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导雷达系统检飞验证中电子对抗环境的确定分析

2018-07-23中国人民解放军93861部队张荣江季镜炎

电子世界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电子对抗杂波制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93861部队 张荣江 庄 瑾 季镜炎

制导雷达电子对抗能力直接影响武器系统效能发挥,无论在合同作战或独立作战中,对战争的决胜往往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已经成为了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主要衡量指标。因此,深入研究并分析制导雷达系统设计中电子对抗环境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必要性

制导雷达电子对抗能力主要是在方案设计初期和外场验证中确定,在制导雷达系统方案论证阶段就所具备的电子对抗能力进行定性定量描述[1]。在制导雷达系统的外场检飞验证中,需要优先完成战技指标的确定,战技指标也会随着电子对抗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完成制导雷达检飞工作以后,应对其电子对抗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必要的试验与考核。因此,研究制导雷达系统在检飞验证中的电子对抗环境十分有必要。

2.基本原则和模型选择

2.1 基本原则

各型制导雷达系统用途不同,作战对象、战场环境也存在差异。而且,电子对抗环境在实战中十分复杂多变。所以,制导站雷达的电子对抗环境确定难度极大,电子对抗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遇到敌方侦察系统数量、性能与分布;

2.1.2 所处干扰环境的干扰源密度、数量、总功率、空间分布、样式、频率、参数以及形式等;

2.1.3 有效截面积与末制导性能等;

2.1.4 对低小慢目标进行探测,处于制导雷达工作频率范围内有效截面积与特性等。

所以,电子对抗环境的确定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性和选择性原则,才能确保制导雷达系统所提出电子对抗的指标符合战场需要,电子对抗指标与初期方案的制定也更具可行性,为检飞与试验提供必要的保障。

电子对抗环境选定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对抗环境需要与实战电子对抗环境需求相吻合[2];二是在实战过程中,电子对抗环境始终处于动态,所以无需确保和实战电子对抗环境相同。只要典型电子对抗环境被确定,即可完成制导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的检飞与试验;三是在制导雷达系统初期设计和检飞过程中,要结合所研制的系统状况对电子对抗环境加以确定,将雷达不会遇到的电子对抗模式剔除,有效地规避了重复性的工作。

2.2 模型选择

Tobit(线性概率)模型

将定义的电子对抗环境选择的全部变量放进模型中进行估计,通过比较各个变量的P值来考虑具体剔除哪些变量以及对哪些变量考虑将其交互影响的效应放进模型中去。

Tobit模型的形式如下:

其中ui为随机误差项,xi为定量解释变量。yi为二元选择变量。设:

对yi取期望:

研究yi的分布。因为yi只能取两个值,0和1,所以yi服从两点分布。把yi的分布记为:

则:

由(2)和(3)式有:

以pi= - 0.2 + 0.05 xi为例,xi每增加一个单位,则采用第一种选择的概率增加0.05。

分析Tobit模型误差的分布。由Tobit模型(1)有,

由(4)式,有:

因为yi只能取0, 1两个值,所以:

上两式说明,误差项的期望为零,方差具有异方差。当pi接近0或1时,ui具有较小的方差,当pi接近1/2时,ui具有较大的方差。所以Tobit模型(1)回归系数的OLS估计量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不具有有效性。

假设用模型(4)进行环境参数选择预测,当预测值落在 [0,1]区间之内(即xi取值在[4, 24] 之内)时,则没有什么问题;但当预测值落在[0,1] 区间之外时,则会暴露出该模型的严重缺点。因为概率的取值范围是 [0,1],此时必须强令环境参数预测值(概率值)相应等于0或1(见图1)。线性概率模型常写成如下形式∶

图1

然而这样做的问题是。假设预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1,但是实际中该事件可能根本不会发生。反之,预测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0,但是实际中该事件却可能发生了。虽然估计过程是无偏的,但是由估计过程得出的预测结果却是有偏的。

由于线性概率模型的上述缺点,希望能找到一种变换方法,(1)使解释变量xi所对应的所有环境参数预测值(概率值)都落在(0,1)之间。(2)同时对于所有的xi,当xi增加时,希望yi也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显然累积概率分布函数F(zi) 能满足这样的要求。用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作为Probit模型的预测概率。

3.典型代表

根据电子对抗环境和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需要针对制导雷达电子对抗环境进行等级分类,并将其当做典型的电子对抗环境。

在制导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环境中,电子干扰最为常见,反辐射导弹与侦察次之,低小慢目标位于末位。为此,在检飞的电子对抗环境确定的过程中,可以将雷达电子对抗环境划分为五级:

第一级,对机载干扰机水平脉冲干扰功率加以运用。连续波干扰功率控制在80-100W之间,天线增益10dB,干扰主要形式为杂波干扰。这一等级的电子对抗环境支持海浪杂波与地物杂波干扰。

第二级,对机载干扰机水平脉冲干扰功率加以运用,即1000-2000W。连续波干扰功率控制在100-140W之间,天线增益20dB,干扰主要形式为杂波干扰。这一等级的电子对抗环境支持角度欺骗与距离欺骗干扰,具备海浪杂波与地物杂波干扰的功能,并且雷达能够探测亦或是监听辐射源。

第三级,具体的干扰环境为仿真国外近年来干扰水平,支持角度欺骗、距离欺骗与速度欺骗干扰,且能够实现多种干扰的复合。雷达应能够探测并监听辐射源,具备较强的反侦察能力。

第四级,干扰环境和二级干扰环境相同,其欺骗干扰与无源干扰性能较强,能够实现复合式的干扰,具备反辐射导弹攻击能力,且雷达应具备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第五级,和第四级电子对抗环境相同,是否要对低小慢目标做对抗进行综合分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导雷达系统检飞过程中的电子对抗环境确定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与探讨,在检飞过程中,制导雷达系统并非处于孤立状态,而是包含于全系统当中,属于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制导雷达检飞过程中的电子对抗环境的研究,也必须要对武器系统电子对抗环境做出综合考虑。

猜你喜欢

电子对抗杂波制导
STAR2000型空管一次雷达杂波抑制浅析
《航天电子对抗》编辑部召开第九届编委会成立会
《航天电子对抗》欢迎来稿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MPSC和CPN制导方法的协同制导律
基于在线轨迹迭代的自适应再入制导
带有攻击角约束的无抖振滑模制导律设计
密集杂波环境下确定性退火DA-HPMHT跟踪算法
相关广义复合分布雷达海杂波仿真
复合制导方式确保精确入轨