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莲荷
2018-07-23杨国栋
杨国栋
躺在故乡的情怀中,起伏的思绪如欢快的山泉涌入荷田,往昔采莲姑娘的倩影渐次回溯,荷田碧绿青翠的镜像伴随着泥土芬芳的乡野气息不断闪现,恰似当年抗金名相名将李纲书写福州西湖的名句“月摇波影鳞鳞碧,风入荷花苒苒香”。清新亮丽的绿色里,我分明看见了粉白、纯白、粉红、大红、红白相间的荷花,灯花似的在绵延千亩的层层梯田里灿烂绽放;向晚的天色里,低空翔飞的红黄紫黑蜻蜓间或停留在花蕾荷叶上歇息;山风微微吹拂,掀起了荷田中荡漾的绿波,将暑气吹散。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建莲荷田里,亭亭玉立的秆上含苞欲放的菡萏撩人心魂,而绽放至天边的荷花,也只有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来形容了。
莲荷在远古就有。《诗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花”,或是最早的描述。屈原、萧纲、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欧阳修、柳永、辛弃疾、杨万里等大诗人,都有莲荷诗词之传世佳作。声名显赫的福建建莲,或许栽种的历史比之江南莲史更短,但品质、色泽、外观等,均比其他地域的莲子更优。传说,建莲原属仙品,为天界荷花仙子所有。有一天,王母娘娘在瑶池召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席间,荷花仙子向王母娘娘敬献佳肴莲子。王母娘娘品尝之后尤觉清香甘饴。她高兴之余便将一大把莲子撒向人间。莲子从天而降,几经飘荡,散落在金饶山下报国寺前的池塘里。其后,莲子开始发芽,开花,结果,繁衍,在建宁全境的山乡村野年年栽种,岁岁收获,福泽至今……
现今的建莲之所以品质优良,一大原因,乃是红花莲和白花莲杂交的品种,吸纳了红花莲和白花莲的优长。《建宁县志》记载:“建莲即建宁通心白莲,粒大圓满,洁白清香,细腻可口,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滋补养生的珍品,被誉为莲中极品。”五代十国时期,建莲就已在金饶山下遍栽,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西门莲塘栽种建莲始于宋代咸淳年间(1265-1274),农民利用挖土建筑城墙遗留的洼塘种植建莲而得名,距今已有740多年栽种历史。民国版《建宁县志》记载:“西门外池,一百口,种莲。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时,游人络绎不绝。莲子岁产约千斤,为吾国第一。”建莲古时候就是晋献皇室的贡品。诸多文章都无一例外地提到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对建莲的描述与记载。20世纪70年代,我已是中学生,尝闻先辈讲述红色故事“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最后一仗在建宁打响,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15000多红军将驻守在建宁的国民党刘和鼎师5000多敌军打得稀里哗啦,狼狈逃窜,红军解放了建宁。朱毛就住在溪口一栋原天主教堂的红楼里。听闻国民党守军战前因修筑军事阵地而毁坏西门莲塘,毛委员号令并组织红军进入莲塘与莲农一道抢修。闲暇之余,毛委员亲自带着警卫员来到西门莲塘,进入荷田同红军和莲农们打招呼,走上前去同莲农们握手,问寒问暖。当毛委员问及西门莲塘的面积时,都说这数百亩的西门莲塘有百口,可是莲农们数过很多遍,却只有99口莲塘。毛委员分析说,不见的那口莲塘,一定是被国民党守军损坏了。他挺身举目四望,发现西北面的角落里有一处撒满沙土的荒地,当即悟到,那块荒芜的小丘地,可能就是不见了的莲塘,开挖出来,栽种莲荷,不就有了百口莲塘吗?大家听了毛委员的话语,喜出望外,于是簇拥着毛委员走向那块被黄土沙砾堆满的荒芜之地。毛委员从一位魏姓青年手中拿过一柄锋利的锄头,向手心吐一口唾沫,如老农似的带头开挖了第一锄。紧接着,几十位红军和中青年莲农们,包括背上背着娃娃的青年妇女,也学着毛委员的样子,向那块被国民党守军糟蹋的荒芜之地挥舞着银锄。他们移土的移土,开渠的开渠,引水的引水,半天工夫不到,原先那口菱形的荷塘被开挖出来,恢复原貌……
