的大小调之间的转调以及旋律节奏的模进都增添了乐曲的趣味性。
尾声部分从246小节开始,三连音、半音阶、音程大跳,都运用在了结尾部分,再一次突出了回旋曲式的特点。结尾4小节内的极弱极强变化同样给人以戏剧性,以极弱衬极强,最后结束音在降A大调主和弦上,全曲辉煌而华丽的结束。
肖邦这首圆舞曲以一种积极向上、灿烂的感情为基调,运用单音与和弦的音响对比、三连音与三拍子的节奏对比,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盛大的舞会、一首辉煌的圆舞曲、一种坚定的民族自豪感。
1.3对比总结
从演奏技术来说,李斯特的《维也纳之夜》要求会更高,要对整首曲子速度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大量的八度与和弦都要求小指勾勒旋律的力量,再现部分的华彩要求右手的独立性与声音的颗粒感。从表达情感来说,肖邦的《降A大调辉煌大圆舞曲》对演奏者在思想方面要求更加深刻细腻,首先要对作曲家创作背景有比较透彻的了解。通过分析这两首作品,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同为浪漫主义时期两首曲子的不同之处,也可以体会两位作曲家创作风格的不同。
2.联系
从结构上来说,乐曲规模都较大,有引子与尾声相互形成呼应,这就避免了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的现象。两首圆舞曲的序幕部分(引子)都以单音开始,引出其后的双手八度大和弦。由简至繁,欲扬先抑,这也使声音强弱层次对比明显。同为圆舞曲式的两首曲子,伴奏织体都最基本的以3拍子为基础,左手低音区单音奏出低音鼓般的效果,右手旋律进行都多用极进的六度音程。同时,多颤音式的装饰音与演奏过程中的弹性节奏都需要演奏者极强的把握和控制力。回到主部主题并发展变化的尾声部分,不是机械的完全重复,而是有不一样的音乐发展,这都赋予了这两首作品极强的感染力。
《维也纳之夜》与《降E大调辉煌大圆舞曲》都是描绘舞会场景的圆舞曲,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首钢琴圆舞曲。
三、总结
李斯特与肖邦的钢琴圆舞曲都表现出了既能单独演奏的独立性,又能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融合性。运用多样的音乐素材使三拍子的节奏型不再单调,特别是肖邦的这首圆舞曲还增添了回旋曲的特征。
通过对李斯特和肖邦两人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创作的钢琴圆舞曲风格不尽相同。一个是更加张扬、十分强调技巧性;一个是更加优美华丽、旋律性更强。但作为浪漫主义这同一时期音乐领域的两大高峰,他们相同或相似的充满浪漫、感性的情感就都体现在了各种各样的音乐体裁中,规模较大、节奏富有弹性且音乐感染力极强的钢琴圆舞曲就是一大代表。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维也纳之夜》第六首探析》[D].南京艺术学院 2015
[2] 刘金玲 《肖邦圆舞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5
[3] 张凯 《源自心灵的舞曲——论肖邦圆舞曲之美》[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2002(03)
[4] 袁蓓 《肖邦圆舞曲的创作及其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 2007
[5] 程诗淇 《浅析几位钢琴家演绎的肖邦圆舞曲——以op34.no1为例》[J].《当代音乐》2015(03)
[6] 宁茜 《浅析《肖邦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J].《黄河之声》2016(17)
[7] 陈劲松 《通才与专才的别样人生——李斯特与肖邦比较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
牛晓晗(1997.8—),女,汉族,籍贯:陕西商州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5级在读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钢琴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