这就是毛委员参加建宁西门开挖莲塘的劳动故事,也是建宁西门“百口莲塘”及其莲农与领袖毛主席的一段情缘。
西门白莲品质优异,主要得益于晴晴雨雨,时热时凉,变幻莫测的山地气候和得天独厚的水土。西门三面环山,多有甘泉,虽是烈日当空,但塘中之水清凉。建宁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莲子淀粉的积累。莲池中微波荡漾,浑中有清,流中见静;鱼虾蹦跳,老蛇出没,龟鳖漫游;加上莲塘周围种植了大量蔬菜,天降大雨之时,菜地里的农家肥被冲刷进莲塘,保证了莲塘常年肥力充足,故而产于此地的白莲品质超群。自从清代初年以来,西门白莲也就成了历朝皇宫御膳房的必选佳肴,世人称之为“贡莲”。
少年时代的我,就居住在溪口。每年7月盛夏,总能观赏到西门百口莲塘层层翻卷的荷叶绿波,破包后呈现的娇嫩金黄花蕾包裹的莲蓬,以及脱黄后重现绿色的大颗成熟莲蓬。明净凝碧的池面上微微地荡漾着一股股微红之潮,那是娇艳光鲜的朵朵荷花构成的红色水面;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荷叶被红潮浸透后显出别样光彩。渐次成熟的莲蓬,总是被渐次成熟的姑娘们采摘。荷塘深处,竹筏载着姑娘们轻松地穿梭于荷叶丛中,一颗颗莲蓬头也就装进了篾篓。有些居家紧靠莲塘的人家,则推开窗棂,伸出双手,就能顺手一捞,摘下莲蓬剥开生吃。而久站岸上观看的我等孩子们,也能在夕阳西下采莲姐姐回家的时候,获得她们赏赐的一二颗莲蓬尝鲜。那样的诗意化、民俗化、原生态乡野生活情趣,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充满着甘甜温馨。
20世纪70年代初农业学大寨的风潮席卷神州,有人主张将西门百口莲塘填平改种水稻。就在群众被动员进入莲塘放水,开挖莲藕,铲除莲荷的时候,部分社员赶来制止。我认识的年过半百的魏伯老汉,人称“拼命三郎”,奔走在最前头。他手持一根两米多长的花梨木长棍,站在开挖莲塘群众的前头,大声呵斥那些年轻后生,不可以败了老祖宗留下的这片莲田,毁了百口莲塘的基业,将全中国最好的“贡莲”断送……年轻后生被魏伯的举动吓倒了,停下手中的活计。后来才知道,魏伯对西门百口莲塘感情深厚,打小就跟着父辈在这片神奇的莲塘里栽种莲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莲塘归了集体,他表示只要能栽种建莲,莲塘归个人还是集体都一样。现在有人借助学大寨的声势企图将百口莲塘改种水稻,他就不乐意。事情闹到了公社领导那儿。领导为了跟风,坚持西门莲塘改种水稻。魏伯说,如果你们真的改种水稻,就从我身上压过去……他说到做到,一个人躺在社员经过的机耕道上,将不离身的两米多花梨木横在路上。社员见他臭硬顽固不开窍,也不与他作对,改从另外的道路下了莲塘。魏伯十分无奈。他独自跑到毛主席当年参加西门莲塘劳动的那口莲塘哭喊,希望毛主席保佑西门百口莲塘不遭损害……见无济于事,就又灵机一动,找来许多木板,上书“毛主席开挖莲塘”,插在许多莲塘田埂之上……
看着魏伯近似堂吉诃德那样的滑稽举动,同队的社员乐了。公社干部也觉得这事阻力太大且有着政治风险,也就改为将部分莲塘改种水稻。脾气古怪又性格倔强的魏伯还是不撒手,对前来平整莲塘的后生说,这里是毛主席亲自参加劳动的莲塘,你们不能挖。年轻后生回应他说,毛主席开挖的莲塘就一口,在西北面,又不在我们这里的东南面。魏伯就吓唬这些后生说,当年我在场,毛主席用的锄头还是我给他的,我亲眼看见毛主席参加劳动的,你们谁敢不听?这时就有与魏伯年纪相仿的老者站出来劝魏伯,你拉倒吧,我当年也参加了西门莲塘劳动,亲眼看见毛主席开挖的莲塘,哪有你说的那么多口……魏伯就怒目圆睁地说,你虽说与我同庚,却得喊我堂叔,这儿哪有你说话的份……后来西门百口莲塘还是被平整了一部分用于栽种水稻。魏伯那些日子脸上阴沉着,闷闷不乐,心情阴郁。魏伯不怎么说话了。他常常一个人跑到西门莲塘,补救那些年轻后生因栽种水稻踏坏的荷秆荷叶。他还在几个低矮的山坡边深挖土地,将那些因改种水稻而丢弃的塘泥一担一担地挑到新开垦的山田中,然后引水浇灌,种下莲荷……
魏伯去世以后,就葬在了西门百口莲塘西面的龙堡山。他的故事如牵牵连连不间断的藕丝,常常在我撞击建宁莲乡的情怀中电影似的闪现。所幸,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建宁西门百口莲塘迎来了新生。由于莲业科技工作者的贡献,西门百口莲塘绽放的灿烂荷花一年比一年娇艳秀美。盛夏回乡探亲,我总要去西门走一趟,观赏一眼望不见尽头的荷花,希望重新拾回往昔的童趣童真,也回顾莲荷故事,寻找魏伯那种坚持栽种建莲的执着精神……
魏伯的后人魏子继承祖上基业,不但是种莲高手,还是建莲品种培育的领军人物,取得国家专利,获过省市莲业科技一二等奖。我认识魏子,正是他努力推广“建选17号”莲种的火热时代。建宁绝大部分荷塘都栽种他的团队培育的这种“建选17号”高产莲。湘莲、赣莲、鄂莲等专业户,也大批量购买他们团队培育的地方子莲栽种。几年工夫,全国各地遍栽“建选17号”莲种达到50多万亩,年增收10亿产值。如果说当年魏伯是靠感情种莲护莲,那么今天魏子却是依靠科学技术让建莲渐种渐优,再攀高峰。从他们祖孙身上,我看到了建莲传承发展的前景,看到了古人“出淤泥而不染”之莲(廉)文化的延续和新生……
城市建设的喧嚣和暴烈,如同大型碾压机那样,将乡情民俗地方风味撕裂碾碎。县城扩容给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却也挤占了部分西门百口蓮塘。好在,县委县政府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出巨资买断剩余西门莲塘保护起来。受损的部分,移至建宁修竹荷苑。修竹荷苑成了新时代的西门百口莲塘升级版。旅游观赏者、购莲者可以在荷花莲海、花海漫道、八卦莲园、廊台亭楼、泛舟水道以及中国·建莲文化馆和建莲文化精品展示区、诗意莲田游赏区等景区完成各自的心愿。遥想当年,只是品种单一的种植、收购、买卖的粗放经济行为,而今,莲荷文化已经深度融入莲荷种植、开发、生产、销售、科研、旅游、餐饮、文学文艺、医药治疗等各个方面。建莲企业许多年前就将他们生产的系列产品销售到美国和欧洲以及东南亚。“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岁月中微微荡漾……”凤凰传奇《荷塘月色》的飘逸歌声,成为修竹荷苑的最佳吟唱;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创作的莲文化馆主题国画及《建莲赋》,展现蓝天白云飘荡、莲田荷花盛开、空中鸥鹭飞翔、天边旭日东升的美轮美奂动感景象,显然是现代科技渗入莲荷主题的最新展示。
被保护的西门百口莲塘,依然在夏季荷花灿烂,并加入了文化与生态理念,提炼出“千古西门,御莲芳园”的主题定位。莲乡广场、主席莲池、红楼莲池、盛世莲池、西门莲井、芙蓉榭以及红军三炮连旧址、红军英雄群雕等均在建设中,不久就可落成,它将建莲文化向着红色精神与绿色原生态的两极平行发展,显然也是莲乡做大做强莲荷文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故乡的莲荷,故乡的情感,载着远古飘飞而来的古早气息,连接着清新的红色精神和绿色生态,永远在我的心中萦回……
责任编辑 林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